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
經由 在 9月 2, 2016
(|)
291 閱讀
那场惨烈的东南亚金融风暴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但在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上预言:按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机中的危险信号衡量,在东南亚诸国,各国货币正经受着四面八方的冲击,从而有可能出现墨西哥式的经济大灾难。接着,他又坦言,泰国的墨西哥征兆比其他亚洲国家多,换言之,如果东南亚发生金融动荡之类的危机,那么,泰国将首当其冲。
不知这则预言是碰巧被说中,还是后来被人利用?总之,其后泰国及其东南亚遭受了一场令人惊悸的经融危机。然而,偏见使人的思维狭隘,愚昧又让人难以面对现实。尽管戈尔茨但声嘶力竭地叫喊与警告,并未引起东南亚诸国的重视,尤其是在泰国,朝野上下依然沉浸在对未来宏伟蓝图的憧憬之中。不久,戈尔茨但预言的灾难果真降临,搞得东南亚各国都鸡飞狗跳,措手不及。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和金融当局在手忙脚乱之中宣布放弃长达13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顿时一泻千里,处于无人救助、无人敢救的悲惨境地,并创出历史最低点的黑色纪录,货币风暴终于在一夜之间爆发了。随即而来的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国金融市场也开始剧烈动荡,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新加坡元,甚至连经济闭塞的缅甸货币也纷纷走软下滑……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任何灾难也不是一天造成的。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劳工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危险;而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有可能陷入一场可怕的经济危机之中。克罗斯比公司认为,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
其实,真正毁灭我们的不是敌人,而是我们自己。东南亚经济危机也是这样。纵观过去几十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不是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是外延投入的增加。在如此局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竟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无疑是建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自然根基不牢,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国际炒家索罗斯不过是利用了这个支点,撬动了它而已。
危机可以追溯到1992年,那时的泰国各界人士,尤其是金融界人士,听说香港不久将回归中国,便自以为曼谷即将取代香港,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类似于中国的五十年代末期的大跃进,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外国资本敞开了金融市场大门。果然,外国银行带来了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大尝了甜头,财源滚滚,乐不可支,并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多银行一窝蜂似地把近30% 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
有资料显示,截至1997年6月底,泰国金融机构所有的风险债权数额为4860 亿铢,为贷款总额的 31.5%。更有人估计,泰国金融业坏帐高达8O00亿到9000亿泰株(约合310~350亿美元)。肆意挥霍低息资本,巨额所需项目赤字极易引发金融危机。1996年泰国所需项目逆差已相当于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8.2%,而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债务危机那一年也只不过为7.8%。不难想象,泰国为何率先在东南亚暴发经济危机。
面对1997年7月25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破口大骂,索罗斯没有矢口否认,反而津津乐道他就是制造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幕后推手。自从 1992年索罗斯率众将英镑打得一败涂地,1994年索罗斯又伙同其他大户在墨西哥大闹天宫,把这个中美洲最大的国家弄到了几乎要砸锅卖铁的地步。1997年的泰国就更不用说,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许多贷款难以收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
为何要选择泰国作为引发东南亚危机的突破口,自然是索罗斯认为“天时地利人和”。尽管印尼与菲律宾利率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印尼官方人为操控,比较不易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来大战一 场,以决胜负。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中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资本进出自由。除了利率较高之外,泰铢长期紧盯美元,汇率相当稳定,风险最小;另一方面,泰国经济“虚假”繁荣景气最旺,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原来腰包鼓鼓的金融业。在索罗斯看来,泰铢市值实际上最不稳定,最易攻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从1997年东南亚那场惨烈的金融风暴中吸取教训?唯有戒骄戒躁,才能稳步向前。不仅国家如此,我们企业和个人都应该这样。
更多“知识解决”内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分類: 6A.金融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