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y Ho
經由 在 10月 26, 2016
(|)
228 閱讀
任何投資者在任何時期的任何行情中都會面臨“預期與現實”的困惑,其原因在於,任何時期行情表現的都是市場所有參與交易投資者對未來預期的綜合反映,預期與現實情況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而每個投資者時時刻刻在現實狀況和預期憧憬的差異之間產生疑慮、焦慮與彷徨。
其實,在現實和預期“打架”的時候,一切應以預期為主,畢竟股市的機制決定現實已經反映在過去的行情中。更主要的是,因為股市晴雨錶機制是提前3至6個月反映現實情況。因此,我們在研判市場形勢、制定投資策略、確定投資標的、決定投資行為的時候,把3至6個月後可能發生的策變化、經濟形勢、市場動態等作為當前的核心依據更為可靠。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些買入在重要頭部或者斬倉在重要底部的投資者,其思維與行為依據肯定是當時的情況,而不是3個月後關於策、經濟、市場發生變化的預期。
如果市場沒有預期,也就沒有行情的變化與交易行為的發生。由此看來,“預期”的重要性相等於行情運行中的“心跳”。由於投資者的利益驅動與盈利模式不同,決定了各自的預期週期不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時間單位是“論月”的,他們的預期週期一般是1至3年;普通投資者的投資時間單位是“論天”的,這決定了他們的預期週期是3至6個月。
沒有預期做股票叫盲目,有預期做股票才有眉目。只要有了較為明確的預期,疑慮、焦慮與彷徨等心理障礙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必然會大幅降低。如果能對3至6個月後的策、經濟、市場形成較為清晰的預期,帶來的另一大好處是:通過預期對現實行情的回溯,可以大致認識與瞭解現實行情的性質與所處在的進程,從而使得現實階段的實際操作更能有的放矢。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類: 2.市況分析
derrick ng
3至6個月後,可以短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