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川:美聯儲政策失靈 中國經濟走向正確
(2023-3-22 香港商報)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至今尚未足以控制通脹,但惡果已經逐漸出現,美國連續有銀行倒閉,歐洲的老牌投行瑞信爆發危機,一定程度都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變化有關。
美國的銀行倒閉,直接觸發原因是美國急速升息後,長年期債券價格出現急劇下滑,造成持有大量長期國債的銀行帳面出現巨額虧損,嚴重惡化銀行的財務狀況。一旦財務惡化的情況為存戶察覺,存戶為自保大量提款造成銀行擠提,銀行就很難避免倒閉的命運,除非政府或其他大銀行施以援手。
現在美國政府已經出手保護倒閉銀行的存戶資金安全,減輕存戶恐慌,以免對中小銀行的擠提擴大。美國11家大型銀行於3月16日表示,將向第一共和銀行(FRC)(美國第14大銀行)注入共計300億美元的資金,以增強該行的現金狀況。但是,這些操作並沒有觸及銀行持有美國長年期國債錄得巨額帳面虧損的核心問題,未必能夠扭轉金融系統的緊張局面。
據美國財政部資料,截止今年2月底,投資者共持有短於1年的短期國庫券(Treasury Bills,T-Bills)約4.1萬億美元,2至10年期的美國國庫...
19 閱讀
0 讚好
(2023-3-15 香港商報)
政府與部分機構近期紛紛發表預測,對本港2023年經濟增長前景看法較為樂觀,認為疫情後各方面場復常,本港經濟將有強勁表現。
不過,從部分香港重要行業的表現看,情況未必有預測樂觀。據政府統計處2月27日發佈的資料,今年1月份香港整體出口貨值為2909億元,按年挫36.7%,是1953年9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不及預期;出口金額則縮至2020年2月水平,同樣表現不佳。至1月為止,香港商品進出口已經連跌9個月,且跌幅加劇,完全沒有看到通關後進出口貿易有改善的跡象。
尤為令人不安的是,1月對內地的進出口的跌幅也創下近年新低,其中出口下跌43.7%,進口下跌39.1%,雖然由於今年春節在1月,對進出口資料有一定擾動,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香港的進出口資料逐漸與內地進出口資料大幅背離的趨勢,卻值得關注。
以2021年為例,內地是香港最大進口貨物來源,佔本港總進口45.8%,也是香港最大出口市場,佔本港總出口59.5%。簡單說,與內地的貿易大約佔了香港進出口的一半多,是香港外貿的絕對主力,如果這個主力穩不住、不斷下跌,想要香港外貿維持穩定...
930 閱讀
0 讚好
聚焦內地兩會 市場看好數字經濟
內地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發展數位經濟,政策信號明確。國家資料局的建立再次證明資料資源在國家未來發展改革中的重要地位。2023年將是數字經濟政策推動實施的大年。數字經濟有望迎來持續的政策催化和基本面反轉,有望成為全年的投資主線。
建設數位中國和發展數位經濟是穩經濟的重要抓手之一,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位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準。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整體佈局規劃》給出了發展數字經濟的“頂層戰略設計”,指出建設數位中國是數位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築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
組建國家資料局,統籌推進數位中國、數位經濟、數位社會規劃和建設等。3月7日,根據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計畫組建國家資料局,負責協調推進資料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推進數位中國、數位經濟、數位社會...
930 閱讀
0 讚好
(2023-3-8 香港商報)
2023年3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反映最近經濟狀況的2月採購經理指數,其中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6%,比上月上升2.5個百分點,為2012年4月以來最高,顯示製造業復蘇相當有力;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3%,比上月上升1.9個百分點,為2020年11月以來最高。
較多反映中小企業經營狀況的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錄得51.6%,較1月上升2.4個百分點,自2022年8月來首次高於臨界點,為2022年7月以來最高;2月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5%,按月上升2.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高於50的擴張水平,並高於53.7%的長期平均值。
從趨勢上看,國家統計局和財新的2月採購經理指數變動方向都指向了經濟強力反彈,在市場主體仍對經濟前景好轉半信半疑的情況下,出乎意料的強勁數據說明經濟好轉不是只停留在想像中,而是確確實實正在成為現實,基本證明疫情防控措施放鬆,以及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產生了較好的刺激經濟效果,證實了「刺激經濟政策改善帶來經濟改善」的經濟復蘇邏輯完全可行,...
997 閱讀
0 讚好
(2023-3-1 香港商報)
從二戰結束至今,美國都是全球的主要領導者和規則制定者。
大致而言,美國領導世界主要是通過幾個工具進行。政治上主要是通過聯合國(United Nations)及其相應的一系列規則、協定,美國通過操縱聯合國通過各種決議去控制、影響其他國家和世界;金融上主要是通過佈雷頓森林會議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輔以世界銀行(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一系列組織和相應的規則、制度,基本控制了全球金融的核心。
雖然美國在1971年拋棄了佈雷頓森林會議確定的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匯率制度,拒絕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的義務,一度令美元受到打擊,但旋即通過將石油與美元掛鈎,恢復了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貿易上主要是通過佈雷頓森林會議框架下建立的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這個協定的75個簽約國與歐洲共同體(European Community)在1995年共同創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統一協調、規範全球貿易;軍事上主要是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這個美國領導的軍事...
1k+ 閱讀
0 讚好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 李慧芬)
由去年開始,多位玄學家表示由2024起始往後的20年,將會是科技、加密貨幣的世界,市場上無論是相信或不相信玄學的,都紛紛留意此版塊,加上去年在加密貨幣圈的種種消息,都成為茶餘飯後的話題。
時來風送滕王閣,香港證監會於2月20日就有關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建議展開諮詢,並計劃在今年6月1日開放居民自由買賣加密貨幣,包括比特幣、以太坊等。
此外,文件表示,計劃申領牌照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包括原有平臺的營運者,需要檢視及修改有關係統及監控措施,爲新制度作好準備。至於無意申領牌照的營運者,則應着手預備以有序方式結束其於香港的業務。證監會擬向公衆列出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監管狀況,並將繼續與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合作,以加強對香港大衆的投資者教育工作。
中國內地於2017年開始打擊加密貨幣,並於2021年禁止交易,導致幣安和Tron等一些最大的本土企業退出中國。直到最近,中國內地才放鬆了對這些數字資產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控制,允許開發一些非同質化代幣(NFT)。
...
1k+ 閱讀
0 讚好
從近兩年內地刺激經濟政策的實踐看,一些過往常用、曾經有效的辦法,目前的刺激經濟效果不算理想。實事求是地看,既然過去採用的、常規的刺激經濟政策效果未見突出,是否應該考慮大膽採用一些新的、針對性更強的政策,可以更直接地刺激需求、更快地改善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協助達成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由於中國內地的金融系統主要是國有,與西方發達國家金融系統普遍是私有的情況有本質不同,一定程度具備國家信用背書,可以承受較西方金融系統更高的負債率,不宜貿然照搬西方的財務理論,自我設限,造成金融不能配合經濟發展的後果,忘記了金融應該服務於經濟健康發展的目標。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內地經濟承受了很大壓力,中央政府將面對的壓力總結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也不斷出台經濟刺激政策試圖緩解壓力,重振經濟。
合理投資效益項目越來越少
內地過往刺激經濟的老經驗是大力投資基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這個策略運轉得相當好,既提振了經濟,又大幅改善了基礎設施。不過,在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基建後,這個路徑同樣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具備合理投資效益的項目越來越少,低效甚至無效投資逐步增加,...
1.4k+ 閱讀
0 讚好
美經濟硬著陸機會增 油價短期受壓
上星期美國公佈1月份PPI環比超預期反彈帶來的“恐慌”情緒尚未散去,經濟領先指數環比下降0.3%,已連續10個月下降,創下了自“雷曼兄弟”事件以來最長的連續下降時長。
投資者加大了對於美聯儲短期內繼續加息的押注。
2022年,美聯儲激進加息,將基準利率提高了425個基點。但在2022年12月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只加息50個基點,並在2023年首次議息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當時市場預期美聯儲激進加息階段已過。
此前出爐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增速均高於預期,其中,CPI資料中的服務通脹刷新40多年來最高,PPI資料中的環比漲幅高達0.7%、創去年6月以來最大。
美聯儲已將其短期利率目標範圍設定為4.5%-4.75%,並將在3月底的議息會議上重新評估。市場定價顯示,交易員預測美聯儲在7月下旬之前將利率提高到5.25%及以上的概率達65%。
由於經濟增長和通脹消息面走強,多間大行上調美聯儲加息預期。預計美聯儲將在3月、5月和6月分...
941 閱讀
0 讚好
(2023-2-16 香港商報)
如果從去年10月底恒生指數的最低位算起,至今年1月底,港股最多升超過8000點,指數升幅超過50%,相當強勁。不過,隨着港股的大幅反彈,政策改善帶來的刺激一定程度已被消化,一些對未來經濟前景信心不足的聲音又逐漸浮現,部分內外資金選擇觀望,港股也隨之進入震蕩調整階段。
歸納起來,對市場前景持懷疑態度的觀點大致包括以下內容。首先,對於當前內地存在的社會需求不足、房地產銷售遲遲未見復蘇的狀況,尚未見到短期可以明顯改善的跡象。其次,對於政府刺激經濟政策的力度和決心存在懷疑,對於政府平等對待國企民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能否不打折扣地實施有些信心不足。
根據剛剛公布的內地1月金融數據來看,廣義貨幣(M2)餘額273.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個和2.8個百分點。廣義貨幣的增長一般與銀行信貸有較高的關聯性,廣義信貸的大幅增長一定程度可以認為銀行的信貸較為積極,也就是說金融系統在努力增加貸款、支持經濟。不過,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7%,僅略高於廣義貨幣(M2)增速的一半,由於狹義貨幣一般與社會需求...
938 閱讀
0 讚好
(2023-2-8 香港商報)
去年以來美國的通脹升溫,經濟增長前景轉淡,而中國逐步度過疫情,經濟前景展望樂觀,這種此消彼長之勢加劇了美國的焦慮,美國拉幫結夥打壓中國的手段也越來越沒有底線。今年1月16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回應美日針對中國的聯合聲明時說:「「美國從來不在乎什麼規則或秩序,美國真正在乎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美國霸權穩不穩。」
汪文斌的言論揭示了美國全球戰略的本質,就是美國的所有行動,制裁他國、拉盟友、強調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隨意凍結主權國家財富、干涉他國內政、推動顏色革命等等,講規則也好、耍無賴也好,全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確保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有道理也好、沒道理也好,總之是無法無天、什麼都可以做。
俄烏衝突以來,由於美國及其盟友公然凍結俄羅斯存在美西方的外匯儲備,導致全球大多數國家都對美元資產的安全性產生懷疑,很多國家開始嘗試分散外匯資產集中于美元的風險,令美元資產的吸引力下降,美國國債開始出現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動搖了建立在美元霸權之上的美國金融帝國的基礎。因此,如何提高美元資產的吸引力,迫使國際資金流向美元,就成為了當...
939 閱讀
0 讚好
美失業率創53年低 港股、美股勢調整
美國每月第一個星期五公佈的非農就業數據,是用來量度上一個月受聘人數(不含農業)的變化,因為創造新工作機會是衡量消費者支出的重要指標,而消費者支出亦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元素。
上週五美國勞工部公佈1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51.7萬,遠超市場預期的 18.5 萬人,創2022年7月以來的新高,並高於 2022年40.1萬的月均增幅,隨著更多人進入勞動力市場,1 月失業率從 12月的3.5%降至3.4%,低於市場預期的3.6%,創53年新低;勞動力參與率飆升至62.4%,總就業率佔人口比例的60.2%,然而該數據仍低於Covid 19疫情前的水準(分別為:63.3%;61.1%)。
本月的非農就業數據表明勞動力市場正在走強,儘管1月份薪資增長進一步降溫,平均時薪增長0.3%,低於12月的0.4%,年增幅也從12月的4.8%降至1月的4.4%,為 2021 年 8 月以來的最小增幅,但 2022 年平均時薪的增長速度被上調,表明薪資增長的降溫速度僅比此前預期的溫和。
就業市場走強對控制通膨來說...
1k+ 閱讀
0 讚好
(2023-2-1 香港商報)
2023年的農曆新年還沒過完,一些引入矚目的新聞已經為2023年的世界形勢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在俄烏戰場上,看來衝突加劇的可能性在上升。在西方多次協調的努力下,近日,美國和德國都已經同意向烏軍提供先進坦克。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德國將進一步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援,決定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作為第一步,德國將從聯邦國防軍庫存中提供一個連的「豹2 A6」主戰坦克,共計14輛。其他歐洲國家也將向烏克蘭提供「豹2」主戰坦克。與此同時,拜登政府也一改此前數月堅持的論點,即「烏軍很難滿足美制M1主戰坦克的操作和維護要求」,轉而宣布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31輛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看起來,經過前段時間因為歐洲受俄烏衝突拖累過大而導致的西方內部齟齬已經初步得到解決,西方再次打定主意要支持烏克蘭將戰爭打下去,用先進的主戰坦克武裝烏軍已經有點突破了防禦性武器的界限,下一步會否升級到先進的飛機、長程導彈等進攻性武器並不確定,從武器逐步升級的趨勢看,今年俄烏局勢緩和的可能性在下降,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在上升,需要高度警惕俄烏衝突...
950 閱讀
0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