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川
經由 在 8月 12, 2020
(|)
1k+ 閱讀

(2020-8-12 稻穗)

截至香港時間2020年8月9日中午,美國新冠疫情感染人數接近500萬,死亡人數超過16萬,感染人數略超過全球感染總數的四分之一,感染數和死亡數均成為遠超他國的全球第一。

面對這樣疫情失控、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的惡劣情況,越來越多的選民開始表達對當政特朗普政府的不滿,因黑人被白人員警跪殺引發的廣泛‘黑命貴(Black Lives Matter)’反政府騷亂至今無法平息,一心想競選連任的特朗普總統,靠常規手法很可能難以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面,因此,一向離經叛道的他再出奇招,指望通過加強向中國挑釁來爭取支持,贏得大選。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在向中國無理挑釁方面動作多多:

2020年2月,美國指責在美國中國媒體實際是中共的宣傳工具,宣佈把5家中國媒體列為「外國使團」,5月10日,又宣佈所有中國記者的工作簽證將由過往的無期限大幅縮減至90日;

7月,美國在中國南海舉行了兩次雙航母演習,並在7月13日發表措辭強硬的聲明否認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主張;

7月21日,美國限期3天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頓領事館;

7月23日,美國國務卿蓬配奧在加州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了被外界稱為「新鐵幕演講」的對華政策演說,呼籲世界各國和中國人民對抗中國共產黨;

8月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會上宣佈美國建立‘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的五大措施,並點名包括華為、中國移動、百度在內的7家中國科技公司,禁止更多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進一步限制中國公司進入美國的雲端系統;8月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行政命令,45天后禁止美國居民與中國短片平臺抖音海外版TikTok或其母公司位元組跳動,以及與騰訊旗下的微信進行任何交易;

8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財政部,以總統行政命令輔以《香港人權法》的授權,以「迫害香港人民自由」與「配合中國推行國安惡法」為由,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中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等11名中港高級官員啟動了國際制裁令;

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率團訪問臺灣,這是自1979年以來,美國最高級別的行政官員訪台。

 

從美國的這些動作來看,美國的挑釁是全方位的,包攬了政治、經濟、軍事各方面。挑釁相當沒有底線、完全不講規則和道德,例如關閉中國領事館、限制中國記者在美國的停留,除了蠻橫霸道,看不出有任何能服眾、讓大家理解的理據;封殺TikTok和微信,說這些應用軟體影響了美國的安全,完全是‘莫須有’的罪名。至於特朗普總統提出要收取TikTok被賣給美國公司的大部分款項,已經是赤裸裸的強盜嘴臉,連遮羞布也不要了;美國衛生部長訪台,打破了中國和美國建交時關於美國不與臺灣發生官方關係的默契,是對台海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原則的公然挑釁,有可能引發武力衝突,相當危險。

那麼,美國做出這些粗暴無理、沒有底線的行為,惡化中美關係,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

在我們看來,美國或者特朗普政府主要的目的可能有兩個:

首先,通過將中國塑造為美國的敵人,凝聚內部團結,增加特朗普的支持度,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

其次,通過與中國形成清晰的切割和對立,逼迫盟友、中間勢力站隊,跟隨美國圍堵中國,改變目前美國僅靠一己和少數盟友之力與中國博弈的局面。

目前來看,起碼在美國大選之前,特朗普政府的對華策略是大致確定的,就是無理挑釁,升高與中國的對抗程度,拉盟友和中間勢力站隊,形成對中國的圍堵。

對美國的這個策略,中國可以有兩個對策:

第一個對策是針鋒相對,對美國的任何挑釁都進行對等反制。

這個對策的好處是有相當的民意支持,在美國傷害中國利益的時候,同樣對美國利益造成傷害。作為受到挑釁和打壓的一方,中國人民願意為了自身的尊嚴和長遠利益,承受一定的短期損失,其目的是希望通過對等反制給美國造成大致相當的損失,讓美國的極端力量承受壓力,理性力量擴大,令中美關係可以回到正軌。

壞處是美國政壇的反華力量目前佔據主流,其中的極端派正力求通過挑釁→中國反制→加強挑釁→雙方更加對立的模式割裂曾經較為密切的中美關係,並通過壁壘分明的對立,拉攏和逼迫盟友和中間力量站隊,形成類似冷戰對蘇聯的對中國圍堵圈。

如果中國採取針鋒相對的對策,中美緊張關係螺旋上升的可能性很高,對立強度達到一定的程度,中美之間的各種聯繫將可能被迫中斷,美國的盟友甚至中間力量就要被迫選邊,美國極端力量與中國切割、圍堵中國的圖謀就可能得逞。

採取針鋒相對策略的另一個不足是,只能視美國的挑釁被動反應,美國作為發起挑釁的一方,將較為容易預判中國的回應,並制定相應的策略,對中國不利。在有些情況下,對等反制可能也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傷害,例如美國封殺華為,如果中國對等封殺蘋果的話,就會傷及中國大量在蘋果代工廠工作的普通勞動者。

第二個對策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以自身綜合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不跟著對手的步子走。

這個對策簡而言之就是按照自己的節奏辦事,不必然對挑釁做對等反制。好處是脫離了你打我一拳,我必須踢你一腳的框框,恢復了自身行動的主動權,可以按綜合利益最大化的原則選擇反制或不反制。同時也不必然要在對手挑釁的領域反制,完全可以自由選擇一個讓對方受損較大、己方相對占優的領域進行反制。例如美國無理封殺中國的TikTok,TikTok雖然未必能夠改變被迫離開美國市場的命運,但可以用法律手段與美國政府對抗,如果可以在全世界面前彰顯美國無視規則和道德的強盜嘴臉,美國即使能夠對TikTok造成重大傷害,也要付出重大信譽和軟實力代價。

在當前美國試圖切斷與中國的聯繫,發動對中國圍堵的情況下,中國完全可以發揮大市場的吸引力,用進一步開放吸引更多的國家和企業與中國做生意、搞互利共贏,用開放對抗美國的切割,如果中國可以進一步融入世界,而美國又強行與中國切割,其結果就將是美國自己與世界切割而不是美國所期望的圍堵中國。

美國想與中國切割,這是不以中國的意志為轉移的,中國必須準備應付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破壞。從這個角度看,把中國經濟的立足點放在國內市場上,減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是降低中國經濟未來風險的一個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中國以進一步開放和互利共贏應對美國的強行切割,對中間勢力和美國的盟友將更具吸引力。如果美國強逼本可以與中國合作、互利共贏的國家放棄自身利益,跟隨美國圍堵中國,本質就是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為敵,即使這些國家不敢公開反對美國,也必定不會真心跟著美國走,美國的圍堵策略就會註定失敗。

當然,如果不針鋒相對、反制美國的每個挑釁,可能有一部分民族情緒強烈的中國民眾會不滿意,需要注意。

綜合而言,美國似乎正採取用無理挑釁升高與中國的對立,逼迫各利益相關方與中國切割的策略,為了不讓其目的得逞,中國的較好應對似應是不隨之起舞,按自己的節奏辦事,用進一步的開放吸引中間力量,以打破美國的圖謀。

 

分類: 1.宏觀經濟
高扬
好建议,好方法!
derrick ng
中美爭覇的格局下,時間在中國那邊,相信美國會用盡一切手段來打 擊中國,因此中國要有心理準備及想好應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