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川
經由 在 12月 26, 2019
(|)
924 閱讀

 

 

20191220日是澳門回歸20周年,國家領導人親蒞澳門祝賀,並高度肯定了回歸以來澳門的發展成績。

 

國家領導人說:“回歸祖國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經濟發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時期,也是澳門同胞共用偉大祖國尊嚴和榮耀感最強的時期。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化,得益於“一國兩制”方針的全面貫徹,得益於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得益於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積極作為和澳門社會各界的團結奮鬥。”

 

確實,回歸以來,澳門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經濟高速增長、前景穩定,社會欣欣向榮,一派政通人和景象。

 

從經濟數據看,澳門2018GDP達到4403億澳門元,和回歸之初的519億澳門元相比,增長了近8倍,年均實際增速高達7.6%;年人均GDP也從1999年的12萬澳門元增長到2018年的67萬澳門元,位列世界前茅。從財政實力看,2018年底,澳門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56億澳門元,較1999年增長193倍。

 

與香港相比,香港的發展明顯較為遜色。香港1999GDP1657.68億美元,2018GDP3629.93億美元,規模增長為當初的2.2倍,年均增長率約3.76%1999年人均GDP2.51萬美元,2018年為4.87萬美元,從高於澳門變為顯著低於澳門。

 

香港未來的前景展望也同樣無法與澳門相比,經歷了超過半年的社會動亂後,香港社會已被嚴重撕裂,親建制的‘藍絲’與支持反對派的‘黃絲’嚴重對立,本地經濟陷入衰退,社會已經難以凝聚有效共識,動亂至今無法完全平息,發展經濟更是無從談起。

 

客觀來看,即使沒有這次動亂,香港經濟老化、缺乏增長動力的問題已十分明顯,傳統的四大支柱產業,除了金融業還有一定競爭力外,其他的如旅遊零售、轉口物流、專業服務等都不同程度地面臨優勢下降、外部競爭環境惡化的問題,經濟增長的前景本就不大明朗。動亂後,舊有的發展動力不足問題越發嚴重,旅遊零售、轉口物流都受到較大打擊,恢復無期;新的問題如社會分裂、內耗嚴重,香港與內地民眾之間的信任程度下降,合作障礙上升等又出現了,令香港經濟面臨內憂外患,前景暗淡。

 

反觀澳門,除了傳統的娛樂業蒸蒸日上外,經濟的適度多元化已初見成效,會展業、金融業、中醫藥產業及文創產業等新興產業的增加值總額比2015年增加23.6%,占所有行業增加值總額的8.1%

 

澳門本身土地面積狹小,發展空間有限,但加上面積是澳門3倍的橫琴島後,澳門發展空間不足的隱憂得到了極大緩解。中央政府積極支持將橫琴島變為澳門經濟發展的腹地,推動澳門與珠海加強合作,為澳門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繼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撥歸澳門特區管轄後,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即將啟用的橫琴邊境口岸澳方口岸和他的延伸區,由啟用日開始,亦歸澳門司法管轄,直至20491219日,即澳門回歸50年同期,期滿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可以續期。

 

主要經濟支柱產業表現良好,新產業發展按計畫推進,經濟發展的長期潛力有所增強,澳門的經濟展望十分正面。

 

 

香港和澳門回歸的時間接近,香港1997年回歸,澳門1999年回歸;又都實行“一國兩制”。可是在經歷2220年的回歸後,卻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狀態,香港從社會和經濟層面的表現都不如澳門。尋根究底,香港落後的原因可能有相當部分要歸於香港回歸後的泛政治化和抗拒與內地經濟的融合。

 

香港事無巨細經常泛政治化的直接後果,是反對派經常對政府的重大政策極力抵制,使得政府難以推動任何涉及重大利益的政策。舉例而言,香港社會最大的問題當屬房屋問題,房屋供應不足、價格高昂,嚴重影響民生。社會上的廣泛不滿,很多都與住房缺乏有關,但每當政府提出開發土地的設想,如填海、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等時,社會上總是有很多的反對聲音,反對派也想盡辦法極力阻撓,務求令到設想難以推進。久而久之,香港的問題就越拖越嚴重;

 

香港本身的產業結構老化,傳統產業已經成熟缺乏增長空間,要想重拾動力,就需要加強與內地經濟的合作,讓全球大型經濟體中增長速度最高的中國經濟帶動香港經濟的發展。國家也推出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計畫,給香港經濟預留了發展空間,但是,嚴重的社會內耗、反對派所鼓吹的抗拒與內地經濟合作的思想,嚴重阻礙了香港經濟與內地經濟的融合,也令香港經濟失去了發展動力和方向。

 

國家領導人總結了澳門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四點重要經驗:

 

  • 始終堅定“一國兩制”制度自信。廣大澳門同胞發自內心擁護“一國兩制”,認同“一國兩制”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

 

  • 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兩制”正確方向。廣大澳門同胞深刻認同“一國”是“兩制”的前提和基礎,旗幟鮮明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憲制秩序,尊重國家主體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正確處理涉及中央和特別行政區關係的有關問題。

 

  • 始終強化“一國兩制”使命擔當。廣大澳門同胞以主人翁意識,自覺站在國家整體利益和澳門根本利益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把成功實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作為共同使命,並把這一擔當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聯繫在一起。

 

  • 始終築牢“一國兩制”社會政治基礎。廣大澳門同胞素有愛國傳統,有強烈的國家認同感、歸屬感和民族自豪感,這是“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最重要原因。

 

對照這四點經驗看香港,香港泛政治化和抗拒與內地經濟融合的思想根源,恐怕恰恰就是來自對“一國兩制”的認識有了偏差,走上了畫地為牢、片面強調‘兩制’,或者試圖用‘兩制’對抗‘一國’的邪路。

 

在目前全球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各經濟體的發展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香港病了、陷入內耗和分裂之中,但別的經濟體卻不會坐等香港恢復,如果香港不能迅速克服自身的問題、奮起直追,只會在這場發展競賽中被越拉越遠。

derrick ng
香港回歸前後已被泛民等親西方勢力政治化,再加上近期西方策劃已 久的反中暴動事件暴發。相信香港要再次專心發展的時機要等平定暴 亂和立23條後才有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