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時期,陸績隨父往見袁術,獲予橘子招待,他不吃,藏在衣內,拜別時,橘子跌出地上,袁術見而問之,他解釋因母親喜吃橘,故帶回給她,袁術受感動。]
後漢陸績1。字公紀。年六歲。至九江見袁術2。術出橘待之。績懷橘二枚。及跪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
詩曰
孝悌皆天性。人間六歲兒。
袖中懷橘實。遺母報深慈。
1 陸績:(公元188-219年)吳國人,父親陸康為太守,與袁術是好友,陸績成年後擅長曆法術數,注《易經》及撰寫《太玄經注》。
2 袁術:(公元155-199年)割據軍閥,曾稱帝,後被曹操、劉備、呂布、孫策等大敗,吐血而亡。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8/02/blog-post_22.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3 閱讀
0 讚好
[東漢時期,江革與母相依為命,背着母親逃避戰亂,多次遇賊,江革哭訴要養年邁母親,賊放過他,後來遷居下邳,受雇傭役,自己鞋也沒有,卻盡給母親所需。]
後漢江革1。少失父。獨與母居。遭亂2。負母逃難3。數遇賊。或欲劫將去。革輒泣告有老母在。賊不忍殺。轉客下邳4。貧窮裸跣5。行傭以供母6。母便身之物。莫不畢給。
詩曰
負母逃危難。窮途賊犯頻。
告知方獲免。傭力以供親。
1 後漢:即東漢。漢朝分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和東漢(公元25-220年),又稱前漢和後漢。
江革:齊國臨淄人,漢明帝時期,舉孝廉,後至諫議大夫。
2 遭亂:遭遇戰亂(時王莽篡漢朝)。
3 負母:背負母親。
4 轉客:遷居於。
下邳:今江蘇省邳縣東。
5 裸跣:赤足。
6 行傭:受顧傭役。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8/02/1-2-3-4-5-6-1-202-9-25-220-2-3-4-5-6.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13 閱讀
0 讚好
[春秋時期,周朝姓郯[粵音談]孝子,父母眼疾需飲鹿乳治療,他冒險披鹿皮入鹿群取乳,遇獵人射鹿,他高聲呼叫告以實情,獵者順之。郯子後來被推舉成為郯國國君。]
周。郯子。性至孝。父母年老。俱患雙目。思食鹿乳。郯子乃衣鹿皮。往深山群鹿之中。取鹿乳供親。獵者見而欲射之。郯子俱以情告。乃免。
詩曰
親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聲語。山中帶箭歸。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8/02/blog-post_20.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16 閱讀
0 讚好
[東漢時期,董永賣身為奴換取葬父費用,上工途上於槐陰遇一婦人,自言無家,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布,為董永贖身,歸家途中至槐陰,女子告知是仙女,奉命助董永還債,跟著辭別。]
董永家貧。父死。賣身貸錢而葬。及去償工。途遇一婦。求為永妻。俱至主家。主令織布三百疋。始得歸。婦織一月而成。歸至槐陰會所。遂辭永而去。
詩曰
葬父貸孔兄。仙姬陌上逢。1
織縑償債主。孝感動蒼穹。2
1 孔兄:指錢幣,古代錢幣中央有孔,方便串連。
陌:田間小路,南北為阡,東西為陌。
2 縑:絲絹。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13.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19 閱讀
0 讚好
[仲由字子路乃孔子學生,春秋時期魯國人,自己吃野菜藜藿而百里外背負米回飼雙親,後來雙親死,自己在楚發跡,仍不忘惦念雙親之情。]
周仲由1。字子路。家貧。嘗食黍薯之食2。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歿。南遊於楚3。從車百乘4。積粟萬鐘5。累褥而坐6。列鼎而食7。乃嘆曰。雖欲食黍薯之食。為親負百里之外。不可得也。
詩曰
負米供甘旨。寧辭百里遙。8
身榮親已沒。猶念舊劬勞。
1 周:周朝。
2 黍薯:貧窮人食的野菜。
3 南遊於楚:(此概述得楚王賞識而享富貴榮華)
4 從車百乘:古代四馬拖一車為一乘,此句形容車輛多。
5 鐘:古代量度容量制度名稱。
6 累褥而坐:累褥解作把墊褥重疊,整句表示坐得舒適。
7 列鼎而食:鼎是富有人家用的盛食物器皿,此句形容佳饌滿桌。
8 甘旨:形容米飯好味道。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12.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29 閱讀
0 讚好
[周朝閔損,幼喪母,父續弦,生兩弟,後母虐待他,弟穿棉衣,他的只填塞蘆花,替父駕車時冷至車繩帶掉下,父親知道原因,欲休繼母,閔損反代求情,說若繼母不在,弟弟也乏照顧,繼母亦知錯。]
周閔損,字子騫1,早喪母。父娶後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損,衣以蘆花。一日,父令損御車,體寒,失靷2,父察知其故,欲出後母。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後母聞之,卒悔改。
詩曰
閔氏有賢郎,何曾怨後娘,
車前留母在,三子免風霜。
1 閔子騫:(公元前536-公元前487),春秋時期魯國人,後為孔子十哲弟子之一。
2 失:掉下的意思。
靷:[粵音引]牽車之皮帶。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11.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15 閱讀
0 讚好
[曾參,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人稱曾子,有天在山打柴,突覺心痛,原來家中有來客,母咬指而痛,使參有所感應。]
周曾參1,字子輿2。事母至孝。參嘗採薪山中,家有客至。母無措,望參不還。乃嚙其指3。參忽心痛,負薪以歸,跪問其故。母曰:有客忽至。吾嚙指以悟汝耳。
詩曰
母指方纔嚙,兒心痛不禁;
負薪歸未晚,骨肉至情深。
1 周:周朝。
2 輿:[粵音如]
3 嚙:[粵音ngit6](同囓)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7.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24 閱讀
0 讚好
[漢文帝劉恒,公元前180年登位,在位二十四年,與兒子漢景帝的光輝統治的兩時期,史稱文景之治,為人至孝,母親臥病三年,親口嚐藥才侍母。]
西漢文帝,名恆,高祖第三子1,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養無怠,母嘗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湯藥非親嘗弗進,仁孝聞于天下。
詩曰
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
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嘗。2
1 高祖第三子:高祖共生八子,最長庶子劉肥(母曹氏未有婚姻關係),其後嫡長子劉盈(母呂氏),劉如意(母戚夫人),劉恆(母薄姬)...
2 母后三載病:(有版本為莫庭事賢母)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6.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26 閱讀
0 讚好
[舜之繼母生子名象,全家人對舜不好,但舜仍堅持孝道,上天感動,大象和鳥也為他耕耘,之後堯帝更讓帝位給他。]
虞舜1,瞽瞍之子2,性至孝。父頑母嚚3,弟象傲4。舜耕於歷山5, 有象為之耕,有鳥為之耘6。其孝感如此,帝堯聞之7,事以九男8, 妻以二女9,遂以天下讓焉10。
詩曰
隊隊耕春象。紛紛耘草禽。
嗣堯登帝位。孝感動天下。
1 虞舜:本姓姚(因生於姚墟)、名重華,受堯帝禪讓帝位,國號稱「有虞」。
2 瞽瞍:[粵音鼓叟]舜父名,瞽是瞎眼。
3 嚚:[粵音銀]好爭論。
4 弟象傲:弟名象,為人傲慢。
5 歷山:山名,位山東濟南。
6 耘:除草。
7 帝堯:唐堯帝。
8 事以九男:讓自己的九個兒子跟舜做事。
9 妻以二女:以兩女兒(名娥皇和女英)許配為妻。
10 遂以天下讓焉:更禪讓帝位予管治天下。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7/12/blog-post_5.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hk
33 閱讀
0 讚好
【孔子家語】
三國·魏·王肅編撰
(公元195-256年)
[記述孔子及弟子思想著作,凡二十七卷,現存十卷,共四十四篇。]
卷二《致思第八》樹欲靜而風不停 子欲養而親不待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_18.html
卷四《六本第十五》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 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3/01/blog-post_3.html
卷四《六本第十五》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
https://lo-enote.blogspot.hk/2016/09/blog-post_5.html
卷五《入官第二十一》水清無魚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2/03/blog-post.html
卷八《禮運第三十二》天下為公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26.html
卷八《禮運第三十二》人情 人義
https://lo-...
543 閱讀
0 讚好
[魯國內亂,孔子和弟子往齊國,此家傳戶曉事迹記錄孔子見一貧婦寧居深山冒被虎噬之險,也要避暴政壓迫。]
(第十三節)
孔子適齊,過泰山之側,有婦人哭於野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曰:「此哀一似重有憂者。」使子貢往問之。而曰:「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貢曰:「何不去乎?」婦人曰:「無苛政。」子貢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暴虎。」
《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為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com
502 閱讀
0 讚好
[此篇記載了孔子的臨終之歌,果然,孔子病了七日之後,就溘然長逝。後人遂以「哲人其萎」來記念偉人逝世。]
(第一節)(節錄)
孔子蚤晨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而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則吾將安杖?哲人其萎,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
《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史記·孔子世家》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https://lo-enote.blogspot.com/2022/04/blog-post_25.html
https://lo-enote.blogspot.com
934 閱讀
0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