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健和
經由 在 6月 20, 2019
(|)
376 閱讀

明報 

A19  |   觀點  |   By 丘健和    2019-06-19
    

政府於上周末宣布暫緩修訂《逃犯條例》,然而未能平息民憤,翌日引發更多人參與反修例遊行,面對群情洶湧,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向市民致歉。是次修例令香港陷入自回歸以來最嚴重的管治危機,特區政府應當深切反思,並在今後的施政貼近民意,方能挽回公眾的信心。

回顧修訂逃犯條例爭議,港府一來求成過急,縱使面臨法律界以至社會大眾的質疑下,仍不惜快刀斬亂麻,但求及早通過修例;二來誤判形勢,對本地民意輿情缺乏充分的評估,令修例一再被污名化,最終令反對聲音一發不可收拾,社會撕裂程度比2014 年佔中期間更為嚴重。

本屆政府自2017 年上台以來,社會民情逐漸回復溫和理性,過去藍、黃陣營劍拔弩張的局面已不復見,緣何在過去半年內急轉直下?「風起於青萍之末」,問題的核心在於本港社會的結構性矛盾未能有效解決,修例只是宣泄民怨的導火線。觀乎過去數次大遊行,參與的主要是青年、中產及專業人士,也是社會最躁動不安的一群,政府應當對症下藥,從根本上疏導民怨。

以今次修訂逃犯條例為例,反對派提出「反送中」口號,反映出陸港矛盾的特點:市民對內地產生偏見(諧音送終),以及希望與內地保持區隔(視中國為他者),與其說人心尚未回歸,倒不如說港人對內地不信任所致,這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原因。

香港750 萬人口當中,大都是國共內戰至改革開放前逃港潮的第二、三代,他們已經是土生土長,甚少接觸內地,對國家觀念甚為模糊。即使在回歸後,特區政府盡力補救國民身分認同的短板,然而主事官員及建制派議員,對國情仍一知半解,政策文宣不接地氣,效果往往走樣變形,為排外右傾民粹風氣提供滋長溫牀。

其次,政府在今次修例過程中,為求在議會「數夠票」通過,只因應商界要求而兩度微調方案,卻對民間的質疑視而不見,加劇市民對政府「重商輕民」管治手法的不滿,折射出階級矛盾日漸尖銳。

香港雖然處於全民就業,然而隨着經濟全球化,收入分佈從「欖球形」轉向「啞鈴形」發展,貧富差距不斷拉闊,中下階層及年輕人向上流動慢,甚至出現中產向下流的迹象;加上樓價租金居高不下,他們想創業、置業愈來愈遙不可及,難免對未來產生躁動不安。反觀「居廟堂之高」的官員不僅做不到「憂其民」,有時甚至道出離地言論,更令大眾反感。

調整利益格局 檢討管治失效因由

必須強調的是,以上數點只是結構性矛盾的冰山一角,它們環環相扣,日積月累。要從根本上走出困局,關鍵在於政府能否認清問題所在,如何合理地調整利益格局,認真檢討及反思管治失效的因由。中央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綱領中,提出按照效率及公平原則調整利益格局,去打破近年國家發展面臨的僵局,正好為特區政府帶來啟示。

港人須明白到,只有加強對國家的影響力,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作出貢獻,才是守護一國兩制的不二法門,而不是畫地為牢,盲目對抗;並須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國家的視角思考未來的出路。如果這道結打不開,香港的路只會更難走。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會董

derrick ng
政府在今次立法真的要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