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
經由 在 12月 12, 2016
(|)
496 閱讀
作为三年自然灾害的产物,我认为我是60后这群人中最幸运的,然而幸运的同时也留下了遗憾。当我的同龄人个个都踏上征程上山下乡的时候,我却阴差阳错失去了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机会,失去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国家的人生经历。如今,带着这份情怀,我将随3000多名中国知青参加12月18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的联欢活动,用诗云锦绣歌曲的香港首唱来弥补我的终生遗憾。
其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不是文革开始的也不是文革的产物。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苏联于1954年开展大规模垦荒运动中,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解决了粮食短缺和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今天俄罗斯东部的许多城市都源于当时的共青团垦荒点。
1955年4月,胡耀邦率领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苏联时对此大加倾心,因为一穷二白刚刚在废墟中建立的新中国面临着比苏联更严酷的问题,胡耀邦回国后立即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
随后,以优秀进步青年杨华为首的六十名北京青年组成了第一个青年志愿垦荒队,远赴东北的北大荒去垦荒。团中央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会。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在欢送会上把“北京市青年志愿垦荒队”的队旗授予垦荒队。他们在黑龙江农垦共青农场冒着严寒在荒草甸里开垦出1000多亩耕地,第二年就生产了13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创建了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版。
2016年10月20日,在凤凰卫视《总编辑时间》节目中,主持人何亮亮给我们讲述了总书记上山下乡的故事,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习近平感慨地说:“对我影响相当深”。习近平就是这批上山下乡知青中最杰出的一个。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写了一本名叫《福建博士风采》的书。这是一套丛书,在这套从书的第一卷,就选了381位博士所写的文章。其中就有习近平关于回忆上山下乡当知青的文章。
他在文中写道1969年,我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而且认为,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了团结群众。并总结了他自己的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际,勿忘人民,甘做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习近平回忆,由于家庭的原因,他曾经写过十份申请入党的申请书,但是都没有得到批准。1975年他的父亲习仲勋,解除了监护之后,习近平才得以入读清华大学。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习近平对于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1982年他作出了再下基层的抉择,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省的正定县。习近平指出从政20年后,他在职的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他结合实践,对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农村摆脱贫困,福建的山海联动发展,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福建省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生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马克思市场经济学的发展与完善,农村市场化建设与中国加入WTO等,展开了系列的研究,著书,并且发表了文章。
习近平写道,上山下乡的经历对他的影响相当深刻,使他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做事情,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用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值得欣喜的是,本次中国知青香港联欢会,从一个江苏省发展到全国,从最初的几百人到现在3000多人参加,可见中国知青的人气是多么旺。不管知青纪念活动的规模大小和形式如何,它所表达的应该是一个意愿,那就是要让历史记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历史。它的意义在于不忘史实,珍惜曾经,激励后者。正如一位老知青所说,这既反映了知青们对那曾经留过汗水、贡献青春、付出岁月的情有独钟,也反映了当下中国知青不甘落伍的力量。
更多“知识解决”内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分類: 14.其他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