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川
經由 在 11月 8, 2018
(|)
246 閱讀

熟悉本欄的讀者都知道,雖然前段時間中港股市走勢低迷、市場主流對後市普遍持悲觀看法,但我們一直對第四季度的中港股市行情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其重要理由之一就是認為中美貿易戰有可能在年內發生轉機。也就是說,近期中美領導人通電話後中美貿易戰前景轉趨樂觀的形勢,大致符合我們的預期。

目前市場上還有不少投資者對中美貿易戰能否發生轉機持有悲觀或半信半疑的態度,他們的主要觀點是:特朗普非常善變,翻手雲覆手雨,沒有多少信用,因此他說的話靠不住。雖然現在他和中國領導人通話時表態正面,焉知以後會不會又變;另外特朗普政府已將中國當作主要對手,正在進行從經濟、軍事到政治的全面打壓,中美之間將會有長期的戰略衝突,經貿是其打擊中國的一個重要手段,短期很難有改變。

我們認為,這些悲觀或半信半疑的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較為片面的問題。譬如他們看到了特朗普善變的一面,卻忽視了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並非一個毫無行事邏輯的瘋子的另一面;他們看到了中美之間已成為戰略對手、雙方的鬥爭趨於長期化的一面,卻忽視了對手之間的鬥爭也是要計算利益得失的另一面。

在我們看來,特朗普雖然善變,但其善變的面具之後,行事邏輯仍然遵循利益計算下的趨利避害;中美雖然已經無法避免地成為了競爭對手,但雙方之間的依存度仍然很大,在全球事務方面仍有很多的共同利益,雙方的關係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關係,也不會以兩敗俱傷作為博弈目標。

所以,在研究中美能否達成貿易戰協定這個問題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討論基礎:

中美關係。如何認識中美關係,決定著中美貿易戰發展的方向。如果認為中美之間是敵人關係、是一方消滅另一方的關係、是零和博弈,那麼美國傾全力、即使付出沉重代價對付中國就成為可能,美國就有可能付出重大代價,目標純粹只為了打敗中國;如果認為中美之間是競爭對手關係,那麼中美之爭就主要是利益之爭。在利益之爭的邏輯下,鬥爭只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而不是為了打敗對手。

我們認為,中美關係的本質恐怕是競爭對手關係,因為一方面中國追趕美國的速度越來越快,美國為了保住其現有國際地位和利益,必定需要打壓中國;另一方面,和冷戰時存在兩個壁壘分明的意識形態陣營不同,現在的國際形勢相當混亂,在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下,美國的傳統盟友歐洲日本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各國之間的鬥爭主要局限在經濟利益而不是意識形態上,中美雖然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不同,但現在的中美之爭卻也同樣主要局限在經濟利益上;協力廠商面,除開經濟利益之爭,在國際政治經濟、全球治理、地緣風險上,美國和中國又有很多共同利益,需要雙方合作解決。因此,中美處於一種又合作又鬥爭的關係,並非完全敵對,不宜定位為敵人關係。

根據這種又合作又鬥爭的競爭對手關係定位,中美之間的博弈策略就會受到一定限制,就不可能是那種以消滅對方為目標的敵對策略,而只能是一種在長期博弈中爭取最大利益的策略,因此不計自身付出的代價只是為了打敗對方的策略很明顯不符合這個定位,也不會為雙方所採用。換句話說,根據這個關係定位,美國付出巨大代價只是為了打敗中國的假設並不成立,美國挑起貿易戰的目標仍然是獲得利益。

特朗普做出抉擇時遵循的邏輯。如前所述,我們認為特朗普雖然看似多變,但他的多變並非是偶然和隨機發生的,看似多變的面具背後其實是試圖獲取最大利益的企圖。特朗普很明顯有不尊重規則、承諾和普通道德規範的一面,但他又有所有的變化其實都圍繞著讓自己獲得最大利益的另一面。更明確一些地說,如果特朗普認為承諾和協議帶來的利益不能滿足其利益訴求,那承諾和協議在他眼裡就是廢紙一張;相反,如果特朗普認為某種安排能夠滿足其利益訴求,即使沒有協議他也會照樣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特朗普的行為模式並非無跡可尋,只要找到特朗普試圖獲取的最大利益所在,就能夠大致判斷他的行動方向。

在之前的博文「貿易戰快將出現轉機?」裡,我們分析了美國改變貿易戰立場的兩個條件:其一是特朗普政府發現現行貿易戰路徑是條死路、打下去不可能有出路;其二是貿易戰令美國經濟承受一定代價。

在我們看來,這兩個條件就大致決定了特朗普的最大利益所在,如果貿易戰是死路,不論打多大和打多久都打不通,而且會令美國經濟和消費者受損,那貿易戰就會變成一個隻會有代價不會有收益的遊戲,肯定不符合特朗普試圖獲取最大利益的設想,如此一來,貿易戰打不下去差不多是邏輯的必然。

由於政府牽頭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涉及到中國的經濟主權,肯定不可能應美國要求而取消或改變,因此,如果特朗普政府堅持要求改變中國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話,差不多可以肯定中國不可能屈服,堅持這個要求,貿易戰就會變成只有代價沒有收益的死胡同。

如果去掉這部分要求,單單只從中國增加進口美國產品和開放中國市場上著眼,則中美之間就將會沒有原則性分歧而只有具體進口數量和時間上的分歧了,中美就將有條件和基礎達成一個各取所需或者雙贏的貿易協定。

一方面,經過半年多的貿易戰,美國對於中國維護經濟發展主權的堅定信心可能開始有一定認識,知道如果堅持這方面的的要求,只會令貿易戰陷入永無終點、只有付出沒有收益的困境,因而有可能願意考慮將涉及中國政府在中國經濟中發揮作用的部分剔除出貿易戰要求;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和消費者開始受中美貿易戰的不利影響,共和黨的支持率下滑,美國經濟正在頂點附近、未來展望趨向放緩等多方面因素,又令拖長貿易戰可能對特朗普政府不利,因為一旦美國社會和經濟中的負面因素開始逐漸增強的話,將明顯影響特朗普在中美貿易戰中的博弈地位,對其爭取一個對美國較為有利的協議不利。因此,特朗普有可能利用現在美國經濟仍然較為強勢、各種社會矛盾尚算平穩的時機,爭取與中國達成一個對美國較為有利的經貿協議,令中美貿易戰的發展前景趨向正面。

還有人認為特朗普對貿易戰立場的態度軟化純粹是為了拉升中期選舉中共和黨的民意支持度,是一個短期的權宜之計,中期選舉過後就會恢復對華強硬立場。但我們認為這個策略不利於特朗普爭取最大利益,因此為特朗普採用的機會不高。

當然,即使中美達成了經貿協議,也不意味著中美經貿關係的全面好轉,很明顯,以貿易戰為標誌,中美互為競爭對手的長期格局已基本形成,中美之間能夠達成經貿協議,只是雙方暫時利益計算的結果,並不說明雙方沒有矛盾了。中美雙方今後將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展開全面競爭,各種大小摩擦將更為常見,恐怕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趨勢。

綜合上面的討論,我們認為基於中美的競爭對手定位和廣泛的共同利益,美國不會選擇與中國兩敗俱傷的博弈策略,而會努力在中美博弈中爭取最大利益;在目前美國經濟見頂但仍然強勢的情況下,特朗普有一定利用有利時機、儘快爭取與中國達成對美國較為有利協議的急迫性,因此只要美國剔除涉及中國經濟主權的要求,我們對中美領袖在本月底的峰會上達成中美經貿的原則性協定審慎樂觀。

分類: 1.宏觀經濟
稻穗小編
同樣對最終達成協議審慎樂觀,只是達成協議的時間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