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川
經由 在 4月 12, 2023
(|)
988 閱讀


(2023-4-12 香港商報)

受經濟弱復蘇和外圍環境波動的拖累,港股大約從2月開始調整,目前觀望氣氛仍然較濃,由於整體需求不足、消費未見顯著好轉的局面未見根本改變,港股後市發展取決於中央政府進一步刺激消費政策力度。

去年以來,內地當局為支持經濟發展,在各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擇要而言,針對市場主體的,主要是減稅降費;針對市場環境的,主要是放鬆防疫措施,社會生活基本恢復常態;針對宏觀經濟的,主要是投資基建,包括新基建和老基建;針對金融環境的,主要是放鬆銀根,包括減息和降準;針對房地產業的,一方面是便利優質房企的融資,以增強融資能力及減輕資金壓力。

此外,當局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降低民眾買房的按揭門檻,以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針對科網平台和民營企業的,主要是表明政府的支持態度,並在業務發展上給以政策支持。

內地經濟復蘇初見成效

在這幾方面政策的作用下,內地經濟較前有了一定好轉。今年1至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均回到擴張區間;綜合PMI也在擴張區持續走高,說明經濟復蘇初見成效。

不過,從工業看,1至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2.4%,不盡如人意。由於歐美經濟放緩,進出口下跌的壓力也很大。物價方面,預計3月的通脹指數(CPI)可能將按月錄得下跌,反映生產者成本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也預計將錄得按月下跌,說明經濟熱度有降溫的可能。金融數據方面,雖然1至2月的廣義貨幣(M2)同比都保持較高增速,說明資金環境較為寬鬆,但更反映消費欲望的狹義貨幣(M1)同比增速卻顯著偏低,說明需求尚未大幅好轉。

截止目前,政府擴張信貸的努力,實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銀行集中向背景雄厚的國企、大型企業貸款,因為風險低,銀行不賺錢也要貸。二是集中向國家批准的基建項目貸款,因為符合中央政策,同樣風險低。其他方面,考慮到各種風險,銀行就以觀望為主。

需進一步刺激消費擴張

盤點一下各方面刺激政策實行到現在的成效,基建項目方面可以說效果明顯;科網平台有見底回升之勢;房地產雖然全面好轉的跡像未見,但也大致已經見底。相對效果不佳的,主要是民眾的消費需求尚未顯著好轉,中小企業的經營依然困難。

銀行雖然願意向民眾進行個人消費貸款和按揭貸款等以支持消費,但由於民眾對經濟前景信心不足,不願意借錢消費,部分甚至提前還貸,導致消費和按揭貸款等都面臨需求不足的問題,銀行有錢無處貸,未能有效刺激消費擴張。

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的首要工作就是擴大消費。擴大消費就要解決錢的問題,中央指示要增加居民收入和解決房地產問題。

增加居民收入無非是增加其直接收入和間接收入,在企業經營困難的環境下,企業可能未必有能力通過增加工資的手段直接增加居民收入,如果要增加居民直接收入可能需依賴財力更為充裕的中央財政。間接收入對普通居民來說可能主要包括投資收入,例如股市和樓市投資,因此搞好股市和樓市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解決房地產問題也屬於廣義上的增加居民收入,因為房地產的價格穩定了就代表家庭的主要財富穩定了,被房地產困境鎖住的資金就可能釋放,有利於居民的消費欲望恢復。

簡單總結,就是在一些重要的點上,政策刺激的效果不錯,但是在更廣泛的面上,情況尚未發生根本好轉,而現行政策的潛力似已不足以推動經濟在更廣泛的層面上繼續好轉。總體來看,中國內地經濟目前大致處於一種正在復蘇,但復蘇基礎不牢固,各方面數據冷熱不均的狀態。如果不加推動,經濟中的負面因素就可能滋長,危害復蘇。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 楊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