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
經由 在 11月 3, 2016
(|)
176 閱讀
(2016-11-02 一勺君 一勺言)
冤大頭在哪里?
今天下午,北京市出讓了一個備受關注的海澱住宅地塊,各個直播平臺都紛紛蹲好姿勢,準備看場大戲。
怪不得媒體關注,本來前戲是很足的,從上午十點多到下午四點,大家都在紛紛出價,這讓五六個月沒看到現場拍賣的記者們大為激動。
但是,沒想到,不足十分鐘,僅僅九輪,央企中鐵置業以21.5億元的出價,拿下這個特別有趣的地塊,溢價8%。
有趣在哪里?在這宗地的一些規劃條件上。
容積率約為2,全部居住用地,稟賦相當不錯。
但是,91049平米的建築面積中,36000平米是用作公租房(海澱區單價2萬元回購),剩下的55049平米是自主型商品房(政府限價35000元/平米,包含精裝修)。
也就是說,普通商品房面積是零。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零商品房的地塊,竟然賣到了21.5億元,直接樓面地價達到了23614元/平米,高出政府公租房回購價3614元/平米,比自住房售價每平米低了11000元/平米。
簡單算筆賬,通過開發這個售價被嚴格限定的地塊,中國中鐵銷售收入可以做到,7.2億元+35000元*55049=26.5億元。
26.5億元—21.5億元=5億元,也就說,中國中鐵需要在5億元的警戒線範圍內做一桌官民商三界都其樂融融的政策飯,一個人不高興都體現不出央企的社會責任感,必須全部都開心。
難不難,自然很難。很多同行都在說,這筆生意虧定了,花費20億元當了一個冤大頭。
虧不虧,自然不能虧。對於虧錢這種事情,不要犯慈善經濟學幼稚病。
一勺君按照下麵這個地產商常規測算拿地收益的表格,輸入一些數據,可以看看中鐵是如何算下這筆賬的。
下面這張圖顯示,中國中鐵只要不作不死,至少有2.7%的淨利潤。
............................................................................
大概解釋下裏面的一些數據構成,也談點感想。
1,表格中用29069元作為平均起來的專案售價,其實嚴格應該吧這個地塊看成兩個專案,一個是公租房專案,一個是自住型商品房專案。但是為了簡單化,用2.9萬元作為整體銷售單價。
2,因為是公租房與自住型商品房,其主體建築的成本應該小於商品住房的建設標準,按照2000元/平米計算,其實這個標準也相當不低了。安裝工程按照300元/平米計算。
3,出讓檔要求,自住型商品房是全裝修交付,而公租房沒有明確規定,這裏一勺言統一按照全裝修來測定成本。
儘管開發商喊的很震天響,但北京很多高端專案實際裝修成本多在3000元/平米以上,高的能到5000元/平米以上,但自住型商品房的室內裝修成本相當低,大家可以參考下自己裝修的報價,就會有比較接地氣的感受。表格中按照250元/平米的裝修成本計算,應該可以反映實際情況。
4,開發商做這類保障性住房,其管理成本不會很高。商品房一般按照銷售收入的1.5%來計算,而保障性住房可能只有銷售收入的0.5%。
5,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按照規定進行分配,開發商不承擔銷售功能,也無需推廣,所以,銷售費用可以忽略不計,為零。
6,土地增值稅,因增值率低於20%,按照國家規定予以免征。
7,綜合計算下來,這塊地如果開發商爭氣,正常可以實現2.4%的淨利潤率。
8,按照慣例,開發商在做這類民生保障房專案時,政府可能會給予一定額度的融資擔保,融資成本會顯著低於地產商自己融資。這些節省下來的成本比例,都會變成開發商自己的利潤。
9,在掙錢之餘,從事這樣的專案開發,也為開發商提供了一個高達26億元的現金流,也可以為開發商鍛煉一個開發團隊提供平臺。
而更重要的是,本地政府會記住你的貢獻,適當的時候,你會收到一個大紅包。
10,2013年10月,中鐵置業的兄弟公司中鐵建地產也在北京放了一個衛星,以18億元拿下一個“限房價競地價”地塊,溢價率近九成,其樓面地價距離限價只有幾百元的差距。
那麼,為什麼這類主要擅長修鐵路、挖隧道、建大橋的央企特別喜歡去蓋一些被認為是無利可圖的住宅專案呢?
一勺君以前曾在《財經》做過一篇調查,大致有兩個原因可以解釋這種特殊的癖好:
1,每當經濟刺激之際,大基建專案都是銀行授信與信貸投放的主要陣地,很多央企都有自己的資金池與財務公司,可以在自身體系內實現資金調動,很多資金也就有了一個合理合情合法進入地產開發領域的通道。這些錢通常都很便宜,而且,非常充裕。
2,中國依然是一個人情社會,關係仍然是最具流通性的社交貨幣。一個地產專案,就是一個人情與一段生意的載體。在一個地產專案上,可以講很多故事,有社會責任感的故事,有商業交易的橋段,也會有人情冷暖的情節,不足為怪。
個人淺見,一家之言,歡迎板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