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天納
經由 在 3月 4, 2020
(|)
1.5k+ 閱讀

上周五(28日)筆者接受CNBC訪問,討論通脹的走勢。疫情對內地通脹存在影響,綜觀歷史數據,疫情往往在短期內壓抑PPI同比增長,但卻提升整體CPI同比增長,特別是對食品分項產生刺激作用。疫情對一地知通脹的影響主要是透過四個途徑:  

一、疫情導致的運輸受阻,短線拉升蔬果、肉類等食品價格,節後肉價、菜價不降反升,正由此原因導致。  

二、疫情短線內影響旅游娛樂、租金等服務價格,全面停擺的影響屬多方面。三、疫情導致醫療保健品需求和價格大幅上升。  
四、因復工後延,市場對工業品和大宗品的需求下降,短線抑制PPI,而其後出現的趕工又將提振PPI,進而影響CPI中的非食品消費品價格增長出現先跌後升。  

展望本月,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交通逐漸恢復,鮮菜、肉類等食品價格估計有機會在本月下滑。此外,去年初存在的豬肉低基數效應消散,食品CPI同比增長或將放緩,而醫療價格未來數月亦將放緩,整體CPI同比將徐徐回落放緩。在樂觀假設情形下,疫情在第一季度基本在全國得到控制,全年總體PPI同比增長將先跌後升,CPI同比增長高位或在2月,之後有序緩慢回落。不過,若疫情在第二季度重新出現,對全年整體PPI同比增長將帶來更大的壓力,重新回到負數區間,而CPI同比增長則會進一步上升。  

受疫情影響,節後肉菜等食品價格不跌反升,1月CPI同比大幅反彈至5﹒4%,高於預期,而節後鋼價、油價則不升反跌,1月PPI同比僅小幅轉正至0﹒1%,低於春節前市場預期值。疫情對通脹到底有何影響,影響時間可能會有多長,今年通脹走勢如何?主要視乎疫情在環球擴散的速度。無論如何,通脹短期攀升難以避免。

資深投資銀行家、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 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