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
經由 在 11月 19, 2019
(|)
570 閱讀

(2019-11-18 劉瀾昌 經濟導報)

“北約正在經歷腦死亡。”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訪問中國之後的警世名言。北約各國領導人12月3日至4日將齊聚英國倫敦,為該組織70週歲“慶生”,想不到馬克龍在訪華結束第二天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專訪時如此警告,他還直言不諱:“美國正在背棄我們”。筆者認為,這正是一記側擊特朗普霸淩主義的左鈎拳,之所以說是側擊而不是正面的打擊,是因為法國畢竟與美國還是同為北約成員,是同一陣營的。

 
不過,國際輿論更看重的是,馬克龍剛剛離開北京。馬克龍出席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再到北京訪問,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見證中法多項合作協議的簽訂。馬克龍當天在北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正式會晤時說:“法中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持有相同立場。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歐盟深化對華合作至關重要,法方願推動歐中關係深入發展。”筆者相信,馬克龍此行並不僅是為了和中國價值150億美元的生意,他這個後生可畏,他看得遠,他在和習近平一起直面世界百年之大變局,並及早做出布局。
 
是否會出現“馬克龍主義”?
 
法國在世界歷史上有過獨立的旗幟,二戰後輝煌一時的戴高樂主義,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主張維護戰後法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地位,謀求建立法國在歐洲的核心地位,並抗衡美國的控制。當下的歐洲,是否會出現“馬克龍主義”,可能言之尚早,不過馬克龍近期以來的連串主張有着濃重的戴高樂色彩。在今年8月27日,馬克龍在一年一度的外交使節會議上對二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做出深刻反思。第一,他提出了“大國衰落和霸權終結開始”的觀察。他說,“在座的使節們比我更了解這個世界。是的,國際秩序正在被一種全新的方式給顛覆,而且我敢肯定地說,這是我們歷史上經歷的一次重大顛覆。它在幾乎所有地區都具有深遠影響。它是一次國際秩序的轉型,一次地緣政治的整合,更是一次戰略重組。是的,我必須承認,西方霸權或許已近終結。”馬克龍的這一觀察,應該說是他對“百年之大變局”思考的要點。第二,馬克龍明確指“美國在面對危機中的多次選擇錯誤,都深深動搖着我們的霸權”。他說,這不只是從特朗普政府開始的,早在特朗普之前,美國的其他總統也作出了其他錯誤選擇,包括小布什的戰爭政策、奧巴馬的量化寬鬆政策。這些美國領袖的錯誤政策,全都是動搖西方霸權的根本錯誤。第三,馬克龍承認“我們卻又極大的低估了新興大國的崛起”。他說,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和俄羅斯在不同的領導方式下,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印度也在快速崛起為經濟大國。馬克龍強調,新興大國在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後,開始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哲學和文化”,並且開始堅信它時,他們就會逐漸擺脫西方霸權過去灌輸給他們的“哲學文化”。新興國家的政治想像力,遠超過今天的歐洲人,這一切都深深震撼了我。而這,正是西方霸權終結的開始。西方霸權的終結,不在於經濟衰落,不在於軍事衰落,而在於文化衰落。當你的價值觀無法再對新興國家輸出時,那就是你衰落的開始。
 
馬克龍判斷,最終,世界將圍繞兩個極點運轉,即美國和中國。而歐洲將必須在這兩個統治者之間做出選擇。只有法國,能重新樹立深刻的歐洲文明。只有法國,能從歐洲戰略和國際政治的高度,去考慮歐洲的存亡問題。
 
為此,馬克龍將“歐亞議程”擺在第一:法國將促進中國的新絲綢之路與歐洲聯通戰略的更好融合。法國第二項重要議程是——優先建立歐洲主權,包括經濟主權、國防主權、邊界主權。馬克龍力主成立“歐洲軍隊”,不能再靠北約;同時重整與俄羅斯關係,不能完全跟隨美國政策,總之由歐洲人掌控歐洲的命運。
 
中法合作基礎深厚
 
如今世界,國家之間的合作,利益是最為重要的原則。馬克龍與中國的合作,自然也以法國的利益為依歸。馬克龍說過,他希望每年都來中國訪問一次。法國《費加羅報》報道說,馬克龍此次參加第二屆中國進博會並訪問北京的行程在經貿領域收穫滿滿,期間法國與中國簽署了價值150億美元的合同,涉及航空、能源以及農業等,有20家法國公司獲准向中國出口禽肉、牛肉和豬肉產品。故此,惹來了美國企業的眼紅,美媒擔憂美國被邊緣化,這也是左鈎拳敲打特朗普軟肋的寫照。
 
事實上,中法經貿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礎,法國的航空、核能和高端消費品等優勢產業,一直在中國市場有很大的份額,在中美貿易戰之時自然更有增長之機。例如,美國的波音客機近期問題多多,空客在中國的訂單節節上升。不過,筆者要強調的是,中法之間的經貿合作已經超脫一般大國之間的互惠互利,着重於世界百年之大變局的應對。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馬克龍時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法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東西方文明代表,理應擔負起更多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兩國應該堅持獨立自主傳統,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思考馬克龍對未來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就是或許未來能夠發展為“馬克龍主義”的觀念,筆者認為他在一些重要的基本觀念上,是符合世界發展的現實,也與中國方面的認識是有相當多的共同點。例如,他不但指出世界在“大變”,而且坦承“西方霸權在終結”。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不但沒有抹黑中國,沒有視中國崛起為威脅,而且承認中國的“哲學文化”。這相對於特朗普的霸淩主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是洞察及熱情歡迎世界新的進步,一個則是守舊且頑固拉歷史倒車,而新生必然戰勝腐朽。
 
故此,我們可以看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展開的當下,正在展開以堅持開放反對封閉、堅持多邊主義反對保護主義、堅持多元化多極化反對霸淩主義為主要特徵的大博弈,而中法在此的聯手,不但建基於利益的互補,也在於對世界發展潮流的戰略認識的共同性。
 
中法德合作夥伴關係
成為遏制美國的支柱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結束第12次訪華4天後,默克爾當天在德國聯邦議院廷辯時談到美國或將背棄盟友問題上,表態與馬克龍十分相似。她說,“儘管歐洲與美國仍然價值觀相通,且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美國不再會像冷戰時期那樣自動保護歐洲。”默克爾提醒稱,歐洲必須做出更多的努力,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她也同意建立歐洲軍隊。相反,在馬克龍說出北約“腦死亡”後,美國務卿蓬佩奧11月7日在參加柏林牆倒塌30週年紀念活動時稱:“北約依然是歷史上最重要、最關鍵、也最具歷史意義的戰略夥伴關係。”蓬佩奧督促德國和其他歐洲盟國,必須達到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要求,將軍事開支增加到佔國內生產總值2%的目標,蓬佩奧並重彈共同對抗中俄的老調。
 
對比之下顯而易見,中國與法德為主的歐盟建立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是當下中國與美國打貿易戰的一條支柱,也是中國迎接世界百年之大變局的國際統一戰線。最後,不能不指出的是,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洲、新西蘭以及東盟十國的RCEP完成協商,中國突破美國的遏制網又多了一條支柱。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香港資深傳媒人 

分類: 12.社會話題
derrick ng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覇主,因為制度追不上時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