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小編
經由 在 5月 10, 2017
(|)
132 閱讀
(2017-05-10 鄧雄鷹 證券時報網)
數據來源:保監會網站
人身險“老三家”的平衡在今年被打破。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安邦人壽原保費收入超越佔據人身險亞軍寶座超10年的平安壽險。如果加上和諧健康和安邦養老,安邦保險旗下的人身險業務將直逼國壽,與壽險一哥的差距僅剩下243億元。
事實上,2013年~2016年,人身險前十大位次多次更迭,“一代霸主”中國人壽原保費市場份額由2013年的30.42%降至2016年底的19.85%,行業洗牌加速到來。
前十大座次重排
2016年,人身險原保費收入前十大公司分別為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安邦人壽、新華保險、和諧健康、人保壽險、富德生命人壽、太平人壽和泰康人壽。
與2015年相比,原保費收入十大排行榜單上出現了新面孔和諧健康,這是唯一闖進前十的健康險公司。安邦人壽也一舉超過新華保險排名第四。如果按規模保費排名,除了國壽、平安壽和華夏人壽,其餘七大均座次輪換,安邦人壽、華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與和諧健康分列第三至六位。
今年一季度,由於中短存續期產品收到監管限制,人身險全行業規模保費增速為負,安邦人壽的增速有所放緩,但仍有51.29%。
從原保險保費口徑來看,2017年前三月安邦人壽原保費收入同比大增699.67%,達到1874億元,規模保費和原保費收入均歷史性躍居行業第二,超越平安壽險並逼近行業霸主中國人壽的2462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對安邦集團旗下安邦人壽、和諧健康險以及安邦養老一季度的人身險原保費收入加總,達到2231億元,這一數字距離國壽人身險(中國人壽+國壽存續)同期原保費收入總和的差距是243億元。
243億差距要追多久?
如果以安邦人壽在2016年的保費平均增長速度來估算,243億元的保費在安邦人壽只需要78天。
和老一輩壽險公司相比,“十大”新上榜公司打法彪悍,在短時間內快速實現攻城掠地。例如,安邦人壽2013年原保費收入僅13.68億元,2014年該公司保費猛增37.7倍達到528.88億元,首次挺進人身險前十。
2015年,和諧健康跟隨兄弟公司腳步,保費收入從2014年的1.59億元猛增193倍,達到了308.06億元,2016年和諧健康再次發力,原保費收入較2015年增長762億元達到1070億元,首次進入人身險六強。
和諧健康是安邦集團旗下專業健康險公司,其中安邦集團持有34.73%的股份,安邦財險持有65.17%的股份。
這是令壽險行業歎為觀止的速度。年增保費762億元,難度到底有多大,有一組數字可做對比。2013年~2016年,壽險傳統四大家公司——中國人壽、平安壽險、新華保險和太保壽險任一年份保費增長額均未超過700億元。
新產品叫停添變數
通過銀行管道快速銷售大量偏重理財功能的拳頭保險產品是保費黑馬產生的不二路徑。2014年~2016年,安邦人壽通過銀行管道分別銷售保費528.74億元、544.67億元和1139.86億元,銀行管道保費收入在原保費收入中占比超過99.8%。產品方面,以華夏人壽為例,該公司原保費收入和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主要為萬能險)連續四年倒掛,該公司2015年、2016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52億元和454億元,位居十大之外,依靠1520億元和1377億元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連續兩年進入規模保費四強。
與高歌猛進的人身險新貴不同,國壽、太保壽、新華保險等傳統壽險公司做出了另外的選擇,紛紛加大保障型業務發展力度,優化業務結構,壓縮躉交業務和銀保業務占比。
2016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中國太保等4家上市險企2016年新業務價值增速均超56%。2017年一季度,太保壽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749.20億元,同比增長43.1%。其中,代理人管道實現業務收入676.35億元,同比增長54.1%;新保業務收入279.41億元,同比增長67.7%。新華保險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增長46.86%,躉交保費減少34.23%,銀保管道保費同比減少67.73%。
日前,安邦人壽受到中國保監會處罰。保監會指安邦人壽報備的 “安邦長壽安享5號年金保險” 產品設計偏離保險本源,把長期年金保險“長險短做”。新產品報備被禁三個月到底有多大影響,安邦人壽是否還能保持既有增速開始變得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