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欄排行榜

經由: 在 2月 4, 2023
美失業率創53年低    港股、美股勢調整   美國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是用來量度上一個月受聘人數(不含農業)的變化,因為創造新工作機會是衡量消費者支出的重要指標,而消費者支出亦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元素。   上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51.7萬,遠超市場預期的 18.5 萬人,創2022年7月以來的新高,並高於 2022年40.1萬的月均增幅,隨著更多人進入勞動力市場,1 月失業率從 12月的3.5%降至3.4%,低於市場預期的3.6%,創53年新低;勞動力參與率飆升至62.4%,總就業率佔人口比例的60.2%,然而該數據仍低於Covid 19疫情前的水準(分別為:63.3%;61.1%)。   本月的非農就業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強,儘管1月份薪資增長進一步降溫,平均時薪增長0.3%,低於12月的0.4%,年增幅也從12月的4.8%降至1月的4.4%,為 2021 年 8 月以來的最小增幅,但 2022 年平均時薪的增長速度被上調,表明薪資增長的降溫速度僅比此前預期的溫和。   就業市場走強對控制通膨來說...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2月 1, 2023
(2023-2-1 香港商報) 2023年的農曆新年還沒過完,一些引入矚目的新聞已經為2023年的世界形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俄烏戰場上,看來衝突加劇的可能性在上升。在西方多次協調的努力下,近日,美國和德國都已經同意向烏軍提供先進坦克。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德國將進一步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作為第一步,德國將從聯邦國防軍庫存中提供一個連的「豹2 A6」主戰坦克,共計14輛。其他歐洲國家也將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一改此前數月堅持的論點,即「烏軍很難滿足美制M1主戰坦克的操作和維護要求」,轉而宣布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31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看起來,經過前段時間因為歐洲受俄烏衝突拖累過大而導致的西方內部齟齬已經初步得到解決,西方再次打定主意要支持烏克蘭將戰爭打下去,用先進的主戰坦克武裝烏軍已經有點突破了防禦性武器的界限,下一步會否升級到先進的飛機、長程導彈等進攻性武器並不確定,從武器逐步升級的趨勢看,今年俄烏局勢緩和的可能性在下降,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在上升,需要高度警惕俄烏衝突...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月 26, 2023
港股今年見25000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月 18, 2023
    隨近期美國通脹數據回落,市場普遍預期今年年中美聯儲有機會結束加息周期轉而減息以支持疲弱的經濟,12月的通脹數據公布後,由於CPI按年上升6.5%,為自2022年年中達到峰值以來連續第六個月放緩(前值7.1%),符合市場預期,美匯指數大跌,日圓大升,黃金大升,美股轉強。 美國通脹有望上半年見頂,從近月公布的通脹數據變化看,可能性較高,加息令經濟承受壓力,不少大企業紛紛裁員,不過總體就業市場表現仍然良好,說明即使通脹見頂,回落速度也未必很快。 美聯儲政策空間將受很大限制 市場預期美國可能在二季度陷入溫和衰退,也有些專家認為美國可能可以避過衰退實現軟著陸,不過不論是否衰退,美國經濟走弱基本可以肯定。於是,在通脹見頂,經濟放緩的的條件下,放鬆銀根刺激經濟似乎具備了相當的邏輯合理性。事實上,近日對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的炒作,依據的正是這個邏輯。 不過,在目前美國面臨的多重限制下,這個邏輯沒有考慮美國自身的資金平衡壓力,因此可能不夠完整,也就未必可以正確預判未來美國貨幣政策的可能動向。 與過去不同,當前的美國其實吸引全球資金的能力有明顯下降。過去...
996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月 11, 2023
(2023-1-11 香港商報) 進入2023年,港股大幅上漲,為2023年的表現開了個好頭。 去年內地20大開過之後,確立了新的領導班子,表現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強烈願望。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每年級別最高的有關來年經濟工作的重要會議,基本確立了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基調。 其中最令市場興奮的內容,是明確了「發展」是政府今年工作的中心,這個明確表述針對性地澄清了前段時間金融市場以及社會各方面對於中國政府發展方針的一些錯誤認識,例如「共同富裕」就是劫富濟貧,政府要打壓民企,政府要重搞計劃經濟等,這些錯誤認識極大地混亂了投資者思想,令投資者不敢投資,對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疑慮重重。 明確了「發展是党執政興國第一要務」,也就明確了政府需要動員各種力量促進經濟發展,也就是說,對於促進發展有益的各種力量,政府不光不會打壓,反而會大力予以支持。民營企業作為一個貢獻了50%以上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的巨大板塊,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一定會在「發展」的旗幟下予以大力...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月 5, 2023
(2023-01-04 香港商報)  香港2022年的經濟增長較為疲弱,從年初財政司預測的2%至3.5%,跌倒去年11月預測的收縮3.2%,下跌幅度相當驚人。  反觀與中國香港經濟聯繫較為緊密的內地與美國經濟表現,中國2022年預計經濟增長3%左右,雖也低於年初確定的約5.5%的增長目標,但跌幅不算太大;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10月的預測,美國2022年的經濟增長為1.6%,同樣低於年初預測,但二者均好於中國香港。展望2023年,市場主流傾向認為中國經濟將有較強勁增長,普遍預測經濟增速接近或高於5%;美國的經濟增長則較為疲弱,市場普遍預測經濟增速約在衰退和1%增長之間。  將2022年中國香港的經濟表現與中國和美國的經濟表現放在一起對比,可以看到香港是其中表現最差的,這個遠低於預期的實際經濟表現凸顯了香港現在面臨的結構性弱點。  面臨新形勢下定位問題  市場很多評論香港經濟表現未如預期的意見認為,2022年香港經濟主要是受未能與內地通關影響,只要恢復與內地通關,香港經濟就可以快速恢復。這個意見當然有一定道理,不過未能與內地通關的背後,成因其實...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28, 2022
(2022-12-28 商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吹響了以發展為中心,推動經濟快速恢復的號角,金融市場目前對2023年的內地經濟表現普遍較為樂觀,但是,內地經濟的快速恢復需要房地產市場的改善為基礎,不解決房地產持續低迷的問題,內地經濟快速恢復的道路恐怕會遇到阻礙。 到目前為止,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支持房地產業的政策已經相當多,中央層面有降息、大力協助內房企業融資的各項政策,地方層面則有從放鬆購房限制、降低買房首付比例、甚至直接資助買房等五花八門的政策,不過如果看最近的房地產銷售資料,這些政策的效果都不明顯,據統計,11月內地房地產銷售金額同比下降25.5%,如果單看前100大開發商的銷售額,情況更加惡劣,同比大跌42.6%,完全未見銷售好轉的跡象。 房地產對刺激政策反應不大,一定程度上佐證了內地房地產行業可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與過去完全不同市場環境的客觀現實。 行業步入新發展階段 簡單來說,現在內地房地產行業有三個較重要的影響因素已經與過去不同: 首先是人口,據統計,內地的人口增長已經到達拐點,2021年人口淨增長僅48萬人,預計今年(20...
599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21, 2022
  (2022-12-21 香港商報) 上周末(12月15、16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涵蓋了經濟的方方面面,其中一些內容對投資者把握明年的經濟發展重點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認真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對於在投資市場少走彎路、正確把握中國經濟大勢很有幫助。 「發展」是明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字,會議指出,「堅持發展是党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第一要務」的含義,就是「發展」在全國各項工作中的重要性排序排在第一位,任何其他工作都要服從「發展」這個中心,為「發展」讓路。過去一些人關於「發展」讓位於其他工作,民營企業的發展受限制等的看法,明顯是與會議精神相悖的,也是錯誤的。 不過,「發展必須是高品質發展」,而不是粗放式、缺乏品質的發展。「高品質發展」的含義,從經濟結構看,肯定不是所有經濟部門的平均發展,而是有前景、技術先進、符合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經濟部門的快速發展,和其他部門的正常發展相結合,通過高品質經濟部門的快速發展來推動整體經濟發展的品質提高。 哪些部門屬於「高品質發展」的範疇呢?在消費領域會議提到了三項:「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在現代產業領域會議提到了五...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14, 2022
(2022-12-14 香港商報) 一般而言,不論是基本面還是技術面的研究者,其理論對於今年港股的巨幅波動,恐怕都難有一個合乎邏輯的解釋。不過,如果我們在技術和經濟之外,引入多一個政治視角,今年的股市變動就大致有脈絡可尋的。 港股今年的大幅下跌主要有兩波,一波是2、3月間從大約25000點跌到接近18000點,跌幅近7000點,背景是香港和內地疫情擴散、美聯儲加息、俄烏戰爭、中概股退市風險增加、外資認為內地經濟恢復動力不足等因素。 這些影響因素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與美國有關,另一類與中國有關。美聯儲加息、美國用審計理由威脅部分中概股從美國退市當然與美國直接相關,但由於美國在全球金融的領導性地位,以及美國在對資訊的解讀或者說輿論引導上對國際資金的廣泛影響力,其他因素也相當程度與美國間接相關;而與中國直接相關的因素主要有防控措施,刺激經濟政策,以及經濟實際表現等。 中美博奕左右港股 由於中美博弈近年加劇,美國加強了在各方面圍堵、打壓中國。表現在金融上,就是限制中國企業在美融資,唱衰中國經濟,誘導資金離開內地與香港股市等。具體到今年港股,美國主要採取了兩手...
1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7, 2022
(2022-12-7 商報) 最近兩個月(10、1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濟指數PMI還在加速下跌,說明經濟面臨的壓力有增大跡象。 經濟增長在政策刺激下表現未如理想,影響因素很多,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較為嚴厲的疫情防控措施,特別是不時發生的城市靜態管理,對經濟構成了阻礙效果,令經濟的運行經常處於一種不順暢、磕磕絆絆的狀態,制約了復蘇經濟的努力。 另一方面,經過三年的艱苦抗疫,內地普通民眾對於嚴厲的抗疫措施,普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抗疫疲勞,對繼續進行嚴厲封控的忍耐力降低。還有部分中小企業和基層民眾,由於業務暫停和手停口停的原因,遇到了一定的經濟和生活困難。 從經濟和民眾生活的角度,逐步放鬆防控措施,讓經濟恢復活力,讓中小企業和民眾看見希望勢在必行。同時,伴隨著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種,就目前世界各國放鬆防疫後得到的資料看,病毒的傳染性似有加強,但病毒的毒性明顯減弱,對人體的危害和殺傷力下降,一定程度具備了放鬆防控的條件。 中國是一個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國家,雖然客觀環境變化使得放鬆防控措施具備了一定可行性,不過如何拿捏放鬆防控與疫情反彈之間的度,...
530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30, 2022
  (2022-11-30 香港商報) 近日內地當局刺激經濟的力度和節奏都明顯加強,去年以來困擾股市的科網平台整頓問題,已經基本過去,一些大國企紛紛與各大科網平台建立業務合作,充分說明政府對科網平台發展的支持,國家網信辦也表示鼓勵和支援科網平台健康規範持續發展;在政府出台多項協助內房融資政策後,部分內房企業的資金困難也有所緩解,近期內房股債都普遍出現大幅反彈的好現象;疫情防控方面也有進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令人看到逐漸放寬防控措施的希望。 不過,近期的經濟數據仍然較為低迷。例如內地11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48,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遜於市場預期的49。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1、48.1和45.6,比上月下降1、0.8和2.6個百分點,均低於臨界點。從分類指數看,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均低於臨界點。生產指數降至47.8,比上月下降1.8個百分點,反映製造業生產活動繼續放緩。 部分民營企業主也對經濟前...
596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23, 2022
(2022-11-23 商報) 想讓美國講道理,靠自己有道理是不行的,僅有實力恐怕也未必足夠。要想讓美國講道理,要靠「逼」,美國不願意講道理,我們要「逼」它講。 這個「逼」就是與美國博弈的精髓。 從美國發起貿易戰至今,美國在貿易、台海、金融、科技、人權等領域全面向中國進攻,所持的理據基本都是謊言或者只考慮美國利益,目的也與公平正義或者其他的道德標準無關,而是要遏制中國發展,保護美國的全球霸權。 要論讓美國講道理的條件,中國已經比當年好得太多,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工業產值大約是美國的兩倍。不過條件更好了,並不必然代表美國就會更講道理。起碼,到現在為止,美國和中國相處中講道理的時候仍然不多。 沽美債可能帶給美國壓力 因而,即使實力更強了,如果不「逼」美國,美國恐怕也不會自動回到講道理的路上。11月16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發布的9月財政部國際資本(TIC)報告顯示,中國9月減持美國國債382億美元,持有規模減至9336億美元,持有量降至2010年5月後的最低水準。 11月14日,國家領導人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巴厘島(Bali)進行...
593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16, 2022
  港股自10月31日創出近13年半新低後,近兩周持續大幅反彈,成交量也急速放大,氣勢較強,基本扭轉了之前的弱勢。我們認為,港股走勢可能已經見底,目前處於反轉的初期,投資者可以密切留意,尋機跟進。 港股走勢可能反轉,有利因素有以下幾項: 外圍方面,美國最新公布的10月通脹數據好於預期,CPI同比上漲7.7%,低於市場預期的8%;環比上漲0.4%,低於市場預期的0.6%;核心CPI(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增長6.3%,同樣低於市場預期的6.5%。 通脹的各種比較都好於預期,預示美國通脹可能見頂,美國後續加息步伐可能放緩,數據公布後美股和外圍股市大漲,市場情緒較為正面。 如果美國通脹見頂、加息放緩,資金離開新興市場流向美國的趨勢也將放緩,部分之前流入美國的資金可能離開美國尋求更高回報,新興市場面對的壓力下降,對港股有利。近日美元指數大跌,可能反映部分資金正離開美元。 內地方面: 投資者普遍關注的的防疫政策邊際放鬆,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入境中國人士的檢疫隔離期將由「7+3」縮短至「5...
611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13, 2022
由於通脹嚴峻,由3月開始,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每次議息會議後都調高利率,一年只有8次的議息會議,相信今年會加息7次,而本週利率決議後,如預期再度加息3/4厘,令到聯邦利率升至3.75厘至4厘,升至2007年底以來最高水準。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聲明表示,持續加息是適當的,可令到利率水平達到足夠的限制性,並指出政策全面效果需要時間反映,特別是對通脹方面。另外,承認金融狀況已經明顯收緊,樓市活動減弱。   鮑威爾表示,在某時候放慢加息速度是合適的,而「最快可能是下次或再下次議息會議」作出有關商討,不過他表示仍會繼續加息,加息週期的「最終利率」將高於之前預計的水準。   實際上,近日美國公佈的樓市數據都偏軟,9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按月跌10.2%,前值為負2%,連續4個月錄得負值,創2020年4月以來新低。另外,美國按揭銀行家協會公佈,美國按揭貸款申請宗數按周再跌0.5%,購買申請指數是2014年以來最低水準,雖然30年定息按揭貸款利率(647,200 美元或以下)從20年高位回落,由7.16厘稍為下降至7.06厘,惟仍企7厘以上。高利率成為買家卻步的...
630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9, 2022
  2021年2月,美國「湯姆‧科頓參議員辦公室」公布了《擊敗中國——有目標的脫和經濟持久戰》研究報告,這個報告比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美國的想法,就是要通過「有目標脫」戰略,旨在恢復美國國內產能、維持戰略性領域的對華科技優勢、維持美元主導地位及遲滯中國經濟增長。 美國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打壓 按這個「脫」總策略,與中國金融脫、阻止中國企業獲得金融資源、打壓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是美國「脫」總戰略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勢在必行。 雖然過去香港作為中西之間的橋樑推動了香港發展,但現在大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不應該還對美國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以為美國會出於經濟利益的考量,放軟打壓中國的手腳。事實上,美國限制美國和盟友的半導體企業的中國業務,本身對美國公司的業務發展有重大不利影響,但美國寧願犧牲商業利益也要收緊相關限制;再如號稱價值投資者者的股神巴菲特,在比亞迪業務大幅增長、前景相當正面的時候選擇沽售比亞迪股份,究竟是出於政治還是商業考慮?長期投資中國的著名投資機構老虎環球基金,據報將停止投資中國股票,無視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發展前景,背後又有沒有美國政府的影...
620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2, 2022
(2022-11-2 香港商報) 最近美國經濟有放緩跡象,市場預期美國可能放慢加息步伐,美股持續大幅反彈,不過港股在美股的反彈中不斷大跌,較為不正常。原因既有長期也有短期,既有外因也有內因。 長期的結構性原因方面: 據統計,1997年底香港股市市值約3.2萬億元,彼時香港GDP約為1.37萬億元,股市市值與本地GDP之比約為230%;同年美國股市市值與GDP之比約為106%,差距還不算太大。而至2021年底,港股市值超過40萬億元,香港GDP僅約2.87萬億元,港股市值與GDP之比約為1400%;同年美股市值與GDP之比約為203%,香港大約是美國的7倍,差距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一個地方的GDP,代表本地的財力,股市市值則代表股市對財力的需求。顯然,香港的GDP對於港股的市值而言,實在太小了,是典型的小馬拉大車,拉不動幾乎是必然的。 既然香港本地的財力不足以支撐港股,那麼引入外資,讓外資在港股市場唱主角,就幾乎是邏輯上的必然,因而,外資在港股市場唱主角、呼風喚雨,不是沒理由的,而是有深刻的結構性原因。 外資呼風喚雨有其原因(小題) 近年來,內地...
653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26, 2022
  大致而言,美元的金融循環是這樣運轉的:美國透過貿易逆差、對外投資等輸出美元。流出的美元部分形成歐洲和亞洲美元等資金交易市場,這些資金可以不受美聯儲的監管,有較強的靈活性,是幫助美元成為全球貨幣的有力工具;部分通過購買美債回流美國,協助美國實現較低成本融資,平衡美國的預算。美國可以透過對外投資獲得高收益,再通過美債回流資金獲得低成本融資,變現美國的金融霸權。美聯儲則可以利用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通過貨幣政策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狀況,為美國對外投資創造有利的金融環境。 在這個金融循環裏,美國需要向全世界提供美元,逐步走向金融帝國,而在走向金融帝國的過程中,周期長、不確定性高、成本高的製造業成為代價,逐步流失,造成美國產業的空心化,進一步加大了美國的資金逆差,導致了美國的融資需求越來越高。 根據統計數據庫的數據,1970年時,美國的國債僅佔GDP的37.6%,而到2022年6月,這個比例大約是126.7%,也就是說,美國的國債與GDP之比在50多年的時間增長了約90%。 欠債總是要還的,欠債越多債務爆破的風險就越高,這是基本的財務規律。即使強如美國,也無法擺脫這...
642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19, 2022
(2022-10-19 香港商報) 沒有內房脫困,就沒有經濟的健康運行。由於房地產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約佔全國GDP的25%,對內地經濟有重大影響,房地產的低迷和萎縮,是拉低今年內地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且,房地產市場疲軟會傷害民眾的消費信心,資金鏈斷裂會引發更多的三角債,這些都進一步加深了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所以,不解決房地產的困難,經濟就很難有健康恢復。 按《中國房地產報》提供的數據,幾大頭部內房民企在2021年末持有的土地儲備量當中,碧桂園(2007)有12.5億平米;融創(1918)1.7億平米;恒大(3333)0.96億平米;龍湖(960)0.74億平米。此外,世茂(813)2021年中報披露截至2021年6月底的土地儲備為0.73億平米(權益前)。 參照今年前三季度的同比銷售面積下降率作為新常態後的一般銷售情況,未來新常態下的銷售面積,可能比過去擴張期的銷售平均低近40%。對於在舊模式下建立的龐大土地儲備的企業來說,缺少近40%的銷售現金回籠,資金鏈的斷裂幾乎必然發生。 然而,如何解決房地產行業面臨的困難呢?內地當局已經相當重視了,不斷出台各種各樣...
595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12, 2022
(2022-10-13) 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10月3日,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首次超過31萬億元(美元,下同),大大超過美國去年全年約23萬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進一步逼近31.4萬億元的債務上限。對比去年底的約29.6萬億元債務,增加超過1.4萬億元,在今年美聯儲加息縮表的情況下,美國承擔的利息成本將快速上升,美國聯邦債務增加的速度可能加快。 根據美國財政部9月的月度報告,財政部發行的債券中最大頭的是一年內到期的T NOTES,規模約13.7萬億元;2至10年到期的T BILLS,規模約3.6萬億元;10至30年到期的T BONDS,規模約3.9萬億元。美國加息的結果,理論上對1年內到期的T NOTES影響最大。 美國有較大可能陷入滯脹 假設按最簡單的平均分布,13.7萬億元1年內到期T NOTES(短期票據),平均每月需要發行約1.14萬億元的新短期票據來替換,根據10月7日的美債收益率,1個月到期為2.9673%;3個月到期為3.3776%;6個月到期為4.0895%;1年到期為4.1811%;平均收益率(算術平均)為3.6539%,而一年前,這個平均...
634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5, 2022
  在政府支持經濟的努力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維護市場信心,政府總結經濟面臨的三重壓力中,其中一重就是“預期轉弱”;另一重“需求收縮”一定程度也與“預期轉弱”有關,因為對前景的預期差了,所以要積穀防饑,壓低消費準備迎接困難的日子,於是需求收縮。 有人說信心比黃金更寶貴,這話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經濟運行的本質。事實上,市場經濟主體的所有決策都和信心有關,有信心,就敢投資敢消費;沒信心,就算有錢也不敢隨便用,因為擔心用了之後掙不回來,擔心風險降臨時沒有資金可以周轉。 但是信心又不可能憑空產生,信心的基礎來源於現實和對未來的判斷和預測,預判未來經濟將長期低迷的人是不可能有投資和消費信心的,他們只會減低消費、收縮戰線、儘快還債以保障自身在困難來臨時可以活得下去。 所以從邏輯鏈條上看,解決信心問題先要建立對未來的良好預期,而建立對未來的良好預期又需要現實中的良好表現。 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他轟走了 正面的宣傳一定程度可以引導和塑造預期,但是宣傳的作用有其極限,而且過度的宣傳很可能會帶來反效果,因為宣傳過了頭,現實跟不上,就會導致群眾對宣傳產生懷疑,甚至產生...
772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2, 2022
傳統股災月      恆指、道指何去何從 ?   2022年不經不覺已經踏入第4季,今年以來壞消息頻頻,令美國道指從1月份接近37000高位大幅下跌,直至9月底,以跌穿29000結束第3季,跌超22%;而納指在去年11月已於16800見頂,但真正起步下跌也是從今年1月份16600附近開始,上週五以跌穿11000來結束9月份。   港股方面,在缺乏利好消息,只有利淡因素充斥市面的情況下,恆指由2021年2月高位31183以射擊之星表示由升勢轉跌勢後,至今已下跌20個月。   明顯地,跌勢未止。   那麼,10月份真的會出現股災嗎?   先看港股,從1989年起,恆指進入上升趨勢,當時起步在2000點附近,這條上升趨勢線一直延伸,至2003年受金融風暴、科網爆破、沙士等等一連串衝擊香港經濟的情況下,恆指也能在當時的上升趨勢線支持位8300點企穩。   2008年金融海嘯,由美國引發的金融災難,使恆指大跌,但恆指依然守住當時的趨勢線支持位10600,其後拾級而上,直至現在。   過去兩年多,Covid-19、...
682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9月 28, 2022
  上週三(9月21日),美聯儲再次加息75個基點,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3%-3.25%範圍,並表示未來將繼續大幅加息,美聯儲多數官員預計,年內還將加息125個基點;市場預計,下次美聯儲議息會議(11月)可能繼續加息75個基點。最新的美聯儲委員利率預測點陣圖顯示,到2022年底,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值為4.4%,意味著11月美聯儲非常可能再度加息75個基點。點陣圖還顯示2023年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值為4.6%,這也將有可能是此輪利率上行週期的頂點。 很明顯,本次美聯儲的大幅加息以及美聯儲委員對今年內剩餘兩次議息會議繼續大幅加息的預測,較之前的市場預期更為激進,對金融市場形成了相當壓力。美股道指上週三至週五,連跌三天,跌幅超過1000點,港股也在上週四跳空低開,至上週五收市跌穿了18000點的重要關口,恒指創出了近11年新低。 美元指數則在公佈加息幅度後突破了前期110點左右的頂部阻力,出現急升,上週末一舉突破到113點左右,離案人民幣也出現急跌,上週末最多跌近1美元兌7.15人民幣水準。 從金融市場的變動看,美聯儲的鷹派加息,對市場的衝擊不小。不過根據...
817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9月 27, 2022
  (2022-9-27 稻穗)   2022年9月14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以17票對五票的壓倒多數通過了《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這個法案對1979年通過的《台灣關係法》進行了重大原則性改變,危及了中美關係的根本。   眾所周知,中美外交關係的基礎是三個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這三個公報的核心內容大致可以歸結為兩點:   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美國承認或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美國將保留與台灣的非官方往來; 逐步減少對台軍售,經過一段時間最終解決。   雖然過去很多年美國一直未能很好地履行公報承諾,譬如不時用各種理由讓諸如國會議員、議長、高級官員等竄訪台灣,也從來沒有減少、反而不斷找理由升級對台軍售。但大體上,美國的小動作還會遮掩一下、找找理由,表面上也還承認三項公報。   不過,這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剛剛通過的新法案《台灣政策法》,卻差不多走到了公開否定三個公報的地步,正把中美關係引向絕路。...
620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9月 14, 2022
(2022-09-14 香港商報)  今年以來,港股的走勢頗為煎熬。春節後隨着香港第五波疫情加劇和在美上市中概股可能退市的壓力升溫,港股持續大跌近7000點,之後在3月國家金融委穩定市場會議後出現反彈。  不過美國加息、中美博弈加劇,以及中國刺激經濟效果未如理想等不明朗因素持續困擾港股,令港股走勢始終未能有根本性好轉,就目前情況看,主導港股後市的仍主要是以上三方面的因素,後市能否走強的關鍵可能取決於內地經濟能否走出較強復蘇。  對港股而言,單純的美國加息並不可怕。一般來說,美國加息對新興市場(包括港股)的最大威脅是吸引國際資金離開新興市場流向美國,由於資金的大規模急速流走,有可能造成脆弱國家美元短缺甚至金融危機,並擴散到其他新興市場而引發連鎖危機。不過,對港股來說,情況卻未必一定如此。  港股在風險回報上做到更吸引  資本總是在權衡風險回報,這是經濟規律,沒有資金可以例外。熱錢之所以離開新興市場流向美國,無非是因為:一、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在動蕩中持有美元較為安全;二、美國加息提升了持有美元的回報。所以,邏輯上如果港股可以在風險回報上做到較持有美元資產更加吸...
719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9月 8, 2022
  立秋過後,冬天還會遠嗎 ?   在香港生活可能沒什感覺,全球天氣暖化底下,香港好像沒有了冬天,然而,在歐洲生活的人民卻有苦自己知。   俄烏衝突已超過半年,踏入冬季,歐洲依靠俄羅斯提供天然氣取暖,若沒有了俄羅斯的天然氣,他們就要從美國購買昂貴的資源,令原本已經存在高通脹、經濟差的歐洲各國雪上加霜。   德國是歐洲的火車頭,然而,近期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頗令人擔心。   數據顯示,德國8月綜合PMI產出初值由7月錄得年內首度收縮48.1,續降至47.6,創26個月低,也反映私企活動連續兩個月收縮,但優於市場預期47.4。期內,私企新業務連續3個月收縮,但8月降速有所放緩;出口銷售疲軟,尤其是商品生產商海外新業務降速為逾兩年最大。8月私企就業增加步伐去年3月來最弱。   標準普爾指出,德國企業活動創下了26個月低位,法國創下了18個月低位。兩國新訂單均大幅下降,同時德國庫存大幅增加,因價格飆升和消費者支付能力不明朗,而產出也有所下降。   尤其突出的是德國經濟的基調改變。由於在天然氣等能源方面嚴重依賴俄羅斯...
633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9月 7, 2022
(2022-09-07 香港商報)  近日有兩則新聞,看似不相干,不過聯繫起來看,卻有值得深思之處。  一則是中國證監會新聞,9月2日,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在「2022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下一步,中證監將會同香港和有關部門推出三項擴大兩地資本市場務實合作的新舉措。包括擴大「滬深港通」股票標的,推動將符合條件的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和更多滬深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標的範圍;支援香港推出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研究支持香港推出國債期貨等。  另一則是美國新聞,據媒體報道,美國貿易代表署9月2日表示,應產業代表要求,將持續實施對中國內地商品加徵的關稅;另外,美國總統拜登擬簽署行政命令,以限制美國企業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投資。報道稱,拜登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簽署該行政命令,或要求美國企業披露對中國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計算、稀土和電動汽車等的任何投資;並會設立機制,讓美國政府能夠直接禁止相關投資。  儘管取消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關稅有助於減輕美國的高通脹,但最後美國政府的決定說明,當前的美國是政治正確壓倒一切,美國政府內部經過反復博弈得到的結論是:繼續與中國對抗仍是第一優先。 ...
634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8月 24, 2022
  (2022-8-24 香港商報)     最近一段時間,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都不夠明朗,數據有好有壞,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從國家統計局最近發布的資料看,內地經濟繼續處在恢復位置,不過復蘇的速度有所減慢。工業方面,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但增速較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亮點是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8.4%、5.9%,快於工業平均增速,說明經濟結構處於改善之中。  服務業方面,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0.6%,也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亮點是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長10.3%,說明高技術服務業的增長較快。7月的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8%,仍處於擴張區間。  零售方面,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7%,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增速不夠理想,說明社會需求較為疲軟。分類來看,對零售總額造成較大拖累的主要是餐飲,不光沒有增長反而下降1.5%,可能部分與疫情反復有關。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至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7%,但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4%,房地產銷售面積同比下降23.1%...
644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8月 17, 2022
  「扁鵲見蔡桓公」是韓非子創作的一個著名故事,故事很短,但內涵、寓意豐富: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複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複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桓侯又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腠理”的意思是表皮層的肌膚,故事首段大意是扁鵲說桓公的表層皮膚有毛病,不過桓公不承認有病,還諷刺扁鵲治沒病的人來邀功。 過了十天,扁鵲告訴桓公毛病已經從表層皮膚進入了肌肉,不治的話還要加深,桓公不吭聲,很不高興。 再過十天,扁鵲說毛病已經深入腸胃,不治還要加深。桓公不吭氣,更不高興了。 再過十天,扁鵲看見桓公掉頭就走,桓公找人去問,扁鵲說:“毛病...
634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8月 10, 2022
  佩洛西竄訪台灣已經成為既成事實,復盤佩洛西此次對台竄訪,大致可以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 事前,就是佩洛西訪台前。佩洛西不斷放出訪台風聲,美國政府表面勸阻、實際縱容,用無法干預國會議員行動的藉口,暗中支持佩洛西的台灣之行。中國方面則是不斷提高反對的聲音,外交部、國防部、各路媒體紛紛表態,警告佩洛西竄訪台灣將危及中美關係,對台海穩定造成損害。 事中,就是佩洛西8月2日訪台到8月3日離開。這期間,解放軍東部戰區宣布從2日晚開始在台灣島周邊開展一系列聯合軍事行動,反應力度相對克制。不過中國民眾的民間反應相當強烈,一致認為佩洛西竄訪台灣,挑戰了中國底線,危害了中國安全,必須堅決反制。 事後,就是8月3日佩洛西離開台灣之後。解放軍宣布從8月4日開始至8月7日在圍繞台灣的6個區域進行軍事演訓行動,不僅有導彈飛越台灣島上空,而且有三個軍事行動區進入了台灣的12海裡範圍,相當接近台灣島。 中國反制措施不同以往 從反制的角度看,針對佩洛西的此次竄訪,除軍事行動突破了過去的程度外,中國還採取了幾項不同以往的反制措施: 大量台灣產品被中國海關禁止進口,據海...
638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8月 3, 2022
   面對高通脹,美國政府可能相對更願意選擇較長時間的溫和衰退或者滯脹。在美國滯脹階段,企業將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和市場需求下降的雙重打擊,盈利前景暗淡。所以,如果美國大概率進入滯脹,美國企業的盈利前景將受損。投資者炒作美聯儲加息立場趨向溫和,推動美股向上的走勢,在企業盈利前展望欠佳的背景下,恐難持續。  美國本輪的高通脹主要受全球供應鏈重組和俄烏衝突的負面影響,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供應受阻的問題將在未來一個較長的時間存在,令成本上漲的問題難以解決。另一方面,美國受債務過高和促進就業限制的加息,幅度有限,很難將需求壓低到供應鏈可以應付自如的狀態。  應對高通脹,美國可能有兩種選擇,一是短期的嚴重衰退,靠大幅加息製造急劇的需求收縮,令供應超過需求,壓低通脹。二是較長時間的溫和衰退或者滯脹,使經濟可以在相對較高的通脹下低速前進。由於嚴重衰退將給經濟和社會帶來極大痛苦,不符合現在尋求中期選舉有個好結果的民主黨政府的利益。  在目前這種兩難的情況下,美聯儲的政策大概只能是折中走鋼絲,在增長和通脹之間取平衡,平衡的結果很可能是,經濟減速、通脹略微放緩,即一種滯脹或溫和衰退的...
713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7月 27, 2022
  7月20日,國務院領導在向‘世界經濟論壇全球企業家視頻特別對話會’發表致辭時表示:“我們將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繼續著力幫扶市場主體紓解困難,留住經濟發展的“青山”。宏觀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適度,不會為了過高增長目標而出臺超大規模刺激措施、超發貨幣、預支未來。要堅持實事求是、盡力而為,爭取全年經濟發展達到較好水準。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還有相當大發揮效能的空間” 國務院領導的以上致辭中隱含著幾點重要資訊,可能對未來股市有較大影響。 “我們將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針對性,繼續著力幫扶市場主體紓解困難,留住經濟發展的“青山”。”這句話可能意味著,刺激經濟政策仍將主要集中在支援企業層面,出臺全國性大規模刺激民眾需求的政策的可能性較為有限。 不直接刺激民眾需求,用保企業、進而保就業、靠就業穩定進而促進消費的辦法,理論上也可以支持經濟增長。不過在實踐上,可能會遇到刺激路徑較為迂回、效果有一些不確定性的困難。從“幫扶市場主體”政策實施到現在的情況看,經濟復蘇的力度還有待加強,政策刺激經濟的效果可能還需要更長時間顯現。 “宏觀政策既精准有力又合理適度,不會為了過高增長...
635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7月 21, 2022
  (2022-7-21)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15日發佈2022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運行情況,GDP同比增長2.5%。如果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增長4.8%,二季度僅增長0.4%,明顯是二季度拖了上半年經濟增長的後腿。 二季度經濟增長受阻,上海疫情爆發需要封城,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不過,這個因素估計對下半年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會下降,主要因為政府現在的政策方向明顯較為強調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儘量減小對經濟的衝擊、不要過度防疫,而且進入夏季高溫季節,會減弱病毒的傳染力,因此,下半年疫情可能不是經濟的主要阻力。 如果細看上半年拖累經濟的主要行業,房地產無疑是其中的關鍵。作為貢獻GDP約四分之一的內地房地產業,上半年的表現頗為慘澹,在經濟保持正增長的同時,房地產開發投資達同比卻下降5.4%,給經濟增長挖了個大坑。商品房銷售則更加悲慘,銷售面積達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下降28.9%。如果按房地產行業整體下降5.4%、占GDP四分之一的資料推算,房地產業在上半年大約拉低GDP1.35%;假設上半年房地產不是處於現在這種急劇收縮的非正常狀態,例如可以像在正常情況...
637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7月 13, 2022
  (2022-7-14 稻穗) 今年的七月一日回歸紀念,有著不同於以往的特殊意義,用國家領導人的話說,代表著“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的開端。 從香港1997回歸祖國算起,距今年七一正好25年,是基本法規定‘50年不變’的一半,‘香港回歸祖國’這個重大歷史事件已經走過了青澀的少年時代,進入中年、要走向成熟了。 不過,“一國兩制”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這項制度的具體安排,沒有前人的經驗可循,在回歸之後的一段較長的時間內,很多人對於香港與內地、中央政府關係的把握並不準確,也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反中亂港分子和境外勢力試圖利用‘一國兩制’的寬鬆環境在香港製造動亂,謀取香港的‘管治權’。他們的種種瘋狂,在2019年爆發的‘黑暴動亂’中達到了最高潮,對香港社會的穩定、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營商環境等都造成了重大破壞。 隨著中央政府推出‘港區國安法’,嚴厲打擊那些嚴重損害香港福祉的反中亂港分子後,香港社會基本恢復了平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以‘港區國安法’的推出為標誌,反中亂港分子和他們的後臺老闆試圖通過製造動亂奪取香港管治權的圖謀,遭到了徹底失敗。在此之後,他們那套通過製...
648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7月 6, 2022
  (2022-07-06 稻穗)  從中美兩國的經濟數據看,兩國經濟各走各路的勢頭越來越明朗,中國經濟在覆蘇的路上前進,美國經濟則在放緩乃至衰退的方向越陷越深。美國經濟陷入滯脹帶給港股利淡,中國內地經濟復蘇帶給港股利好。誰將主導港股後市,目前尚難定論。不過,從美國加息以來港股的表現看,當前港股明顯強於過去美股走弱時期的港股表現,港股有望更多地受益於中國內地經濟的復蘇。  中國內地經濟進入復蘇早期,企業的盈利前景改善,內地資金寬鬆,對內地和香港股市又會帶來正面影響。中國內地經濟與美國經濟的不同周期,本身也會對國際資金的避險需求提供一個選擇,有可能吸引國際資金流入中國內地。另一方面,如果美國股市低迷,對港股投資者情緒有不利影響,美國加息也會影響環球資金的充裕程度,可能導致資金離開香港市場,這些因素對港股不利。  內地經濟向好基本態勢顯著  在5月反彈的基礎上,中國內地採購經理指數(PMI)6月繼續保持快速向上勢頭。數據大致表明,內地經濟目前處於復蘇的早期,一些數據恢復了正增長,另一些數據還有待恢復,經濟復蘇的基礎不夠穩固,需要在政策上繼續呵護。  6月...
625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6月 29, 2022
(2022-06-30 稻穗)  上周五(24日),美股出現大幅反彈,道指狂漲800多點,標指和納指更為強勢,收漲超過3%。明明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剛剛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聽證會上明確:為了給40年來最嚴峻的通脹降溫,官員都「預計持續加息是適當的」。同時他還承認,大幅加息可能使美國經濟陷入衰退,要想實現經濟的軟着陸「非常具有挑戰性」。  面對極可能出現的衰退前景,美國股市卻大幅反彈,市場反應的邏輯相當不合常規。有市場人士認為,在美聯儲鷹派加息的姿態下,近期原油期貨持續下跌,美國樓市的銷售也大幅放緩,加上美國密西根大學公布的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出50的歷史新低,說明經濟降溫的態勢明顯。由於美國通脹的主要推動力是油價和房屋租金,油市和樓市的放緩,預示著未來通脹壓力可能下降,通脹壓力下降就意味着美聯儲加息可以不用那麼進取,於是股市就有了反彈空間。  上游商品價格或已見頂  雖然在近期美國通脹創出新高的時候談論通脹受控有點太早,美聯儲究竟要加多少利息還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能否承受加息而不衰退也見仁見智。但是,美國大幅加息對上游商品市場構成了較大壓力,卻是比較確定的事...
632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6月 22, 2022
  (2022-6-23 稻穗) 最近,全球金融市場都被美國的超高通脹和大幅加息所拖累,美股、歐股、日股、多數新興市場股市等紛紛大跌;外匯市場也大幅波動,各國貨幣兌美元普遍大跌;最慘的是一度如日中天的加密貨幣市場,已經近乎崩潰,龍頭比特幣較高位約6.9萬美元已跌去超過70%,乙太坊較高位元近4900美元下跌近80%。現在,市場主流已經傾向認為,美國經濟將在明年陷入衰退。 回顧美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經濟走勢,在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的情況下,美國主要採取了放鬆銀根刺激經濟的辦法幫助經濟快速恢復增長,從疫情開始的2020年初到現在,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約4萬億美元膨脹到近9萬億美元,2年多時間增長幅度超過1倍;特朗普和拜登兩位總統合計推出的6輪救助經濟法案,耗資近6萬億美元。 在天量資金的幫助下,美國經濟恢復得不錯,2021年出現了強勁復蘇,不過,與2008年美國為對抗全球金融海嘯壓力而大幅增加貨幣供應、通貨膨脹保持低迷相比,本次的美聯儲大放水卻帶來了嚴重的通貨膨脹,迫使美聯儲不得不快速、強力收緊貨幣政策。 如果細看本次嚴重通貨膨脹的成因,美國大量印鈔...
605 閱讀 0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