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欄排行榜

經由: 在 5月 20, 2020
(2020-5-20 稻穗)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5月11日表示,政府將開立一筆54.25億港元支出提供予海洋公園,資助公園營運1年、償還海洋公園的商業貸款,及清繳完成海洋公園大樹灣發展項目所需的費用,希望儘快獲得立法會通過。否則,如果沒有任何新資金支持,不論公園會否重開,預計於今年6月破產。 香港國泰航空公佈,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航空於4月份合共載客13729人次,較去年同月下跌99.6%。4月份的收入乘客千米數按年減少99.3%。國泰預料5月每日平均載客量將會維持在大約500人次,而商務及休閒旅遊在可見未來仍會嚴重受壓。今年截至4月為止,國泰航空與國泰港龍航空已錄得未經審核的虧損45億港元。據消息指,虧蝕不斷的國泰繼早前宣佈高層減薪及放無薪假後,擬再次推出新一輪減省成本方案,包括要求全體員工減薪,減幅介乎兩至三成。 海洋公園與國泰航空,是香港經濟全盛時期的名片,是鑲嵌在香港這顆明珠上的璀璨鑽石,曾經協助香港在全世界散發出奪目光彩。曾經過去的很多年,海洋公園是內外遊客的必到之處,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曾於2012年獲頒全球最佳主題公園大獎。那時候,內地來香港的商...
1.2k+ 閱讀 4 讚好
經由: 在 5月 8, 2020
(2020-05-07 10:35:31 新浪博客)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六日為鳳凰網財經雲峰會稿,五月七日播出) 儘管我帶到美國求學的外甥與自己的兒子在生物與藥物的研究上今天皆有所成,我對有關病毒的話題卻近於一無所知。我是研究經濟的,從一九五九到今天沒有停頓過。我也曾經在經濟歷史這方面下過功夫。當年教我歐洲經濟史的是史高維爾(Warren C. Scoville,1913-1969)。 從表面看,今天舉世出現的新冠病毒跟歐洲十四世紀出現的黑死病很相似。二者皆傳染力強,殺傷力強,而新冠病毒也有患者的皮膚呈現黑色。史書說,當年歐洲的黑死病減少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導致工資上升,地價下降,而整個地球的經濟受到影響,不景近一個世紀。 昔日的黑死病據說是一種鼠疫(bubonic plague),屬細菌——傳說是——要是今天出現可用抗生素藥物醫治。但新冠病毒是病毒,可靠的藥物還沒有,是以為難。今天,處理病毒的主要方法還是疫苗,屬預防性質。目前好些地方正在研發新冠病毒的疫苗。這方面,我不懷疑中國會在幾個月後首先推出。話雖如此,我還是有點懷疑昔日的黑死病與今天的新冠病毒可...
1.2k+ 閱讀 3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9, 2020
(2020-12-10 稻穗) 特朗普要走了,拜登要來了,已基本成為定局,雖然特朗普至今仍不接受敗選。 特朗普和拜登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拜登是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副總統,有長期的體制內工作履歷,是一個美國傳統的精英官僚,他準備任命的官員,有很強的奧巴馬政府色彩,是一個傳統套路的政府,執政風格相對可預測。而特朗普則是一個反傳統的政治素人總統,靠著基層白人對於生活日益艱困的憤怒上臺,沒有什麼政府工作經驗,和傳統的官僚精英格格不入,任用的官員相當多都有較為鮮明的偏激特點,執政風格以善變、不重視承諾、不尊重盟友、沒有底線、重視短期有形利益、美國利益優先而著稱。 現在相對可預測的拜登要來了,相對難以預測的特朗普要走了,一些人開始希望中美關係能回到過去大致友好相處的狀態,不要再針鋒相對,要多合作、少對立。中國的老話,合則兩利,鬥則兩傷,中美兩個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大國,為什麼就一定要互鬥,而不能合作互利呢? 這樣的看法無疑是合乎邏輯的,也符合一般人的認知,但卻不是從美國精英層的角度看問題。在美國精英層看來,中國增長得快,美國增長得慢,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合作互利表面看很好,但卻無...
1.2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3月 22, 2020
(2020/03/20 原載於晴報) 與中國抗疫戰略處於另一個極端的是英國政府一度考慮採納的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中國採用的方針是打殲滅戰,而且是全殲,1個病人也要排除掉,如此便可一勞永逸。這十分困難,但中國做得很徹底,已取得明顯的巨大成績,未來如何防止輸入病例才是挑戰之所在。與此相反,英國首相眼看已無能力圍堵得了病毒,遂提出依靠群體免疫這一幾乎等同讓英國人自生自滅的方法,引來惡評如潮,英國政府也要收回此建議。家中因有人十分熟悉免疫學,我早已聽過此概念,也特別關注英國此政策在甚麼條件下行得通或行不通,又或其成本效益如何。 中國打殲滅戰取得佳績 群體免疫的基本理論十分簡單,但也可因應一些特殊條件而弄出複雜一點的模型,這裏只談最簡單的理念,先科普一下。此理論有兩個關鍵參數,一是RO,二是ρ。前者是指1個身懷病毒的人平均可感染到多少其他人,例如RO是2的話,每1個病人平均可感染到2個人,RO愈大,傳染性愈厲害。ρ則指已經受過感染有了免疫力而仍生存的人口比例,ρ愈高意味着有更大百分比的人口不再怕此病毒,也不會將此毒散播開去。群體免疫的第1個問題便是社會中累積...
1.2k+ 閱讀 4 讚好
經由: 在 9月 16, 2020
(2020-9-16 稻穗) 臺灣經濟部長王美花9月2日披露,美國和臺灣將舉辦一場「經濟與商業對話」,可能邀請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對方也有意率團訪台。9月10日有媒體爆料,克拉奇存取時間定在17日至19日期間,王美花則回應,議程、形式、舉行時間等所有細節都還在洽談中,目前尚未確定。 克拉奇在美國國務院地位僅次於國務卿蓬配奧和副國務卿,是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身份十分敏感。 如果說上個月(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阿紮爾率團訪問臺灣,還有些灰色空間,阿紮爾是一個主管公共衛生的技術性官員,雖然也算行政官員的一員,但政治色彩畢竟沒有那麼濃。而且還戴了頂‘防疫優先’,不能‘讓政治淩駕健康’之上的大帽子,勉強也算有個理由。 不過如果克拉奇訪問臺灣,就完全沒有任何的模糊空間了,就是一次現任美國高級行政官員對臺灣的正式訪問,完全違背了中美建交公報中,美國不得再與臺灣發生官方關係的承諾。 形象地講,臺灣問題就是中美之間的潘朵拉盒子,輕易不能打開,一旦打開,很可能爆發災難。中國歷屆政府也反復表明中國對待臺灣問題的態度,臺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將盡自...
1.2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8月 26, 2019
  (2019/08/23 雷鼎鳴 晴報) 8月18日是香港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倒不是因為那天有主辦單位聲稱的170萬人大型遊行,據我們朋友的精準估算,下雨天大家要用雨傘,人口密度大跌,真正人數只在12萬左右,這在香港遊行史上算不了甚麼。說這是個里程碑,是因為這天出現了一個指標,香港這城市對內地城市的示範功能,正式地被確認為不再那麼重要,香港示範一哥的地位不保。甚麼指標?是中共中央及國務院隆而重之的發表了一份《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以後最值得全國學習的城市將會是深圳,不是香港。 深圳成國家先行示範區 《意見》中列出了一系列深圳的新定位,它要示範的功能,包括高質量發展、法治、城市文明、民生幸福、可持續性等各領域;在經濟及科技發展上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技、生物醫藥、醫學科學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等項目。深圳過去40年來,往績輝煌,名義GDP上升了300多倍,總量已超過了香港,人均GDP從606元上升至超過香港的一半,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大疆等大批世界級的公司出現,誰敢低估它未來的成就? 具體上...
1.2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6月 19, 2020
(2020/06/19 原載於晴報) 不少人認為香港是間諜之都,而且還是世界最大的。若然如此,肯定是因為香港在情報搜集方面並無法例規管,在政治部被取消後,處於「無掩雞籠」狀態。港區國安法立法,直接觸動了不少外國在港的情報利益,更打擊到進行顛覆工作的人士,所以歐美國家多不會歡迎。這些國家中當然是美國最為緊張,港區國安法的核心也是中美關係問題,要分析港區國安法也必須從中美關係出發。 中美關係近年迅速惡化,這是有原因的。第一,「修昔底德陷阱」的動力正在產生影響。美國是霸凌世界的第一強國,靠此地位撈得不少好處,例如她可靠開動印鈔機便可用美元換取到各國提供的商品與服務,若非別國肯大量接受美元為儲備貨幣,濫發鈔票會造成通脹及貶值,美國便得不到好處。美國的一哥地位若受到挑戰,美元儲備貨幣的身份也會動搖,上述利益也會削弱。所以縱使中國毫無挑戰美國一哥地位的用心,只要美國見到中國國力上升,她也會害怕自身地位下降。 美國國力大不如前 美國如何感到中國國力上升的威脅?早在2000年,我已讀到有美國的極右政客主張要瓦解中國的軍事力量。在那時,美國的GDP以官方滙率計算,是中國的5.3倍...
1.2k+ 閱讀 3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10, 2016
這兩天全城熱話是某從事金融公司女高層拿了新一屆的香港傑青,之成為全城人熱話並非該女孩年紀輕輕,不到三十歲就成為了金融公司高層及供斷了房子,而是網上普遍質疑了傑青標準為何無故改變了,獎項背後價值體系被扭曲了,變成了一套電視台勁歌金曲般的肥皂鬧劇。 像那位得獎女士的事業成就確實不賴,不到三十歲就成為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高層,還擁有自己的個人物業,個人層面上確實是無愧於「傑出」兩字,然而香港傑青多年來拿獎標準被公認是對社會曾作出貢獻或代表過香港於外國揚威的年青人,故運動員蘇樺偉、眼科名醫林順潮也曾當過傑青,社會對這些人拿獎也為之受落,惟今年那女士的傑出僅限於個人少許成就,別說在整體社會層面上沒多傑出性,也與香港傑青背後精神相違背。 媒體揭露那女士得獎前已認識首席評審胡定旭,還曾與胡一起慶祝生日,網民開始質疑她拿獎是關係所致,筆者不能排除胡先生是真的以該女士的個人傑出成就來作頒獎標準,問題是傑青獎項標準何時變了以個人事業成績來作計算?那社會上還有不少在外資投行、跨國大企當管理人的年輕人,為何得不到胡評審的祝福? 香港能成為國際城市,並一直賴以成功的基礎是擁有一套公平公...
1.2k+ 閱讀 8 讚好
經由: 在 3月 27, 2020
滙景績優土儲足   利發展可吼   於年初上市的滙景控股(09968.HK)昨天剛剛公布了去年業績,總收益達36.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61.1%;純利6.2億元,升54.6%,毛利為16.45億元,按年增長37.9%,毛利率為45.6%,上升表現理想。事實上,集團在粵港澳大灣區具備的優勢成功佈局,加上豐富而高品質的土地儲備,以及具實力的優質產品及服務質素,令業績取得了全方位的增長,後市可看好。   去年溢利增加,主要由於集團於年內交付予買家的總建築面積增加所致。另外,期內合約銷售額亦大幅增加,為43.9億元,升71.4%,為今年業績打下理想的基礎。   集團堅持穩健、平衡發展的戰略,堅持實行「立足大灣區」的使命,主要聚焦於珠三角的開發項目,並拓展至華中及華東等地區,不斷完善自身業務結構,持續提升整體品牌效應,在取得的理想的經營業績同時,亦獲得了行業及客戶的認可。另外,滙景控股(09968.HK)專注於城市更新項目,物業項目包括住宅物業項目、綜合物業項目及推廣特定行業的物業項目。   滙景控股(09968.HK)專注於城市更新項目,...
1.2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30, 2020
  美國大選於當地時間下週二投票(11月3日),佢今不足一星期,爭取連任的特朗普在民調中落後,但不表示拜登可以百分百勝券在握,誰能登上總統寶座仍存變數,使市場投資者戰戰兢兢,所以,市況表現反覆偏淡。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Shiller 在専欄中表示,新冠肺痰與總統選情已把投資者對股市崩盤的疑慮推升至多年的高點。根據他創製比市盈率更有效反映股市估值的CAPE(經周期調整市盈率),標普500最新報31.1倍,雖然低於2000年科網股泡沫時,卻較1929年大蕭條、1987年10月股災和今年初為高,顯示估值偏貴,美股再上升空間有限。 10月份初本欄已开始預期美股走勢偏淡, 本周已明显呈现一浪低一浪的走勢,但是,12月道指期貨仍然保持在九月低點26407的大位上,假若跌破將會觸發更大的跌幅,相反,美股在總統大選前後仍可借助一些利好消息作死貓反彈。執筆時美股大市仍然處淡勢探底走勢中,料進入比較波動走勢周期中 。    本港股市仍受到幾方面的利好因素支撐:(一)國家五中全會召開中,料將公布正面消息;(二)螞蟻集團上市是史上最大型IPO ,...
1.2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4月 16, 2020
加碼QE    加元震盪走軟   受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上半年經濟大幅萎縮難以避免,即使下半年經濟復甦也可能漸進式。   昨晚加拿大央行議息會議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於0.25%紀錄低位,在全球經濟衰退下,央行維持利率不變,相信因為3月份罕有地減了三次息,累計下調150點子。與此同時,央行宣布加碼QE,即時增加國債購買規模40%,以及延長定期回購不超過24個月,但若有必要,已做好準備調整規模和時間。另外,央行宣布將於未來幾周實施新的省級債券購買計劃,規模達500億加元,以及在二級市場購買總值100億加元公司債券。   加拿大經濟產能大幅下降,經濟衰退的不確定性和創傷效應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延長加拿大復甦,即使疫情後產出也只會逐步恢復,並在一段時間內低於疫情前水平。因此,暫無法預測全球和加拿大經濟反彈力度和速度,以及家庭和企業將作出何種反應。不過,相信刺激政策將支持經濟復甦。   央行預計加拿大今年首季及次季GDP將分別較去年末季低1%-3%及15%-30%。 另外,加拿大統計局初步估算,加拿大3月GDP環比萎縮9%,為1961年有數據以來...
1.2k+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7月 22, 2020
(2020-7-22 楊玉川 稻穗) 自6月中旬,香港的疫情出現了一段明顯好景,曾連續21天本土零確診。但自7月5日開始,漸漸平復的疫情再起波瀾,第三波疫情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迅速擴大。截至7月18日下午4點,短短13天內,新增感染人數達452人,日均新增約35例,明顯快於前兩波疫情,增長勢頭至今未見減弱。而且本波疫情與前兩波相比,最不好的一點是多區同時爆發,大量個案無法追溯源頭,似乎疫情發展已趨於失控。 照正常邏輯推理,第一波疫情從武漢傳開時,大家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防疫措施也存在滯後時間差,失控的可能性最大,但實際結果,第一波疫情從1月開始傳到2月就大致處於可控範圍,主要的新增個案大多可以追溯到明確的來源,社區無序爆發的風險並不嚴重;3月由大量回港人士帶入的第二波疫情,雖然一度導致感染個案急升,但在政府實施一系列疏離措施後,到4月感染個案即大幅下降,同樣未見大規模社區爆發;最為奇怪的就是本波疫情,不像前兩波都有明確的感染來源,可以採取針對性措施。本波疫情是在第二波疫情基本平復,社會沒有突變的情況下突然爆發的,按正常邏輯,突然的爆發應該對應某些突然變化的情況,因為情況發生了突...
1.2k+ 閱讀 3 讚好
經由: 在 8月 5, 2020
(2020-8-5 稻穗)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週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會議內容中有幾句話對未來有深遠影響,必須認真領會。 一句是:“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 這句話的宏觀含義就是中國面對的國際環境,以往的經濟運行方式,可能都面臨一些根本性的改變,不能用臨時應付一下,期望困難很快過去的心態來應對,例如對中國外部環境有重大影響的中美關係,恐怕困難就不是短期可以克服的,不管誰當總統,中美之間的對立、鬥爭都將較長時間存在。過去全球化順利發展時形成的經濟運行模式,可能也要考慮做出相應改變,以應對發生了根本變化的國際環境。 另一句是:“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
1.2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6月 17, 2020
(2020-6-17 稻穗) 「五胡亂華」大約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一個時期,以匈奴、羯、氐、鮮卑、羌等五個主要少數民族為主的全面反叛,把中國帶入了一個各種勢力紛紛割據、互相攻伐的大亂之中,以這五個少數民族為主的割據勢力,前後共建立了大約16個國家(即五涼、四燕、三秦、二趙,成漢、胡夏共十六國),俗稱「五胡十六國」。 根據「晉書」記載,這段歷史可以大致概括為:“大凡劉元海以惠帝永興元年據離石稱漢。後九年,石勒據襄國稱趙。張氏先據河西,是歲,自石勒後三十六年也,重華自稱涼王。後一年,冉閔據鄴稱魏。後一年,苻健據長安稱秦。慕容氏先據遼東稱燕,是歲,自苻健後一年也,俊始僭號。後三十一年,後燕慕容垂據鄴。後二年,西燕慕容沖據阿房。是歲也,乞伏國仁據桴罕稱秦。後一年,慕容永據上黨。是歲也,呂光據姑臧稱涼。後十二年,慕容德據滑台稱南燕。是歲也,禿髮烏孤據廉川稱南涼,段業據張掖稱北涼。後三年,李玄盛據敦煌稱西涼。後一年,沮渠蒙遜殺段業,自稱涼。後四年,譙縱據蜀稱成都王。後二年,赫連勃勃據朔方稱大夏。後二年,馮跋殺離班,據和龍稱北燕。提封天下,十喪其八,莫不龍旌帝服,建社開祊,華夷鹹暨,人物...
1.2k+ 閱讀 3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30, 2019
  (2019/11/29 原載於晴報) 區議會選舉結束,雖然建制派所得票數有顯著增幅,基本盤並無流失,但在總席位上卻兵敗如山倒,這倒是應驗了我5個月前在本欄援引淝水之戰歷史案例所寫下的論斷︰在兩軍對峙時,任何一方的退讓,必會引發不測的危機。林鄭當時不斷道歉,其後又大隱於府衙之內,在社會最需要領導人論述之時,她在一段頗長時間內卻鮮有公開露面,當時已有建制派議員埋怨這會拖累區議會的選情,今天只是應驗了那時的預言罷了。 這次選舉及這幾個月多次示威及暴亂的參與人數,倒是有助於我們掌握香港的實況。今次投票人數約294萬,兩大陣營的得票率因點算票數時有個別的作弊投訴,所以仍有爭議性,但大局不改。建制派得票約122萬,反對派得票169萬,另有3萬餘票不歸類於這兩陣營。按百分比算,大約是41.5%與57.5%之分。很多人說並無打破四六比的常態,也不無道理。 中間派人數仍然最多 因投票率高,不少人驚訝沉默的大多數去了哪裏?在愈來愈撕裂的社會,這確是值得注意的問題。6年多前,鄭赤琰教授建議香港的選舉制度應學習新加坡、澳洲等地的全民強制性投票,我對此建議大力支持。若用此方法,...
1.2k+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3月 10, 2020
  (2020-02-18  新浪博客) 我有一個外甥,是我的三家姐的兒子,名趙承恩,當年在香港中學成績其實不錯,但香港大學不收他。他申請當時算是次級(今天不是)的香港中文大學,因為中學會考的中文考得不夠好,也遭拒於門外,害得當時中大的容啟東校長親自來信向我解釋。今天看,中文大學是走了寶,因為 S. Y. Chiu 今天在生物細胞的研究上成了名。 我讀到容校長的信,一聲長歎,就把這外甥帶到美國求學。那大概是一九七一年。由我親自教。教法簡單:週末不准讀書,要陪我去釣魚。就這樣,從本科一年級起只六年他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生物物理學博士。有點瘋瘋癲癲的,在華大時,因為他的英語名字是 Bill Chiu,同學們給他的別號是“傻Bill”。 一老一少,我們什麼都鬥,好玩的。兩年前他來郵說:“常舅父,我的名字打進了教科書,哈、哈、哈!”這當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我回郵說:“我的名字不僅在教科書出現,而且經濟學出現了CheungianEconomics(張氏經濟學)這一詞。”沉底穴,打死車,這一著他無法回應,也是永遠地輸了。道理簡單,因為英文Cheung字後面可以容易地加上-i...
1.1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6月 30, 2020
(2020/06/26 原載於晴報) 世界各國都希望疫情過後經濟能早日復甦,並且能持續增長。決定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不外乎是資金、人才、科技、政策或制度,而科技又與人才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內地與香港都不是缺資金的地方,現時要注意的是全球人才市場正在出現劇變,若要從中得利,必須有靈活的政策以作回應。 歐洲與美國,尤其是美國,素來是培養人才的全球基地,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後,這些國家應對不當,大大打擊了到當地求學或工作的吸引力。但更深遠的影響,卻來自這些地方出現的民粹排外思潮。特朗普本人便是一個靠民粹上台、反移民的總統,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視華裔學生與科學家俱為間諜,及近日大幅收緊的輸入人才政策,都會嚴重挫傷美國的國力,但又會為內地與香港提供新的挑戰與機遇。 特朗普短視收緊簽證 就在本周一,特朗普正式簽署了暫停H-1B簽證的命令,最快要年底才能恢復。此種簽證是甚麼東西?它是美國吸納外國人才的主要工具,要有大學學位或以上,並有特殊才能的才可以申請。獲此簽證的,可在美國工作3年,並一般可延期多3年,有些不願回國、要留美工作的,可接着申請綠卡,長期留美。據《紐約時報》估計,今年...
1.1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8月 26, 2019
(2019-08-23 雷鼎鳴 頭條日報)  香港的動亂已有兩個多月,它何時會結束?用甚麼形式結束? 我沒有水晶球,只能根據已知的事實作出推論。事到今天,結束的主導權其實已不在黑衣人或他們背後的推手那邊,特區政府一樣無能為力,決定權幾乎全操在中央政府一念之間。黑衣人後面雖有推手,但我不相信其指揮系統可以叫停便停。他們也許都相信「抗爭才能改變,寄希望於人民」,但大量的港人根本反對黑衣人擾亂社會的做法,人民並非黑衣人的靠山。至於用抗爭手段,必要的條件是實力對比,面對並無鬥爭意志的香港政府,黑衣人可輕易通過抗爭手段取得一些勝利,但面對實力強大千百倍而且有鬥爭意志的中央政府,無理的抗爭反容易使自己墮入萬丈深淵,黑衣人並無永續抗爭的能力。中央本來寄望特區政府自行解決問題,但後者顯然無此能量,所以整個事件的結局還是要看中央的決定。 中央的計劃雖未公佈,但卻是有跡可尋。本周有兩件大事值得注意,第一是以中共中央及國務院的名義宣佈,支持深圳成為「先行示範區」的全球性標杆城市,這意味着香港在中央眼中的重要性已被深圳取代。第二件事是周二凌晨新華社發表了一篇題為《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原則...
1.1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28, 2020
  (2020-10-29 稻穗) 10月23日,國家領導人在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的大會上發表講話,以史喻今,在多方面清晰表達了在新的國際大變局底下,中國的底線和未來發展方向。 “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用勝利贏得和平、贏得尊重。中國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腿肚子不會抖,腰杆子不會彎,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歷史經驗反復說明,對於侵略者而言,真理只存在於大炮的射程之內,投降和妥協是沒有出路的,沒有勝利,失敗者就將失去一切。 鴉片戰爭,中國是有道理的。一個國家,當然有權力禁止毒品,保護自己的利益。但是,這個道理在英國的大炮打擊下,卻無法成立。1840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等為藉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鴉片戰爭開始。結果,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31年918事變,日本侵略中國,強佔東三省,中國是有道理的。日本人怎麼可以用一個‘中國軍隊炸毀瀋陽柳條湖...
1.1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2月 7, 2021
  (2021/02/05 原載於晴報) 世界政經格局已經出現本質性的變化,中國在進,美國在退,表面上美國在世界各地似仍採取不少攻勢,但其心態已是防守性的,只是用的手段是以攻為守,以圖可防守得更久。若無此心態,為何美國政壇的一些政客,老是把中國看成是美國生存的威脅? 中美實力本來強弱懸殊,20年前的2001年,美國GDP(以市場滙率計算)是中國的7.9倍,美國有些極右政客看不起中國,當時曾建議以軍事及經濟手段逼中國屈服。但中國倒是國運昌隆,幾件歷史性事件幫了中國的大忙。2001年的911事件,使到美國急於反恐,中國立刻也加入反恐行列,這便替中國化解了7年來自美國的壓力。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自身難保,還要乞求中國繼續買美國債券使其經濟勉強撑得住,這又替中國買來了7、8年的發展空間。2016年,美國的民粹主義造就了特朗普,此人政策錯亂,長遠對中國有利,我3年前在《信報》有文為證,題目是〈貿易戰是特朗普送給中國的禮物〉,內地網民亦以「川建國」或「建國同志」稱呼特朗普,以感其對中國貢獻之情。提到此事,並非想誇耀自己有先見之明,「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知道明顯的...
1.1k+ 閱讀 10 讚好
經由: 在 1月 27, 2021
(2020/12/11 原載於晴報) 在去年的黑暴及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我倒是發現一種過去沒有注意到的缺點,便是不少港人心思不怎麼縝密,在作重要決定或判斷前,不懂得從頭到尾排查自己有無錯誤,所做之事有無漏洞。欠缺了認真態度及習慣,是成不了大事的。香港人所用的形容詞「符碌」正是這些人的寫照。 舉兩個例子。一名前議員犯了法後棄保潛逃,舉家逃亡至丹麥,卻忘記了把銀行戶口資金都調走,戶口被凍結還敢要銀行解釋。我不會同情其作為,但卻驚訝他做事如此粗疏。棄保潛逃本身已是一罪,勾結外國勢力、偽造行程欺騙法庭,是新犯的罪,這甚至可能觸犯《香港國安法》,以前所謂「眾籌」得來的資金下落存疑,哪個負責任的執法機構會容許這些逃亡者大搖大擺地將資金調來調去?美國說「制裁」某些內地與香港官員,這些「制裁」本身十分無理,但受到影響的官員及其直屬親人在美國的資產一樣也被凍結,可見凍結是國際標準,沒有甚麼值得奇怪。 機場防疫措施粗疏 這位前議員應該沒有學過博弈論,此學問的核心是你自己出甚麼招前必先要思慮對手會怎麼還招,若是高手,尚要考慮到以後的7、8步怎樣走。要求這位前議員懂得7、8步顯然是陳義...
1.1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1月 27, 2021
  (2020/12/04 原載於晴報) 特朗普在選舉的法律訴訟中屢屢敗退,傳說他正在用他的總統特權為他的家人搞特赦,看來他大勢已去,美國快將進入後特朗普時代。世界的政經格局受中美關係影響至大,未來的幾年我們會面對着甚麼樣的一個新局面? 在對華政策上,特朗普最鮮明的標誌便是發動了一場十分無謂的貿易戰。在總統競選時,賀錦麗已向彭斯直斥,美國的貿易戰已失敗了。最近讀到IMF的前第一副總裁、國際貿易權威學者顧路格(Anne Krueger)的文章,她更坦言美國對華的貿易戰已全面徹底地失敗,用特朗普自己預設的指標,沒有一項是達標的,例如美國對中國的出口,比原先的目標還欠47%,飛機出口更遠低於從前,達標程度只得18%。 貿戰無損華制度自信 其實在貿易戰的初期,主流經濟學家一早便知特朗普的貿易戰根本不是減少美國貿赤的工具,但當時也有人抱着僥倖心態,以為貿易戰可成為一種逼中國就範的工具,使她改變自己的行為及發展模式。但事實證明,此等主觀願望仍是基於對中國國情的不了解,到今天,我們哪有看到中國在制度問題或核心利益上對美國有甚麼屈服?有的只是中國耍了些太極,到最後,中國仍...
1.1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5月 13, 2020
(2020-5-14 稻穗) 從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的新增新冠感染人數來看,疫情在美國尚未受控,每天的新增感染病例大致在2-3萬之間震盪,雖然比最嚴重時期每天超過3萬例新增感染略微下降,但也僅限於此,只能說目前的疫情發展似乎進入了一個緩慢下降的平臺期,雖未見再度惡化,但離開完全可控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更不幸的是,疫情似乎還在向縱深發展,最新的消息是特朗普總統的一名貼身保鏢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副總統彭斯的新聞秘書也確認感染,負責保護特朗普的特勤局據報有最少34人確診感染。 除了疫情尚未受控,美國最近公佈的經濟資料也相當暗淡,據勞工部發佈的非農就業報告,美國4月非農暴減2050萬人,4月失業率跳升10個百分點至14.70%,為1940年代以來最高水準;但低於預期的減少2200萬人,失業率也略低於預期的16%。不過,很多專家估計美國失業率尚未見頂,未來失業率很可能超過20%,而第二季度的經濟可能會收縮30-40%。 面對經濟急劇收縮的困境,如果遲遲無法令經濟恢復運轉的話,高企的失業率將導致大量的美國家庭生活困難,政府的救助又無法完全彌補失業造成的損失,時間一旦拖長,...
1.1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2, 2020
  (2020-12-3 稻穗)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針對新冠疫情,首次提出本港或會再次推行大規模的社區檢測,務求達至「清零」目標,期望可早日符合恢復兩地人員往來。消息一出,社會普遍感覺振奮。對比內地和澳門已經基本控制了疫情的事實,香港疫情不斷反復、對社會和經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的現狀,實在不能令人滿意。隨著政府的第二期保就業計畫到期,受疫情打擊的重災區,如旅遊、零售、餐飲等,如果繼續現在基本沒有遊客的樣子,恐怕大量倒閉就難以避免。 要想這些受打擊嚴重的企業可以勉強維持不倒閉,政府或者要繼續給予一定資助,或者就要想辦法控制疫情,令香港和內地可以儘快通關,解決沒有遊客、沒有生意的難題。 施政報告提出的「清零」目標,原本帶給社會一些可以早日與內地通關的希望,不過林鄭特首在之後的記者會上卻又給這個希望澆了一瓢冷水,她表示,推行全民強制檢測不能保證達到2019冠狀病毒病個案「清零」的目標,那只是口號式的建議,實際推行會出現問題。 看起來林鄭特首口裡的大規模社區檢測,主要是指有需要時會在爆發地點進行大規模強制檢測,而不是對全部香港居民進行強制檢測。按她的解釋,上次進行普及...
1.1k+ 閱讀 1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