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欄排行榜

經由: 在 5月 17, 2023
  (2023-5-17 香港商報) 近段時間,政府公布的經濟資料大致處於一種還可以,但又不是很好的狀態,凸顯經濟面臨的壓力還沒有消除。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並強調「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准有力,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 據國家統計局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資料,CPI同比按年上漲0.1%,按月則下降0.1%。而反映企業成本變化的PPI更弱,PPI同比按年下降3.6%,按月下降0.5%。 從4月資料看,中國不僅完全沒有通脹壓力,如果只看月度變化的趨勢,甚至有通縮的可能,物價月度比較已經出現負增長,企業的出廠價格則按年按月比較都出現下跌,說明物價面對的壓力相當全面,供過於求的情況普遍存在。當然,由於中國經濟正處於恢復性增長之中,通縮成真且持續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是經濟不夠熱、需求不足的情況也要高度重視,以免經...
509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5月 10, 2023
(2023-5-10 香港商報) 美國形勢已經到了必須在保經濟還是保美元這個兩難中做出抉擇的關鍵時刻,拖延的空間已經基本被用盡。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美國選擇保衛美元,那麼相應的政策選擇就是:最低限度將保持高息一段較長時間以打擊通脹,維護市場對美元信心。其次,有較大可能拜登政府將被迫接受共和黨縮減開支的要求,在提高舉債上限的同時限制以後的赤字,為美元霸權續命。如果未來美國政府為了財政持續被迫縮減開支的話,美國經濟就將遭受中小銀行危機和緊縮開支的雙重打擊,陷入衰退或者滯漲。換句話說,美國經濟的前景相當不明朗,基本面正在惡化,美國股市不易有好表現。 長期以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目標主要是充分就業和保持美元幣值穩定,創造一個相對穩定的金融環境。由於中國改革開放後,向世界提供了海量的質優價廉工業產品,造成了發達國家(包括美國)的通貨膨脹持續處於低位,使得控制通脹在美聯儲貨幣政策中的受關注度大大降低。可以說,美聯儲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是不必太多考慮通脹或者美元幣值穩定問題,而將精力主要集中在支持經濟、保障全面就業方面的。 忽略自身長遠利益 但是,好日子終有盡頭,一家獨大的美...
935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5月 4, 2023
  (2023-05-03 香港商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為經濟把脈,明確了下一步推動經濟持續穩步發展的路徑和基調。總體而言,本次會議延續了上次會議穩中求進總基調,對於刺激經濟的抓手,明確了如電動車產業鏈、人工智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設等具體內容,相信只要集中力量,在這幾個領域形成突破,然後以點帶面,經濟穩步回升的基礎必定越來越堅實。 4月的政治局經濟工作會議,是在上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基礎上一次承上啟下的會議,重點是根據一季度的經濟表現,對上年底確定的工作方向和重點做適度的修正和補充,對全年工作有較強的指導作用,意義重大。 經濟增長優於預期 對比本次會議和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去年底中央對宏觀經濟的判斷是:「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蕩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本次會議的判斷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得到緩解,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市場需求逐步恢復,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簡單說,就是中央認為和去年相比,經濟形勢...
931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4月 26, 2023
(2023-4-26 香港商報) 大規模在內地發放消費券以刺激消費、提振消費信心,是一條較多被提到的意見,但也有一些人不同意,認為發消費券只能單純的增加消費,不如傳統的投資,可以兼具增加當前消費和為未來增加產能雙重作用,主張繼續按舊路徑擴大投資。事實上,短期派發消費券刺激經濟,並非否定投資的作用,也不是要給民眾長期資助,只是在當前投資拉動效果不理想情況下,對現行刺激經濟政策的有益補充。 疫情以來內地當局不時推出各種刺激政策以支持經濟發展,到目前為止主要的政策路徑已經實施了較長的時間,足夠令政策的功效基本顯現,從實施效果的效果看,成效可能弱於預期,經濟看起來有一定恢復,但離開熱起來還有相當距離,一般民眾和民營企業觀望心態嚴重,經濟不溫不火、始終處於一種稍不留意就可能再度疲軟的狀態。 如果一切從實際出發,就不應該受過去刺激經驗形成的路徑依賴限制,需要大膽探索刺激經濟效果更好的新舉措。反之如果陷在舊路徑的框框裡,明明成效有限還繼續堅持,經濟的不溫不火狀態就可能持續更長時間,股市也難有出色表現。因此,新措施值得探討。 傳統上,內地刺激經濟主要依循兩大路徑加根據當時情況推...
955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4月 12, 2023
(2023-4-12 香港商報) 受經濟弱復蘇和外圍環境波動的拖累,港股大約從2月開始調整,目前觀望氣氛仍然較濃,由於整體需求不足、消費未見顯著好轉的局面未見根本改變,港股後市發展取決於中央政府進一步刺激消費政策力度。 去年以來,內地當局為支持經濟發展,在各方面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擇要而言,針對市場主體的,主要是減稅降費;針對市場環境的,主要是放鬆防疫措施,社會生活基本恢復常態;針對宏觀經濟的,主要是投資基建,包括新基建和老基建;針對金融環境的,主要是放鬆銀根,包括減息和降準;針對房地產業的,一方面是便利優質房企的融資,以增強融資能力及減輕資金壓力。 此外,當局支持剛性和改善性需求,降低民眾買房的按揭門檻,以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針對科網平台和民營企業的,主要是表明政府的支持態度,並在業務發展上給以政策支持。 內地經濟復蘇初見成效 在這幾方面政策的作用下,內地經濟較前有了一定好轉。今年1至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均回到擴張區間;綜合PMI也在擴張區持續走高,說明經濟復蘇初見成效。 不過,從工業看,1至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僅增2.4%,不盡如...
946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3月 29, 2023
  (2023-3-29 香港商報)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學習了美西方大量先進成果,自身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同時為全世界提供了海量的價廉物美商品,一定程度可以說是雙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學習西方的過程中,來自美西方的思想、理論、以及各種各樣的東西,一定程度統治了中國包括香港的思想、理論和輿論領域,束縛了大家的思想,窒礙中國包括香港的發展空間。 特別是近些年,隨著美西方的製度和思想逐漸老化,美西方的發展開始遇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問題,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低,越來越顯示出其本身發展模式和理論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仍然任由美西方的各種不符合中國實際、連自身問題都無法解決的理論繼續統治中國包括香港各個領域,那麼中國包括香港的發展就一定會困難重重。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示黨的各級領導機關都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聽真話、察實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報喜又報憂,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指示,抓住了阻礙中國包括香港...
940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3月 22, 2023
楊玉川:美聯儲政策失靈 中國經濟走向正確 (2023-3-22 香港商報)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至今尚未足以控制通脹,但惡果已經逐漸出現,美國連續有銀行倒閉,歐洲的老牌投行瑞信爆發危機,一定程度都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變化有關。 美國的銀行倒閉,直接觸發原因是美國急速升息後,長年期債券價格出現急劇下滑,造成持有大量長期國債的銀行帳面出現巨額虧損,嚴重惡化銀行的財務狀況。一旦財務惡化的情況為存戶察覺,存戶為自保大量提款造成銀行擠提,銀行就很難避免倒閉的命運,除非政府或其他大銀行施以援手。 現在美國政府已經出手保護倒閉銀行的存戶資金安全,減輕存戶恐慌,以免對中小銀行的擠提擴大。美國11家大型銀行於3月16日表示,將向第一共和銀行(FRC)(美國第14大銀行)注入共計300億美元的資金,以增強該行的現金狀況。但是,這些操作並沒有觸及銀行持有美國長年期國債錄得巨額帳面虧損的核心問題,未必能夠扭轉金融系統的緊張局面。 據美國財政部資料,截止今年2月底,投資者共持有短於1年的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T-Bills)約4.1萬億美元,2至10年期的美國國庫...
959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3月 15, 2023
  (2023-3-15 香港商報) 政府與部分機構近期紛紛發表預測,對本港2023年經濟增長前景看法較為樂觀,認為疫情後各方面場復常,本港經濟將有強勁表現。 不過,從部分香港重要行業的表現看,情況未必有預測樂觀。據政府統計處2月27日發佈的資料,今年1月份香港整體出口貨值為2909億元,按年挫36.7%,是1953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及預期;出口金額則縮至2020年2月水平,同樣表現不佳。至1月為止,香港商品進出口已經連跌9個月,且跌幅加劇,完全沒有看到通關後進出口貿易有改善的跡象。 尤為令人不安的是,1月對內地的進出口的跌幅也創下近年新低,其中出口下跌43.7%,進口下跌39.1%,雖然由於今年春節在1月,對進出口資料有一定擾動,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的進出口資料逐漸與內地進出口資料大幅背離的趨勢,卻值得關注。 以2021年為例,內地是香港最大進口貨物來源,佔本港總進口45.8%,也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佔本港總出口59.5%。簡單說,與內地的貿易大約佔了香港進出口的一半多,是香港外貿的絕對主力,如果這個主力穩不住、不斷下跌,想要香港外貿維持穩定...
952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3月 8, 2023
(2023-3-8 香港商報)   2023年3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反映最近經濟狀況的2月採購經理指數,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6%,比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為2012年4月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復蘇相當有力;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3%,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為2020年11月以來最高。   較多反映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1.6%,較1月上升2.4個百分點,自2022年8月來首次高於臨界點,為2022年7月以來最高;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5%,按月上升2.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高於50的擴張水平,並高於53.7%的長期平均值。   從趨勢上看,國家統計局和財新的2月採購經理指數變動方向都指向了經濟強力反彈,在市場主體仍對經濟前景好轉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強勁數據說明經濟好轉不是只停留在想像中,而是確確實實正在成為現實,基本證明疫情防控措施放鬆,以及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產生了較好的刺激經濟效果,證實了「刺激經濟政策改善帶來經濟改善」的經濟復蘇邏輯完全可行,...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3月 1, 2023
  (2023-3-1 香港商報) 從二戰結束至今,美國都是全球的主要領導者和規則制定者。 大致而言,美國領導世界主要是通過幾個工具進行。政治上主要是通過聯合國(United Nations)及其相應的一系列規則、協定,美國通過操縱聯合國通過各種決議去控制、影響其他國家和世界;金融上主要是通過佈雷頓森林會議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輔以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一系列組織和相應的規則、制度,基本控制了全球金融的核心。 雖然美國在1971年拋棄了佈雷頓森林會議確定的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匯率制度,拒絕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一度令美元受到打擊,但旋即通過將石油與美元掛鈎,恢復了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貿易上主要是通過佈雷頓森林會議框架下建立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這個協定的75個簽約國與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在1995年共同創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統一協調、規範全球貿易;軍事上主要是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個美國領導的軍事...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2月 23, 2023
  從近兩年內地刺激經濟政策的實踐看,一些過往常用、曾經有效的辦法,目前的刺激經濟效果不算理想。實事求是地看,既然過去採用的、常規的刺激經濟政策效果未見突出,是否應該考慮大膽採用一些新的、針對性更強的政策,可以更直接地刺激需求、更快地改善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協助達成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由於中國內地的金融系統主要是國有,與西方發達國家金融系統普遍是私有的情況有本質不同,一定程度具備國家信用背書,可以承受較西方金融系統更高的負債率,不宜貿然照搬西方的財務理論,自我設限,造成金融不能配合經濟發展的後果,忘記了金融應該服務於經濟健康發展的目標。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內地經濟承受了很大壓力,中央政府將面對的壓力總結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也不斷出台經濟刺激政策試圖緩解壓力,重振經濟。 合理投資效益項目越來越少 內地過往刺激經濟的老經驗是大力投資基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這個策略運轉得相當好,既提振了經濟,又大幅改善了基礎設施。不過,在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基建後,這個路徑同樣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具備合理投資效益的項目越來越少,低效甚至無效投資逐步增加,...
1.5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2月 16, 2023
(2023-2-16 香港商報) 如果從去年10月底恒生指數的最低位算起,至今年1月底,港股最多升超過8000點,指數升幅超過50%,相當強勁。不過,隨着港股的大幅反彈,政策改善帶來的刺激一定程度已被消化,一些對未來經濟前景信心不足的聲音又逐漸浮現,部分內外資金選擇觀望,港股也隨之進入震蕩調整階段。 歸納起來,對市場前景持懷疑態度的觀點大致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對於當前內地存在的社會需求不足、房地產銷售遲遲未見復蘇的狀況,尚未見到短期可以明顯改善的跡象。其次,對於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決心存在懷疑,對於政府平等對待國企民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能否不打折扣地實施有些信心不足。 根據剛剛公布的內地1月金融數據來看,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廣義貨幣的增長一般與銀行信貸有較高的關聯性,廣義信貸的大幅增長一定程度可以認為銀行的信貸較為積極,也就是說金融系統在努力增加貸款、支持經濟。不過,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僅略高於廣義貨幣(M2)增速的一半,由於狹義貨幣一般與社會需求...
963 閱讀 0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