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柏森
經由 在 9月 10, 2018
(|)
105 閱讀
稻穗財經(http://riceear.com.hk)論壇是香港投資人的生活圈,會員包括有金融業界人士,股評人,市場分析員等等專業人,活躍投稿人多達50餘位,各自在圈內發表建議和文章,分享最新市場觀點。我們會定時舉辦會員座談會,和不同類型的研討會,讓會員交流市場訊息和其個人意見,達到集思廣益,為香港投資市場貢獻綿力。
最新一次論壇於2018年8月31日於中環文華酒店舉行,本人為輪值主持,與會者對近日香港投資環境和股票市場的一些熱點議題進行了深度討論,以下是本期沙龍總結節錄,與社會人士分享,希望有關部門能廣開視聽,讓本港投資市場沿著正確的道路健康發展:
1. 上市公司除牌機制執行過於激進
在上市企業被港交所停牌DQ的問題上,我們認為現有行為過於急進,畢竟這是在過去十數年間,沒有發生過如此大規模的事件。對上市企業經營進行關注是好事,但輕易動以極端處罰,不值得提倡。特別是港交所是有自設制度和法規的權力,又是自已進行監管;更應小心處理。 我們認為監管必須是一個透明機制,管理人有責任不時提醒會員關注問題的嚴重性,是一個持續過程,不應忽然高度關注。而停牌DQ機制的設立和運作必須獨立,香港是國際投資者市場,這種獨立,透明管治和維護不同階層股東權益都是香港投資市場的核心價值,絕對不能出問題。作為監管機構,粗暴武斷,主觀臆斷,欠缺周詳處理等,不是理智行為,會引來市場反效果。
2.港交所修例太嚴、過程感到草率
對經營不善的上市企業,當發生有需要進行資產重組或者是引人新股東,我們認為當局應該先有客觀和理解的能度,畢竟這是涉及小股東利益和市場穩定問題。任何企業和人一樣都有求生意志,不想滅亡,投資泡湯。所以有理由支持「企業資產重組」的救亡運作是市場運作行為的一種。但當前港交所對「企業資產重組」的處理態度給予市場的感覺是過度嚴厲,而且還有意再加嚴厲。
從客觀上分析事件,監管機構不應以個別事件的發生,突然不經詳細廣泛資詢,對一項常見,存之已久的市場行為高舉權力寶劍。結果當然會即時影響市場正常「救亡」運作;持有這些股份的投資者的保障度大跌。我們認為這個問題必須要有持平,公開資詢和完整管理機制,不能即興運作。港交所今次修例,長达100多頁,只给市埸人士约60天(周一至五)工作日作。资詢期,实在不足,让人感到在这事情上,港交所有快速成事的意向感觉。從公平角度考虑,港交所在此重大问题上,实在讓人感覺倉促草率。
3.新經濟IPO讓人懷疑有雙重標準
每一沿用制度的改变,一定有其目的,今次港交所高调提出多項修例,目的何在?若是为提升市场股份质素,但另方卻在IPO打开潘多拉合子,容许股份可以特殊待遇进入市场。戴有色眼鏡看中小型上市公司,但對於以新經濟名義,為“生物科技”等大開IPO方便之門,這明顯是雙層標準。这种明显差異的行为,将为市场參与者带来无所適從的感觉,当发生问题时,对判定是非的标准将会是災难。
港交所作为上市平台的提供者,身份和职责特殊,绝不应沾上絲毫让市埸人士怀疑的问题。新一代的生物科技產業,对香港市场是陌生全新事物,当局欠缺倶有持续经验的专业评准參考历史,还大开方便之门,市場上對此議論紛紛,猜測是否有特殊背景和特殊利益。
4.下半年港股波動較大
就香港股票市場在下半年的表現,我們的綜合意見是市場將會是一個敏感波動市的情況,地產類股份,特別是內房股,將會因為利率和新監管政策而受壓,難有可人表現。由於股價的向下變動,優質股份的估值變得更有吸引力,可引起投資人的注意,所以這類優質股份將成為市場維穩重心股,若沒有太震撼市場的消息,將是一個在恒指26500點的上下波動市(詳情請參閱稻穗財經博客文章)。
5.券商生存環境日益困難
一些現職證券行交易員表示,近年證監會不斷向交易商提出多種新監管措施要求,包括增加獨立監督人員,大大提升了交易商的經營成本。在現時交投量不足,市場信心不足的情況下,再加上佣金開放的壓力,經營者的困難大幅增加,未來也許會有倒閉潮出現,港交所應該做點工作。從業員指出,監管是證監的職責,是獨立的,事應避嫌,不應落在交易商的身上,又變回到自已管自已的層面。
本會會員討論區是公開的平台,歡迎參與,提供指導意見。
分類: 1.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