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錦鉉
經由 在 1月 26, 2022
(|)
822 閱讀

洪錦鉉:「新田科技城」需做到職住平衡

《大公報》2022年1月26日  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

  談到可供「新田科技城」借鑒的前車,除了有科學園之外,還有數碼港。數碼港是香港回歸後,由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是一個推動香港數碼科技發展的前瞻性、創見項目,現在很多全球性的互聯網企業在當時都還在初創期,有的甚至未出現。

  然而,數碼港之後被一些人抹黑為「以高科技包裝房地產」;亦有人質疑當局在未經公開招標情況下,把鋼綫灣優質地皮免地價批予單一發展商;住宅發展變成豪宅項目,缺乏為數碼港內科技公司的僱員提供商住配套云云。雖然數碼港多年來對本港創科其實有不少貢獻,現正進行第五期擴展工程,但是至今仍無法完全消除部分人對數碼港的負面印象。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後,新界北的土地價格立即上漲,雖然這是正常之事,但是隨之而來的擔憂是,創科方面的開發成本和居住成本能否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而不影響產業發展的成本?政府要汲取數碼港的經驗——切勿落入以住宅項目的收益作為補貼科技城發展的指導思考邏輯。

  將來的「新田科技城」,地產項目應是以「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邏輯發展,興建住宅是為了配合香港科技發展的,不應變為「純房地產項目」,而同時要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早前在立法會表示,「新田科技城」可容納15萬個創科職位。但要配合有關職位需在區內規劃多少住宅單位?又需要多少學校、商場、街市、文娛運動、社區設施等生活配套?另外,還要考慮將來的居民需要什麼類型的住宅,如單人居住小單位、家庭居住的大單位等等。

  我們不願看到「新田科技城」只是將科技研發和辦公大樓聚在一起,缺乏商住的配套,重蹈工業邨和科學園的覆轍——入夜後漆黑一片如死城;我們也要預防「新田科技城」變成只為居住目的而設的項目,令科技發展成為閒角。

  筆者建議,「新田科技城」在注重「學─研─產─商─居」的一體化發展,首要實現職住平衡!以「新田科技城」的「職」為首要考慮,「住」就是為了讓中小企負責人、科技人才和各範疇的職員可安心在「新田科技城」專心投入科技事業發展。

   城市智庫召集人 洪錦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