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回收站
經由 在 2月 5, 2022
(|)
864 閱讀

2022-2-5

在凱恩斯和哈耶克進行世紀爭論的1930年代,勞動力過剩這種事情,幾乎沒有發生過,這兩位大神甚至無法想像即使經濟發展到最繁榮的階段依然有大比例人群失業的情況。凱恩斯臆想了一個“非自願失業”的概念,花了上千字東拉西扯的試圖定義這個詞,其實也完全說不清楚。

在當時的世界,流水線生產剛剛成形,全球人口本身就不多,機器對勞動力的替代作用也十分有限,工人依然是最寶貴的生產資源。只要有效需求增加,經濟恢復繁榮,就業完全不是問題,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十分容易。凱恩斯與哈耶克的世紀大爭論,建立在這種背景之下,他倆其實扯來扯去,就扯了一件事:如何讓經濟重回繁榮狀態,是政府主動投資帶來繁榮,還是企業自由競爭重塑繁榮,僅此而已。

然而經濟發展到現在這一刻,全球所有制造產業能夠容納的就業人口已經有了上限,大致就是中國製造業總人口再加個5成左右。並且伴隨著機器人產業的日益成熟,這個上限還在持續下降。全球經濟再繁榮,這些就業人口也足以生產出足夠多的商品供大家鋪張浪費。這就意味著存量博弈乃至縮量博弈,你多一份就業我就要少一份,甚至是少兩份。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全球惡性競爭,經濟戰此起彼伏。第二大製造業國家中國跟第一大製造業國家美國全面撕逼;歐洲那邊的話,就是俄羅斯邊境各國政治環境全面惡化。

今天我們重讀大神們的著作,無論是凱恩斯的通論,還是哈耶克的三部曲,對現在這種全球殘量博弈的局面,都沒有任何預見,可以說完全超出了大神的想像力極限。

現在這種情況,可以說比一戰二戰之初歐美民間消費力不足導致相互爭奪市場的局面,還要難搞。在當時打仗本身還能提供需求,給工業主提供海量的新增訂單。就現代的生產能力來說,打仗那點消耗根本無足輕重,生產線都不用多開一條的,反而還要因為戰爭帶來的恐慌影響民間消費,造成更大規模的企業停產和失業。

經濟學從1930年代之後沒有任何進步,人類固步自封得意洋洋,拿著兩位大神過時已久的四本書不停的跪拜,恨不得抄錯一個字都要被剝奪學位。現在,就到了人類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分類: 1.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