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略哥
經由 在 3月 22, 2018
(|)
157 閱讀
本文轉載自:米筐投資(ID:mikuangtouzi);作者:三萬,不代表財經韜略立場
1、“誤傷”與不滿
這段時間兩會,媒體大咖們忙於解讀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普通百姓們則忙於拆解藏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民生紅包。從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到取消流量“漫遊”費,到降低寬頻費、降低過路過橋費用、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等。但要說老百姓最關心的,睜大眼睛瞅著的,還是樓市相關的消息。
住房問題,毋庸置疑是絕大多數人的痛點,可謂群眾不滿意的地方之一。
李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的,依然延續了過往的政策: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地方主體責任,繼續實行差別化調控。支持居民自住購房需求,培育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廣大人民群眾早日實現安居宜居。”
主基調核心依然是堅持差別化調控,以及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
然而部分剛需群眾明顯有意見了,開始指責這輪調控的失敗:
1, 利率不斷上浮,誤傷剛需!
2, 大城市買不起,連老家三四線也快買不起了!
的確,自去年調控以來,基準利率雖沒有上浮,但市場利率已經不斷水漲船高,據融360公佈的最新資料,2018年2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46%,相當於基準利率1.114倍,環比1月上升0.55%;同比去年2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47%,上升22.15%。
這可苦了剛需們,去年住建部部長王蒙徽才談“滿足首套剛需、遏制投機炒房”,還在耳邊,怎麼現在投機炒房沒動靜了,剛需也被搞得慘兮兮啊。
這利率漲、三四線老家房子也漲,剛需們心裡苦不堪言。
這輪調控政策,究竟是在下一盤什麼棋?
2、 不是沒買房就叫剛需
每個年輕人心裡都有一個大城市夢,這裡有家鄉沒有的機遇,有家鄉沒有的繁華與便利。為了在這個城市立足,他們隱忍拼搏,不惜體力耗費生命,只為在大城市裡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所以,還沒有在大城市買房的,就認為自己是剛需。
剛需是這意思麼?這套邏輯對麼?或許以前對,但以後不一定對。
中國發展到今天,特大城市的規模已經不可能無限擴張,換句話說,一線城市已經沒有理由,再去滿足每一個來這裡追逐夢想的人。
這個追逐夢想的機會,是要靠實力搶的。
我們就以北京為例,2016年常住人口2170萬,規劃裡2020年後中長期都將穩定在2300萬,也就是今後每年擴容只剩30萬,往後可能還要想辦法做減法。30萬多麼?
要知道,這30萬,未來留給的只會是三種人,一是北京土著,二是全球人才,三是全球有錢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你買不起?有的是人買的起。你沒有資格,多的是人有資格。高考差一分,差多少名?還記得麼?
這麼高的資產壁壘,背井離鄉來到北京,做著普通底層工作的小李小王,能算的上剛需麼?
一線城市,已經沒有理由賦予你這個稱號。雖然殘酷,但這是現實。不是選擇了北上深,你就有理由稱自己是剛需,而是這些城市,根本不給你這個機會。
如果人人沒買房,都稱自己是剛需,說真的,什麼北上深剛需,什麼南京杭州剛需,“故宮裡沒有我的房,我是故宮的剛需,趕緊調控政策滿足我”。
說到底,沒買房的人在談剛需前,要認真思考自我的定位。
你奮鬥的城市,只有當房價你努努力,能夠的到,你才算是剛需。比如每月家庭收入可以在這個城市買一平米半平米,這就可以,還有個念想。
可能有人就不愛聽了,王侯將相甯有種乎?在大城市奮鬥,現在離買房遙遠,但是機會多啊,我奮鬥幾年當個老闆,一切都說不定呢。大哥,別鬧了好了,你問問現在北上深已經當上老闆的,他們自己買房容易麼?何況您這離當老闆八字沒一撇呢。
而那些能勉強買房的剛需們,請記住:房價不漲就是調控的最大利好。你想要的降價,甚至重回2015,是不可能的。
在房地產,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轉向極其快速,當房價兇猛起來,能夠讓房價平穩,實屬不易。如果沒有強勢的行政手段干預,純自由交易,最終價格,恐怕誰也無法想像。
利率上浮誤傷剛需?可不能這麼說,如今基準利率沒變,那麼市場裡你能借到的錢就是純市場行為。
什麼是純市場行為?就是這麼高利率,是供需決定的。你覺得自己快承受不起,但銀行那邊有更多人受得起這個價格。
歸根結底,競爭者是泱泱大軍,而你自己處在的位置,很不利。
人的一生有多種機會認知自我,一種是公佈高考分數線,還有一種就是走進售樓部。不是自己太弱,而是對手太牛逼。
3、 沒買房的選擇
現實,認清現實。定位,自我定位。
不是大城市房價辜負了你,而是你的能力真的配不上這些城市。個人與城市之間,已經開始衡量能力匹配度了。
承認自己的弱勢與失敗,很難很難,但不能不做。這是每個人、甚至每個家族,新時間節點都必須要思考的。
重新審視自己的位置,那我們重新來看這一輪調控:
1、城市間差別化調控;
2、差別化信貸政策;
我們看到的現象是:
1、 一線不擴容、二線搶人才、三四線去庫存、農村在搞振興戰略;
2、一線買房和貸款都難、二線貸款有松有緊、三四線不限購還低首付、農村宅基地三權分離。
直白點說,就是很嚴格的按照城市級別,依次佈局,在告訴還沒買房的:
1、資產壁壘已成,不要死磕;
2、有多大能力吃多少飯,按自身能力重新選擇城市,政策已經在給你優惠;
3、一線混不下去就去二線,二線混不下去就去三線,三線沒法立足就趕緊回老家;
4、錯過這次紅利,一線的今天就是二線的明天,可別再錯過一波機遇;
明白了麼?政策是在引導人流。可能有人會說,你這是要人逃離大城市。不不,北上深廣等等都是美好的,不是要大家離開那裡,有能力和實力當然要留下來。今天講的,是能力匹配。中國從荒蕪到草莽,又到秩序的成型,每個人、每個家族都需要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戰場,這已經不是那個單槍匹馬,白手就能起家的年代。
當你覺得調控誤傷了你,說真的,很可能是自己實力還不夠強大,而調控是在告訴你:重新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趕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