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7 奇齊 一勺言)
前幾天,評論君拜見了一位地產分銷團隊的王總。朋友圈顯示,他剛結束波士頓團建之旅。王總告訴我:
“這趟團建之旅,我都沒咋吃波士頓龍蝦,我印象最深的,是波士頓翡翠項鏈公園,它的概念很符合我們公司的經營理念。
再好的樓盤專案,它也只是單顆翡翠,而只有通過我們分銷公司,把它們串成翡翠項鏈賣出去,才能實現價值驟增。
波士頓規劃的翡翠項鏈公園的平面
聖誕前後,地產行業都在裁員。而王總的分銷公司一行三十多人出國團建。這樣的團建規格,在剛過去的2018年,實屬不易。
分銷公司究竟有多掙錢?
王總公司的一位九零後員工告訴我:“上班就像是在撿錢一樣”。
今年五月,杭州巨泰行銷,半個月時間,把大江東片區的寶龍大廈滯銷的210間商鋪賣完,獲傭1500萬。
今年七月,武漢易屋之家拿下吳家山怡華逸天地的100套商鋪的分銷權,聯合近20家線下仲介管道,不到10天,100套商鋪被售罄,獲傭2380萬。
2017年二月,一位分銷總包找到北京朝陽某商住開發商簽下風險合同,趕在419新政前一禮拜,這個賣了快2年的商住在20天內沽清盤點。
開發商老總喜出望外,額外拿出100萬發給前十名的分銷精英。分銷暴富的案例全國遍地開花。
02
分銷是地產銷售行業裏面的末端分支,存在感極低。
但它卻是地產市場的反向風向標。也就是說,住宅越難賣的年份,分銷行業風口的風越大。
分銷公司的出場費高,但是業務能力沒得說,被開發商比作大炮。
但凡售樓員和代理公司賣得出的貨物,都是小蚊子。
開發商為了控制成本,從不幹大炮打蚊子的虧本生意。
一旦你發現市場上大量分銷公司開始發力,大概率是開發商的專案嚴重滯銷,資金鏈到了緊張時刻。
03
地產分銷公司的優勢體現在人海戰術。
普通的樓盤,開發商聘請售樓員,一般不超過20人,受限於人數少,攬客和說客能力都十分有限。
為什麼開發商不安排個千八百個人呢?行銷費有限,請不起呐。
而分銷不一樣,簽下分銷合同當天,分銷公司會暫態調集幾百號人員到位,集中火力,線上線下老帶新三個管道齊開花。
分分鐘把售樓員們秒成渣了。
除了人海戰術,分銷團隊的賣貨能力強源自對高傭金的渴望。
銷售沒有門檻,卻是門檻最高的行業。這一點在分銷公司及其明顯。
不論輩分資歷性別老幼,誰開單,誰拿錢,誰簽約,誰吃肉。
王總告訴我,他們公司一位本打算離職的大媽級員工意料之外得知,有個客戶通過她在地鐵口發的傳單找來,簽了一整棟。
200萬傭金打到她的卡上,後來這個阿姨還是辭職了。
這樣的暴富故事,誰頂得住?
分銷員工只有靠著這樣的暴富故事,才能保持雞血。
光攬客環節,分銷精英們就比售樓員高明一百倍。
地推組的戰場集中在地鐵口,公車站,5A寫字樓入口 ,甚至抓住路口60s紅燈的間隙,往來往駕駛室裏塞宣傳單。
電銷組一天打500通電話。網銷組在貼吧,微博,微信群裏刷屏潛水,軟廣置頂。
攬客組把潛在客戶約到案場。第二個環節是現場行銷,銷售顧問登場。
對於猶豫不決的客戶,安排專人輪番說服你。
對於首付不足的客戶,現場指導你如何借貸。
對於要和家人商量的客戶,直接幫你把父母接到案場。
對於藉口接孩子的客戶,安排專人為你孩子輔導作業。
服務熱情程度讓海底撈都自愧不如。
高傭驅使,每個細節分銷都做的更極致。代理公司和售樓員們在這個環節,早已敗下陣來。
04
分銷採用的人海戰術的弊端,是高成本養人。成本對於運營一家公司,最為致命。
就像波士頓龍蝦不來自波士頓一樣,分銷的利潤也不來自銷售。
而是成本控制。
分銷團隊能有多大呢,好評與差評瞭解到,武漢分銷企業中的獨角獸房小白,號稱千人團隊。
而其中部分分銷公司降低成本的貓膩,在於“底薪抵扣大法”。
招聘網站上,分銷公司開出的薪酬不低,學歷無要求,底薪5000,提成高達45%。
這種頗具競爭力的薪資暗藏貓膩,在你入職之後才會發現。
所謂的底薪是為了穩住你,在你開單之後,會把你之前的底薪部分扣除,所謂的底薪不過是預支給你而已。
采寫中,有一個準備入職分銷公司的小朋友很興奮的告訴我,xxx整年都在招聘,說明業績很不錯吧。
後來才明白,整年都在招聘,說明整年都有人在離職。
分銷公司的成本控制,就是依靠這樣的底薪抵扣和離職人員的免費勞動力賺來的。
分銷企業高薪的背後,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真實寫照。
05
分銷和開發商的關係一直很微妙。
表面上,分銷是平淡樓市下開發商的速效救心丸,滿身金色的光環。
實際上,如今的分銷行業還有個江湖規矩,只做商鋪/公寓/文旅專案,不接樓盤。
這個規矩是分銷把名聲敗壞之後痛定思痛定下的。畢竟,開發商和分銷公司曾經一度翻臉,差點再無交集。
分銷就像一把雙刃劍。
開發商對它的依賴有多大,它的利刃就同樣有多強。
到今天,分銷對於開發商就像是一杯毒酒。在回款關鍵期,找來分銷,短時間裏,開發商確實可以獲得不錯的現金流。
但回頭一算,也被分銷的傭金吃掉了大量利潤。
2014年,在海南,萬科發起全島範圍的抵制分銷行動,各家開發商紛紛實名支持。
究其原因,是因為很多小型房企砸不起大錢推廣。綜合來說,專案的行銷費只能給到總支出的3%以內。
但一旦樓盤找了分銷管道,那麼這個樓盤的全部銷量都會來自分銷管道,行銷成本也跟著水漲船高。
某開發商低俗行銷
分銷對於開發商的銷售體系來說,就像是外來侵略物種。
他們的攬客和案場能力更加出色,因此一旦登場,就如同蝗蟲一般搶佔市場。
但是,這其中也有不少變形的動作。
評論君甚至在一些甲方口中聽到“開發商被分銷綁架”的說法。
有頗具勢力的分銷商甚至放狠話,如果你(開發商)不給我們單子,別怪我們的分銷人員直接堵著你們售樓部吆喝客戶。
蘇州吳江,售樓經歷勾結分銷詐騙
售樓員聊起分銷的劣跡,同樣咬牙切齒,其中有一條就是吐槽分銷“只截客,不拓客”。
在銷售眼裏,分銷人員沒原則,在樓盤外搶客截客,甚至和案場內的行銷經理勾結,把自然到場的客戶操作為分銷管道到客,坑開發商的高額傭金。
一位房產仲介的朋友圈新房二手房都推廣
而二手仲介,作為分銷管道的線下合作方,對於分銷,同樣風評很差。
本該專注二手房租售交易的仲介們,面對分銷拋來的高傭誘惑。
主動在自己辛苦搭建的線下管道,推售分銷標的,美其名曰“一二手聯銷”。
仲介全都在踮腳去夠分銷給出的銷售任務,顧不上二手房業務,就算是最後賣的不錯,結傭也成了一個難題。
海南海口,一位員警正在勸說躺地討傭的分銷仲介
仲介面對客戶,是強勢群體。而面對分銷公司,仲介的討傭也成了一個大難題,很多仲介公司一手分銷業務比例過大,被拖欠傭金而導致門店資金斷裂的事情比比皆是。
而購房者,更是吃了很多滿嘴忽悠的分銷的虧,距離地鐵2km,分銷人員說成200米。明明是商住,說成住宅。反正半賣半騙,結傭走人,再也不見。
因此,有時候,仲介,開發商,銷售員,購房者,都覺得被耍得團團轉,都有受傷的感覺,各自有了痛恨分銷的理由。
這個富貴效應十分顯著的行業,等待大哥大來打掃戰場,重整河山。
06
分銷未必都像開發商形容的那麼強勢,他們也覺得冤,王總跟我說,分銷裏面的劣幣驅逐良幣很明顯。
一個正直的分銷,看重的不只是點數和傭金比例,還要看開發商的資金和信譽,配套建設是否跟上 。
不然接了個爛尾樓或者開發商承諾的東西兌現不了,也是要被購房者噴的。
另外,只有在市場不好賣,面臨資金緊缺,銷售任務難以完成的時候,開發商才會想起找分銷公司。
而市場一旦好轉,分銷公司就會被一腳踢開。這就是它必然的命運。
這,還不如個夜壺呢。
孰對孰錯,不去評判,只是神仙打架,無辜的購房者需要睜大眼睛,提高鑒別力。
這世上並非所有誘人的東西都是承諾,也有可能是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