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
經由 在 6月 24, 2022
(|)
622 閱讀

 

(2022-06-24 獨家 發表於香港)


新聞工作向專業化發展、去蕪存菁,除了是公信力使然,亦是行業責任和新聞道德使然。

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出席《大公報》創刊120週年活動致辭時說,今年是回歸25週年,未來5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他特別指出,香港是資訊發達的地方,媒體百花齊放,新聞自由受《基本法》保障,並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只要不違反法律,新聞自由空間無限,這個標準與世界先進地區一致,包括西方國家,新聞工作擁有公民社會力量,因此也有重要的社會責任,新聞工作向專業化發展、去蕪存菁,除了是公信力使然,亦是行業責任和新聞道德使然。

香港的新特首的這番話,直接明瞭地說明,他深知新聞自由是香港回歸之後踐行「一國兩制」的重要基礎性的元素。並說明他也非常明瞭國際通行的「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兩者之間不可分割的辯證關係。

落實新聞自由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體現新聞機構的社會責任;而社會責任的落實,也需要新聞自由去保證。因此,行使新聞自由,必然要在「守法」的大框框下運作,也只有在法治的保護下,新聞自由才能得以充分行使。在「黑暴」的環境下,只有符合暴徒口味的所謂「新聞機構」 ,得以自由的傳播;反對「黑暴」的媒體則受到攻擊。

 

 

如今,這一頁翻過去了。李家超與治港的新班子,將帶領香港沿著「一國兩制」的道路邁向新的台階。他的那番話,事實上也是針對一些人對香港未來新聞自由的擔憂。筆者認為,對於香港新聞自由的實行,除了理論上的認識,實際上也是一個政策性和操作性極強的細緻工作。過右過左,以一種傾向掩蓋另一種傾向,都是不正確的,都是對香港「一國兩制」的事業有害無益。

筆者認為,如今香港從止暴制亂踏上由治及興的新的征程,可能應該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發揮香港的「開放性」,更加打好香港固有的新聞自由的這張牌。

香港為什麼要搞「一國兩制」,許許多多人只是從營商環境去考慮,實際上,要非常重視香港作為國家「戰略通道」的功能,尤其在俄烏戰事激化百年大變局的基本矛盾。 

1949年,解放軍南下大軍打到羅湖橋,就收住了腳。毛主席和周總理,高瞻遠矚,留下了這個連結國際社會的戰略通道。就是在當年的抗美援朝,香港為志願軍提供藥物等國內稀缺的物資供應,做出了貢獻,也成就了霍英東等一批愛國商人。一旦國家做出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的戰略決策,他們就成為第一批到內地投資的「吃螃蟹的人」。沒有了他們的帶動,就沒有深圳,就沒有珠三角,沒有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實行「一國兩制」,香港更成為了內地與世界各國的橋樑,也成為聯繫海峽對岸的紐帶。現在,香港人關心「50年不變」的問題,不喜歡「下半場」的提法,多數是擔心香港原有的社會生活制度「內地化」了。商人呢,更是擔心營商環境改變了,全球自由度最高的排名下降了。可是,筆者認為,在百年大變局中美大博弈的背景下,如何繼續經營香港這個中國對外的「戰略通道」,是一篇大文章。

 

美國越是要攬炒香港,我們越是要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對外開放的自由度,越是要使到香港成為全球商人喜愛的國際都會,越是要使香港成為內地企業家與國際500強交流的好地方。同時,美國越是要以台制華,越是要推動島內「台獨化」、「去中國化」,越是要保持香港與臺灣的橋樑與紐帶的作用。

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罷工的權利和自由。」新聞自由﹐是「一國兩制」的一塊基石。但是,到底如何定義香港新聞自由呢?見仁見智。

 

筆者原來認為有七條:1. 新聞自由是一種基本權利,是香港社會普遍認同的一項基本權利。2. 新聞自由是一種基本運作方式,是香港大眾傳播媒介的基本運作方式。3. 新聞自由是一種經營自由,是香港允許任何本地人或外國人、機構、政府代表經營大眾傳播業的自由(電子傳媒因為頻道問題需要發牌監管)。4. 新聞自由是自由採訪消息的權利,即保證新聞機構及從業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採訪新聞不受限制。5. 新聞自由是自由傳遞資訊的權利,即保證新聞機構、大眾傳媒機構及其它從業員在不違法的前提下傳遞資訊不受限制。6. 新聞自由是自由發表意見、自由批評政府的權利,官方不實施事前檢查制,傳媒的編輯方針只要不觸犯法律,便不受政府或任何官員的行政幹預;政府不得以任何壓力威脅或利益引誘,影響私營傳媒的報導和評論。7. 新聞自由亦包括受眾接受新聞和評論的自由。

 

現在看來,還要加一條,8. 新聞自由是在不違法下的自由,違法則會受到相應的法律懲處。例如,黎智英。

未來5年,是香港關鍵的5年。香港成為全球更有開放魅力的大都會,國家的戰略通道,新聞自由也要做得更好,更寬鬆。寬鬆,也是信心和力量的體現。

 

本文作者:劉瀾昌

(作者是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等電視特輯;主持政論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aTv絕密文件》等。)

 

分類: 12.社會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