楊玉川
經由 在 10月 27, 2021
(|)
710 閱讀

(2021-10-28 稻穗)

國家領導人2017年11月與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會談時指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表明了中國希望與美國和平相處的願望。

2019年9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闡述中國對外政策的《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白皮書說,中國無意挑戰美國,也不想取代美國;明確了中國對美的政策意圖。

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各級領導強調中國無意挑戰美國的言論更常見得難以統計,不過,這些中國政策意圖的宣示似乎對美國沒有起什麼效果,美國就是鐵心認定中國是美國的最大挑戰,就是一門心思要打壓中國。

特朗普擔任總統時代,他的前首席策略師班農在《烈焰與怒火:特朗普白宮內幕》一書中表示,美國的真正敵人是中國,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官員基本都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的威脅,也正是在特朗普手上,美國開啟了試圖徹底壓倒中國的貿易戰。

拜登擔任總統後,將中國視為威脅的基調基本不變,美國一方面糾集盟友在各個領域圍堵中國,另一方面還推出了一個全面梳理遏制中國手段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很明顯,中國反復多次無意挑戰美國的政策宣示,基本沒有緩和美國對中國的敵意。

在我們看來,中國說無意挑戰美國,和美國認定中國是美國的威脅,看似雙方說的是同一樣東西,其實他們關注的焦點根本不同,基本是在兩層沒有交集的邏輯上自說自話。

中國所說的無意挑戰美國,關注的焦點是在意願上,所說的是中國沒有挑戰美國、取代美國的主觀故意,我們根本沒那麼想;美國所說的中國是美國的威脅,關注的焦點是在實際利益和影響力上,中國規模越來越大了,需要的資源更多了,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更密切了,科技發展越來越接近美國了,對外投資的能力更強了,對全球事務的發言權更大了,過去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金融和國際秩序方面的影響力極其強大,現在中國起來了,很多國家就可以選擇和中國合作和聽中國意見,這樣一來,不管中國有沒有挑戰美國的主觀故意,中國越來越發展的事實本身,就造成了美國某些方面利益的受損和影響力的相對下降。也就是說,在美國看來,不管中國有沒有挑戰美國的主觀意圖,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對美國利益的挑戰,是對美國的威脅,因此必須予以遏制。

客觀地看,中國說的是真話,中華民族從歷史上就是一個和平內斂的民族,中國確實沒有一個挑戰和取代美國的計畫;但美國的擔憂同樣不是空穴來風,因為中國的強大和影響力的上升,客觀上就是會造成美國全球影響力相對下降的結果。

對美國來說,中國怎麼想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中國停止發展,最好發展倒退,這樣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就會停止甚至下降,美國就可以永葆霸權;對中國來說,中國無意於稱霸世界,中國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有和平發展的權力。中國不偷不搶,憑什麼不可以自己努力發展!

所以,中美雖然在是否威脅對方上雞同鴨講,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對話。但是,在是否允許中國持續發展問題上卻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要中國放棄發展的權力不可能,要美國坐等中國發展、忍受霸權逐步衰落同樣不可能。因此,中美之間的根本矛盾將長期存在,直到美國不得不接受中國崛起、美國霸權衰落那一天。

從這個意義上講,幻想中美可以和睦相處、回到從前是不現實的。如果中美關係在鬥爭中有時可以有一定好轉,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某些情況下美國的敵視中國政策付出的成本太高、獲得的收益太少,導致自身利益受損,不得不改弦更張。比如最近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宣稱考慮取消一部分中國商品關稅就是如此,這並不代表美國對中國態度轉向友好,而是因為美國國內的通脹太高,給中國商品加稅對美國不利而已。

包括最近成為熱點的臺灣問題,美國在香港牌、新疆牌基本失敗後,又試圖在臺灣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10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被記者問到如果臺灣遭到中國攻擊,美國會否保衛臺灣。拜登表示:「會,我們對此有承諾。」不過,白宮隨即再度澄清,拜登總統並未宣佈任何政策改變,美國的政策也沒有改變。

在我們看來,美國當然不願意中國統一臺灣,統一意味著中國實力和影響力的進一步上升,是對美國霸權和聲譽的極大損害,不到最後關頭,美國是不會輕易放棄臺灣的,這就是美國為什麼一再聲稱要支持臺灣的主要原因。但是,如同美國考慮削減一部分中國商品關稅一樣,美國又不必然直接介入保衛臺灣,是否介入臺灣防衛的根本考量,還在於美國在這中間的利益計算。

眾所周知,美國保持全球霸權的基礎依靠三樣東西:美軍、美元和高科技,其中美軍又是最重要的基礎,美元能夠全球通行,有賴於美國軍事的強大,足以震懾任何敢於反抗的力量;美軍對高科技的需求,又帶動了美國的科技產業。如果沒有強大美軍威懾,美國的金融霸權和高科技必將受到極大的損害,美國的霸權將很難繼續。

辯證地看,美軍既是美國最強的那個點,同時也是最弱的那個。說它強,是其裝備全球最先進,戰爭經驗最豐富;說它弱,是因為美軍無法承受大型的失敗,美軍如果遭遇嚴重的失敗,有很大可能將失去威懾的信譽,其霸權的基礎將被徹底動搖。

由於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實體經濟全球最大,具備長期戰爭潛力;臺灣海峽靠近中國,離美國本土很遠,美國可以投射過來的軍事力量有限,僅就台海而言,中國可以動用的軍事力量並不弱於美國,而且中國為了統一的戰爭意志也遠高於美國的干涉意志,因此,美國在台海並無勝算。

如果美軍既不能承受大型的失敗,而在台海又沒有多少勝算,那麼美國在台海的最佳策略是嚇阻中國,而不是直接介入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不論中國最後以何種方式統一臺灣,不與中國發生直接軍事衝突都相對更為符合美國的的利益,不至於讓美國因為軍事失敗而導致霸權崩潰。因此,中美在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有限。

簡而言之,中美關係是複雜的,在多個層面都存在激烈博弈。但是,決定中美關係走向的根本,還是雙方各自的國家利益。

 

分類: 1.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