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小編
經由 在 4月 1, 2017
(|)
130 閱讀
作者:媒體上校,老鳥智庫專家
來源:傳媒頭條(cmtt6636)
三月的一個週末,因為《南方週末》的一則報導顯得尤為不同,一篇題為《刺死辱母者》的報導刷屏,並引發了其他媒體的廣泛關注,許多媒體從業人員紛紛撰文表示看到了傳統媒體的堅守,並由此感慨以內容為王的傳統媒體在自媒體氾濫的當下依舊會有新生。
在唱衰傳統媒體的當下,《南方週末》的這則報導已經超越新聞報導的本身,而被賦予了振興行業的厚望。但是一篇報導能挽回傳統媒體的頹勢嗎?筆者持懷疑態度,而且筆者也不無悲哀地感覺到:其實我們心裡都在等待著那把要了傳統媒體老命的刀,只是不知道何時刀落而已。
一、傳統媒體的悲哀,為10W+作嫁衣裳
筆者之所以對傳統媒體持如此悲觀的態度,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實在是太少振奮人心的消息。以此次《南方週末》的報導為例,南周的報導似乎有再次重回黃金年代,引領輿論中心的感覺,但實際上只是再次印證了傳統媒體淪為新媒體內容提供者的無奈境遇。
這篇文章的火爆並非是報紙的大賣,抑或是官方用戶端安裝量的陡然增多而為公眾所知,而是以微信、微博公眾號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合力引發的熱點,傳統媒體只是做了第一步而已。
當然樂觀來看,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能力依舊有著不容小覷的力量,但是悲觀來說,傳統媒體的作為媒介本身的平臺影響力已經大大衰落了,只能為他人做嫁衣裳。
二、委曲求全的媒體融合 電視媒體的艱難轉身
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又何止是紙媒,電視媒體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電視觀眾的流失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這與報紙訂閱用戶的流失有著相似的軌跡。當然電視媒體的反應比紙媒要快速許多,至少當看到紙媒屍橫遍野的時候,電視媒體已經開始了救亡圖存的道路。然而不可逆轉的是電視媒體的內容也正在日漸淪落成IP產品。
且不說電視節目的網站播放化,就說說現在如火如荼的三網融合,表面上看來是電視媒體搞媒體融合的積極舉措,但是背地裡又有著多少的忍辱負重和利益置換。
IPTV的全面推廣首先犧牲掉的是有線電視的利益,在與電信運營商的博弈中,也常常無奈地簽訂一些協議,不得已而為之的背後正是因為電視媒體已然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機,不努力變革的話,只能坐等死亡。
三、汽車上的電臺 被遺忘的廣播人
我們最後一次關注廣播電臺,大概就是所謂汽車的普及讓廣播重獲新生之類的話題。但是具體怎麼“新生”的,我們很少再次關注,似乎只要有人聽就有了一切。而對於廣播背後的廣播人我們關注的就更加少了。
事實上許多廣播人根本就沒有撐過那次廣播的行業危機。在廣播電視合併之後,許多廣播人艱難轉型成為了電視人(殊不知是跳入另外一個坑),而留下堅守的那一幫人,也並非易事。
別的且不說,單從收入來說就曾經歷斷崖式的下跌。現在電視人在抱怨收入日漸稀薄的時候,廣播人顯得異常淡定,因為已經不能再少了。不信你可以問問身邊的電視人和廣播人,兩個群體的收入懸殊多少。
不過兩個序列的收入差距,其實只是行業衰敗的先後順序不同而已。廣播的“新生”只是“活”了下來,能活多久,仍未可知。
四、砍下來的那把刀,是誰握的?
不管大家承認與否,砍向傳統媒體的那把刀終究是要來的,那麼到底是誰握起了這把刀?
首先,應該是科技的優勝劣汰。這是一個最無可奈何的答案,畢竟沒有哪個行業可以抵擋住時代的巨輪。科技的發展變化讓傳統媒體的資訊傳播日漸落伍。報紙、電視、廣播的傳統傳播管道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資訊的接收方式,人們渴望更加便捷的資訊傳播方式,而非一個龐大的固定終端收發資訊,傳統媒體傳播能力的削弱,已成定局。
其次,浮躁的社會拋棄了認真的媒體人。什麼樣的受眾決定了什麼樣的內容生產。在當下認真做內容獲得關注遠不如投機取巧或者發洩暴戾之氣獲得的關注多。一篇關注社會現實的深度報導,沒有一個女主播關於黃鱔的色情直播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沉重的生活壓力已經讓人們不堪重負,階級的固化更是讓人們對生活滿懷絕望,人們只要滿足自己獵奇式的窺私欲,麻痹自己的淺閱讀,或是矯揉造作的生活方式展現,在粉飾太平中繼續生活。
第三,移動端的迅速發展加速了傳統媒體的死亡。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移動互聯時代,手機正在成為連接一切的終端。值得注意的是,報紙的衰落軌跡和智慧機的全面普及在時間上有著驚人的重合。移動端的便捷性以及普及化程度是任何一個傳統媒體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各種應用的野蠻生長更是滿足了用戶方方面面的需求,傳統媒體要想建立以自身為中心的連接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第四,社交應用的繁榮擠壓了傳統媒體的生存空間。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最新報告顯示,62%的美國人在社交媒體上獲取新聞,其中逾44%用戶會通過Facebook閱讀新聞。而在國內,微博在新聞發佈的及時性上一直跑在最前列,而現如今又有了微信朋友圈的助陣,社交媒體的繁榮正在讓傳統媒體稱為熱點新聞事件的跟屁蟲,社交媒體引爆,傳統媒體跟進的套路屢見不鮮。
第五,制播分離的負面效應將成為壓死傳統媒體的最後一根稻草。當許多傳統媒體將制播分離作為自己改革的一個重要成果時,殊不知這一舉措和揮刀自宮沒有啥區別。制播分離並沒有為傳統電視臺培養出一批精明能幹的電視人,反倒是讓製作公司賺得盆滿缽滿。而隨著制播分離的推廣,電視內容IP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這也進一步造成了電視臺的空心化,當平臺的影響力日漸衰微時,電視內容自然也會遷移到其他平臺,網綜和網劇的熱播不是最好的說明嗎?
五、大刀終將落下 慷慨面對還是另覓出路?
不管怎麼說,這把砍向傳統媒體的大刀終將落下,筆者好奇的是,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如何來面對呢?
1、無知者無畏。與其說無知者無畏,不如說既得利益者無所畏懼。筆者調研了多家省級電視臺,從上而下彌漫著這種無所畏懼的氣息,領導們盲目地覺得他們終將解決傳統媒體遭遇的困局,中層們安逸地覺得不管怎麼變現在拿到的利益是真的;底層台聘員工覺得堂堂事業單位,再不濟也能靠政府救濟混個飯飽。這雖然不是全部,但卻是大部分媒體人的眾生相。
2、精英人物出走。在知乎上,有一個“為什麼資深媒體人紛紛跳槽?”的提問,底下有人回答,“談理想和情懷的年代早就過去了,產品經理所能獲得的影響和報酬也遠遠超過了主編”,傳統媒體精英出走已經不是新聞了,最近出走的就有浙江衛視跑男教母俞杭英。有能力的人正在這一輪互聯網浪潮中開闢自己的新世界。
3、憂鬱的堅守者。每個傳統媒體都有一些有夢想的人,總有一些人希望能夠堅守最初的夢想,儘管他們已經認識到大環境的改變已經讓他們的工作今非昔比。他們充滿焦慮,但是也會很用心,很認真地做好手中的每一份工作,他們能做的只是想盡力讓這把刀落的慢一些,輕一些。
分類: 6E.TMT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