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
經由 在 7月 11, 2022
(|)
1.1k+ 閱讀

 

獨家 2022-07-11 發表於香港

當今世界亂紛紛。英國首相剛說辭職,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再就是,印尼巴厘島的G20外長會,成為中國外長王毅的主場。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亦展示大將風度。


小插曲是,台灣島內21歲陳姓男子在帖文討論刺殺安倍疑犯動機是對其不滿,竟然稱「是我也想槍斃蔡英文」。儘管他說是玩笑,但仍被逮捕偵辦。似乎,亂紛紛的世界裏充滿了不滿的火頭。


自然,安倍遇刺在中國的反應要比世界其他地區大,香港的茶樓也是人人談安倍,個個說日本。


「一衣帶水」,「搬不走的鄰居」,這是中性的形容中日關係的詞語。但是,自二戰以來的中日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日本侵華


其一,日本對侵華罪行至今沒有徹底反省和清算。安倍在臺上時迫於中國和亞洲人民的壓力,曾取消參拜靖國神社但仍堅持致送祭品,他一下臺就恢復參拜而且一年去幾次。其二,中國固有領土釣魚島問題,其實也是二戰的遺留問題。美國當年也只是將「代管權」中的行政權移交日本,「主權」則是留白的,但是2012年日本政府竟然妄圖「國有化」釣魚島。其三、日本右翼念念不忘「插手台灣」,長期以來皆以第一島鏈作為日本海上生命線的護欄。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大打「台灣牌」、「 以台制華」之後,安倍高調呼應,聲稱「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對此,筆者是絕對不能原諒安倍。


不過,安倍基於日本自身的基本利益,以政經分離的手法制定對華總體戰略,「安全靠美國」,「 經濟傍中國」。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時期安倍「軟抗」狂加駐日美軍費用,也積極參與推動RCEP。同時,特朗普和拜登現在推行的「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安倍是始作俑者。不過,筆者認為,安倍也是為美國畫了一個「空餅」,日本重視和實際得利的還是RCEP。

 

現在,大家關心安倍遇刺後的影響。筆者認為,這無非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日本的內部影響,另一個就是對中日關係的影響。由於「安倍派」是日本執政自民黨的最大派別,其對現任首相岸田公開掣肘。安倍身亡後安倍派群龍無首,岸田執政的自主性會增加。不過,岸田的最大後台老闆是美國,岸田對拜登幾乎言聽計從,甚至拍馬拍過頭,日本自己都是能源輸入國,俄烏戰事開始岸田不但積極制裁俄羅斯,還竟然把日本的庫存天然氣支持歐洲,搞到布林肯都想不到岸田是如此服貼的跟屁蟲。

 

所以,沒有了安倍,岸田政府的對華關係不會有大變。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在歷史問題、釣魚島問題和台灣問題三個結構性矛盾,岸田政府的處理手法不會有結構性的改變。


也因此,重要的是,做好我們自己。中國要繼續發展,中國要繼續強大,中國要繼續崛起,連美國我們都不怕,還在乎小日本?


台大學生發起保釣運動 圖:聯合報

首先,在釣魚島問題上,我們的海上力量已強於日本。在釣魚島海域的執法和「擠壓」,我們的「噸位」不斷上升,佔有優勢。以前,我們香港的保釣烈士陳毓祥的悲劇,以及港臺保釣勇士登島被拘的事件,永遠不會重演。其次,在經濟比拼上,我國的GDP已差不多是日本的四倍。陳毓翔烈士犧牲時,日本的GDP是中國的9倍多。現在,日本繼續堅守一條真理,「日本企業的生命線在中國」。而我們在超越的道路上不會客氣,日本的「白色家電王國」早就被 拿下,未來 「最恐怖」 的是純電汽車彎道超車。


發展,是解決國內矛盾的快捷方式。發展,更是在百年大變局之下中國立於不敗之地的磐石。
 

分類: 12.社會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