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小編
經由 在 10月 6, 2016
(|)
143 閱讀
(2016-10-05 韜略哥 財經韜略tttmoney8)
這兩天,中國人的注意力被各地此起彼伏的“樓市新政”所吸引,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科技新聞,卻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2016年度的諾貝爾獎正在陸續揭曉,其中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日本科學家大隅良典獲得。
也許你要問了:這有什麼新聞性嗎?
當然有!大隅良典是2000年至今的17個年度裡,第17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而且這17個獎項全部是自然科學獎,沒有見仁見智、可以扯皮的文學獎或者和平獎(日本歷史上獲得過兩個文學獎,一個和平獎)。
至此,日本已經有25個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其中22個為自然科學獎。日本獲得自然科學獎的人數,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
地球人都知道,日本剛剛經歷了“失去的20年”。但恰恰是在這20年裡,日本獲得了17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
又恰恰在這20年裡,日本的失業率一直維持全球最低水準。今年7月,日本的失業率是3%,創下了21年的最低點。而經濟正在復蘇,開始加息的美國,失業率仍然維持在5%左右,歐元區的失業率則高達10%!
人民幣剛剛在10月1日納入了“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而一項研究恰恰表明,自“特別提款權”誕生以來的40多年裡,主要貨幣只有日元對SDR升值了大約50%,其他各國貨幣(新加坡除外)都對SDR大幅貶值,包括美元、英鎊和人民幣(見下圖)。
也就是說,在日本經濟衰退的表面現象之下,隱藏著一個被我們低估的日本。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日本的科技成就?
首先當然是政府重視。
早在1995年,日本國會就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其後制定了多個5年計畫,比如第一個基本計畫(1996-2000年)、第二基本計畫(2001-2005年)。日本試圖通過這些戰略舉措,將日本建設成為:能夠創造知識和運用知識為世界作出貢獻的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國家。
2001年3月,在第二基本計畫(2001-2005年)裡日本明確提出“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今年1月22日,日本內閣審議通過了《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2016—2020)》。該計畫提出,未來10年把日本建成“世界上最適宜創新的國家”。為此,日本政府未來5年將確保研發投資規模,力求官民研發支出總額占GDP比例的4%以上,其中政府研發投資占GDP的比例達到1%(按GDP名義增長率年均3.3%計算,日本政府5年研發投資總額約為26萬億日元,約合1.45萬億人民幣)。
其次,是日本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就是一輩子隻做一件事,而且將這件事做到極致。有一項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跟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不同,中國人崇尚的是善變的“互聯網思維”。總是希望走捷徑、抄近道,而不屑於“紮硬寨、打硬仗”。
當然,日本科技水準不斷提高,還有一個重要秘密,就印在他們的鈔票上,不信讓我們看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貨幣上印的是政治人物或者開國領袖,只有日元紙幣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科學家。
1、這是現在流通的一萬日元紙幣,上面的人是福澤諭吉,他是日本明治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經深深地影響了明治維新運動。自1984年以來,日元紙幣歷經了多個版本,但是一萬日元上印著的始終是他。
2、這是2004年版的五千日元,上面印著明治時代的女作家樋口一葉。
3、而在1984年版的五千日元上,印著的則是在明治時期推動女子教育發展的教育家和國際政治活動家新渡戶稻造。
4、這是2004年版的一千日元,上面的人是野口英世,世界著名的細菌學家。
5、這是舊版的一千日元,上面印著大作家夏目漱石。
在貨幣上印上科學家和文學家的頭像,當然不能確保這個國家就一定能拿諾貝爾獎。可是,兩者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曲折而隱秘的關聯。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