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
經由 在 1月 22, 2020
(|)
696 閱讀

 

(2020-1-31 原載於亞洲周刊)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與新春酒會各賓客握手,身段柔軟。我忽發奇想﹕如果他在街頭向港人派利是又如何?

劉瀾昌,香港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學士、碩士和博士。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香港望族》等特輯;主持論政節目《把酒當歌》。著有《香港一國兩制下的新聞生態》。

 

受邀出席中聯辦新春酒會,早早就到了,許多老朋友也是比往年來得早,原因都是一樣的,因為新任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主持並致辭。他受命於香港危難之際,大家都想看看他有什麼新招。無疑,在場的四千賓客都是他治港的社會政治基礎,他也身段柔軟,融入站立的人群中一一握手,場面熱烈,氣氛融洽。我忽發奇想,如果他站在中環街市,向市民大眾派利是(紅封包)會如何呢?

多次到台灣觀選,知道島內造勢有一種叫「大進場」的方式,就是候選人不是從主席台邊小門閃進,而是從造勢場子最外沿往裏擠,穿過整個場子,再走上主席台。這樣進場,必與無數的支持者握手,可能走到主席台要個多小時,握手握到痛。不過,「握一手就是一票啊」!或許,這就是中共群眾路線在台灣爭奪民眾選票的再應用。

如今,駱惠寧的「握手」,是否要重拾中共的親民傳統不知道,但是,相信每一個握手都可以打消一個陌生感,每一個握手都可以增加一個朋友。要知道,這始終是駱惠寧公開接觸香港群眾的「首秀」,各種的身體語言或許都是政治路線的表達。

於是,中聯辦主任可否站在街頭派利是呢?我認為,真的可以一議。封「利是」,或者叫做派「紅包」,是中華民族上千年的傳統,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莫不能外。台獨勢力不斷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但是仍然無法割裂這些民族傳統習俗,相反也都以此作為聯繫和鞏固選民的途徑。高雄市長、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的顧問告訴我,去年他剛上任派紅包足足派了一個半月,現在他敗選總統回防高雄,離春節還有一週但已開始敬奉利是。

也許,曾主政青海、山西的駱惠寧,對於涉及錢財的事情會特別敏感;而中國內地官場,也似乎沒有派利是的傳統,或者因為破四舊去除了,所以貿然間給香港市民派利是會有「風波」 或「大新聞」而躊躇不前。預算,可能也是問題。不過,我想,一封十港元(折合約一點二八美元)的利是只是小意思,應不會成為經濟問題,況且會展中心一個場子下來的費用不知可以派多少萬封利是。

退一步說,駱惠寧是否也可以為市民大眾寫寫揮春(春聯)。過去,香港民主黨黨鞭司徒華的字一般,但是能得到者都覺得是一份情意。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張曉明的字曾為民建聯籌到巨款,可惜也未能為市民揮毫。

事實上,一副小小的揮春也可能涉及中聯辦的工作路線問題。很多人都在猜測新主任的路線,他非出身港澳系統,而是有豐富主政一方經驗的諸侯,我認為,其實堅冰已經打破,航線已經開闢。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澳門回歸二十年典禮的講話,提到一國兩制的四條經驗:自信、方向、擔當和築牢社會政治基礎,實際上就是駱惠寧的「葵花寶典」。我認為,他要打贏赴港首仗:九月的立法會選戰,以至為香港回復正軌再起飛打好基礎,工作重點就在擴展香港一國兩制的社會政治基礎之上,具體而言,就是鞏固和擴展建制派,分化和轉變反對派。顯然,這是不易之事,駱惠寧要做艱苦細緻工作。也許,習近平在內地扶貧等工作倡導的「精準」作風,他會帶到香港。

說回到新春酒會,也有可以改善之處。無疑,場內四千賓客都是實踐一國兩制的重要力量,是建制派的基礎,要繼續發揮作用。只是,現場所見,年輕的力量還是分量不足。如果,在這樣的場合,除了警務處長鄧炳強主帥,也有其他基層警察及其他紀律部隊代表;除了經常露面的政協委員,還有大中學生代表、街坊代表、工人代表,以及各行各業的代表,那麼是否更能顯示中聯辦與香港各界的密切聯繫呢?是不是也顯示駱惠寧新人新作風呢?做好青年人工作和基層工作,這是涉港機構早已意識到的癥結,問題是需要精準而扎扎實實的工作,滲透於各個細小的環節之中。

不過,最值得肯定和讚許的是,這次新春酒會一個反對派都沒有邀請,那些虛偽的「大和解」、示弱的「綏靖主義」不見蹤影。駱惠寧的講話提到,香港是一個多元社會,對一些問題存在不同意見甚至重大分歧並不奇怪,但不能走極端,更不能搞暴力。不管什麼樣的政治光譜,「拋開區分求共對」。我理解,「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妥協求團結則團結亡」。當下香港處於一個十字路口,香港的反對派也處於一個十字路口,雖然在區議會選舉取得一時勝利但是並無出路,香港各種反對派的政治力量,只有與港獨和暴力割席,才能有繼續健康生存的空間;如果執迷不悟,繼續「宣獨縱暴」,不但不能與中央政府對話,而且也會被美台的反華勢力用過即棄。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簽署,說明中國崛起不可阻擋,這其實已摧毀反對派依靠美國反中謀獨的幻想和心理支柱,港獨和暴力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