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
經由 在 2月 17, 2022
(|)
829 閱讀

 

(2022-02-17 劉瀾昌)


2月16日中法領導人通電話,達成六項重要共識。筆者留意到一個關鍵字:“歐洲戰略自主”。法國以及歐盟當前在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格局中,並非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所言,完全是美國的盟友,更不是他一年以來所吹噓的“美國朋友比中國多”。那不過是布林肯想做的事情,可是就算法國這樣的G7及北約的重要成員,也不想聽美國的“指揮棒”,而要謀求“歐洲戰略自主”。因此,如果說,2月15日俄羅斯部分撤離俄烏邊境的演習軍隊,狠狠地給了美國拜登團隊一耳光,那麼,中法領導人通話推動中歐合作,推進中歐投資協定批准生效進程,促進“歐洲戰略自主”,進而強化當今世界多極化格局,更是給美國軟肋踹了一腳。

其實,在處理烏克蘭局勢時,已經充分展示了“歐洲戰略自主”的要求。至今,在斡旋對話與談判中最有成效的是,俄烏法德四國會談確認各方須切實落實執行有關烏克蘭停火的“明斯克協議”,而美國介入的各種干預一事無成,包括拜登和布林肯出頭的各種言行。有歐洲的分析家說,“歐洲是歐洲人的歐洲,歐洲人管歐洲事”,只要美國不介入,歐洲事情就好辦。美國的介入,只是為了美國的利益,甚至不惜攪亂歐洲的局勢從中牟利。

2月14日,歐洲議會議員華萊士就在自己的推特責問:美國對中國那麼幹,我們歐盟到底算美國盟友還是人質?他指出美國很少考慮盟友利益,要求歐盟停掉“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就是例子。他批評歐盟印太戰略報告“不切實際”和“盲目從美”,顯示出歐盟自主性的欠缺。他反問,美國聲稱中國威脅,但是“中國在威脅歐盟嗎?”相反我只看到了美國蓄意挑釁。他呼籲歐盟理性制定對外政策,不要順從美國立場挑釁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筆者前幾天提到法國左翼和右翼的總統參選人,都聲稱當選後立即“退出美國主導的北約”。

前不久,布林肯坦白他一年來對華政策主要就是要塑造聯繫盟友遏制中國的“戰略環境”。他和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都批評特朗普四面出擊,在亞太得罪日本和韓國,在歐洲在得罪法德,結果,日本和韓國與中國搞成了RCEP,歐洲則與中國中歐投資協定,所以,美國要重新制定全球戰略,重新塑造聯繫盟友包圍中國的“戰略環境”。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見肘”。

布林肯也不看看美國還有什麼籌碼拉攏“盟友”。

中法領導人這回達成的六項共識,都是實實在在的互利互惠的“乾貨”。

一、中方歡迎法國更多符合中方要求的農食產品企業在華註冊。筆者想,更多的法國葡萄酒和法國大餐在中國找到市場。

二、深化中法“綠色製造合作夥伴”倡議。

三、支持更多法國銀行和金融基礎設施接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筆者相信,人民幣的歐洲市場不會再讓倫敦專美。

四、支援兩國航空業深化合作,推進飛機相互適航認證。法國的“空客”可以買多些,而中國的“大飛機”法國也要認可。

五、加快落實協力廠商市場合作,英國就有中法合作建設的核電站。六、儘早舉行中法戰略對話,值得注意的是,中法兩軍展開各層級對話交流。

事實上,當今世界,國與國的關係,壓艙石都是經濟利益。去年,中法雙邊貿易額首次突破800億美元;中方自法國進口農產品總額同比增長40%,中法貿易呈現急升勢頭。中歐貿易額更是逆勢增長27.5%,突破8000億美元。


最重要的是,美國越想遏制中國,中國越是芝麻開花節節高。2021年中國經濟增量遠超過美法之和。

去年,中國GDP達到了17.73萬億美元,比2020年的14.73萬億美元,足足增加了3萬億美元。

去年,美國增加了2.15萬億美元,法國2055.6億美元。即使加上德國增長的3700億美元,也比不上中國的GDP增長量。而日本更是負增長1100億美元。

中國和誰好,和誰鬥,都有的是本錢。

分類: 12.社會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