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2021年2月27日
洪錦鉉(民建聯副秘書長、城市智庫召集人)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早前在新春「雲酒會」發表講話,強調「世界在變」時,指出國際力量對比「東升西降」。「東升西降」指的是東方為整體的亞洲力量在提升,西方為整體的歐美力量在下降。我們都知,亞洲力量又以中國的力量提升最為顯著。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奮發圖強至今百年。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就是中國在東方升起的起點,經過中國共產黨七十多年勵精圖治和全國人民團結努力,中國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
正如駱主任所指出「國家在變」,讓人們「看到中國之治優勢彰顯」。筆者理解「中國之治優勢」有以下幾點:一,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學習型的執政黨,中國政府是一個學習型的政府。由2017年10月27日至上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已安排了二十七次集體學習,學習的範圍很廣泛,包括知識產權、區塊鏈、法律……這種學習精神是貫徹到每一層級的政府人員。執政者和政府人員透過不斷學習強化執政能力,掌握時代脈搏和各方面的發展趨勢,確保國家發展與時俱進。二,以人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在這次抗擊新冠...
563 閱讀
2 讚好
文匯報 2021-02-23
洪錦鉉 民建聯副秘書長 城市智庫召集人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盪。」香港作為祖國前沿的重要的國際城市,當我們在思考「變革香港」時,當自問如何理解這個大變局?怎樣配合國家做好對外工作?
「大變局」之「變」,是百年罕見的、前所未有的變,變是破立相生,除舊更新的更迭。有代表性的大變局判斷是,以美歐為中心的世界秩序正在崩塌,世界地緣政治與經濟重心「東升西降」。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政治和經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的因素增加,國際的風險和衝突在增加,中國雖難以倖免,但是中國也面臨機遇窗口期。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成功,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先進國家完全抵擋不了新冠病毒襲擊,應付得狼狽不堪,國與國自顧不暇,各懷私心,更不要說發揮領導全球抗疫的作用,美國在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中的領導能力下滑及影響力弱化。
世界的經濟市場在變,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
547 閱讀
1 讚好
我把熱血灑邊關
—向無畏的邊防軍人致敬!
文/東吳一劍
從來就沒有想到過會這麼冷,
也從來沒有遇到過會這麼荒涼。
但這古老蒼涼的高原,
卻因我的堅守從此有了生命的色彩。
我也很想回家看看,
去和家人團團圓圓。
但我知道那一個個溫暖的家庭,
更需要我的忠魂來守護他們的團圓。
臉上的雨雪和冰雪,
我用火熱的青春去融化。
身上铠甲的嚴寒冰涼,
我用滾燙的熱血去捂燙。
嘹亮雄壯的軍歌,
在那雪山上回蕩。
閃亮的八一軍徽,
把那雪域高原的天空照亮。
邊關苦,邊關涼,我用青春守邊關!
再怎麼缺氧也缺不了我對祖國的忠誠,
再高的山也擋不住我的鬥志昂揚。
我寧願把我的身體埋在這冰冷的高原,
也絕不會讓人從我的手中奪去一寸土地,
因為這是我要用生命和熱血捍衛的地方!
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
我把熱血灑邊關!
592 閱讀
2 讚好
文匯報 2021-02-16 | 民建聯副秘書長、城市智庫召集人洪錦鉉
當我們在思考「變革香港」時,我們必須要知道現在的香港!那麼,從什麼視角看香港?從什麼高度看香港?從什麼維度看香港?從什麼時間軸線(縱向)看香港?從什麼面向(橫向)看香港?從什麼心理狀態看香港?未來幾篇文章,我將嘗試與讀者分享所想所思。
唐朝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坐井觀天」的寓言故事最早出自《莊子外篇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即北海神若說:「對井裏的青蛙不能夠與牠溝通討論關於大海的事情,是因為井口局限了牠的眼界。」小學裏的井口小鳥與井底之蛙的對話故事,更是眾所周知。井底之蛙堅持說,天只有井口大,牠天天坐在井裏看天,絕不會錯的,牠寧願生活在井裏。井口小鳥告訴青蛙,你錯了,天是無邊際的,鼓勵牠跳出井來看看。
還有一個成語故事《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夜郎是漢朝時西南地區的小邦,國土小,只有一個漢朝的縣大,人口少,沒有什麼物產。夜郎邦主一直以來受到他人吹捧,自以為國大人多,天下最大。有一次,漢朝使者來到夜郎。他問使者:「漢朝和...
631 閱讀
1 讚好
恭賀新禧!祝各位牛年牛咁眼? 實新聞。
(本港新聞)
-多幢大廈被封強檢,有人埋怨電視台有確診而不封。香港一國兩制已變為一港兩制。
-政府有意管制劏房租金。劏房租金不便宜,再下去,可能發展有劏床出租。
-某政黨調查市民願意接受疫苗注射只得四成,但對國產疫苗熱烈歡迎。依此邏輯,則對歐美疫苗接受程度遠低於兩成也。
-解决「深層次矛盾」講了多年,講到口臭,變了深茅廁層盾,刺也不破,講極不通。
-有計劃自學校內開始訓導舉報違反國家安全言論,香港又快有新稱號「篤灰之都」。
-回歸後,東方之珠變身,官員喜自詡,屢攪新意思,數碼港,中藥港,鮮花港,紐倫港,不絕於耳,又繼有動感之都,好客之都,然後被喻為示威之都,再來篤灰之都,鑊鑊新鮮鑊鑊金。
-取代了換肝之父位置的另一位專家在深圳接受第二次注射,這次沒有如上次般呈現輕奮狀態。
-某政黨領袖促政府加快輸入國產疫苗,俾市民有得揀。有市民曰,最緊要可以有得唔揀。
-有局長謂失業率要長時間才能回調。局長有唱衰香港之嫌,似乎政治不大正確。
(神州消息)
-國家主席日理萬機,還可親自巨細無遺...
564 閱讀
1 讚好
(一)世衛專家Peter Daszak的背景
(2021年2月8日)
世衛專家說,中國內地配合調查的開放度超過專家們的預期,週三會有個新聞報告。
這裡的專家指的是Peter Daszak。
另外有報道指,Peter Daszak與武漢病毒學研究所合作了15年。
他亦在2020年2月19日,聯同一群專家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聲明指,“堅決譴責關於新冠病毒並非來自自然界的陰謀論”,排除新冠病毒可能源於實驗室泄毒事故。
小結,世衛中國之行最好換個發言人,不然專家連帶世衛的權威性可能會被質疑。
..........................................................
附參考:
RFI:世衛專家再談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有視頻)
https://www.rfi.fr/tw/%E4%B8%AD%E5%9C%8B/20210208-%E4%B8%96%E8%A1%9B%E5%B0%88%E5%AE%B6%E5%86%8D%E8%AB%87%E6%AD%A6%E6%BC%A2%E8%8F%AF%E5%8D%...
974 閱讀
2 讚好
(2021/02/05 原載於晴報)
世界政經格局已經出現本質性的變化,中國在進,美國在退,表面上美國在世界各地似仍採取不少攻勢,但其心態已是防守性的,只是用的手段是以攻為守,以圖可防守得更久。若無此心態,為何美國政壇的一些政客,老是把中國看成是美國生存的威脅?
中美實力本來強弱懸殊,20年前的2001年,美國GDP(以市場滙率計算)是中國的7.9倍,美國有些極右政客看不起中國,當時曾建議以軍事及經濟手段逼中國屈服。但中國倒是國運昌隆,幾件歷史性事件幫了中國的大忙。2001年的911事件,使到美國急於反恐,中國立刻也加入反恐行列,這便替中國化解了7年來自美國的壓力。2008年金融海嘯,美國自身難保,還要乞求中國繼續買美國債券使其經濟勉強撑得住,這又替中國買來了7、8年的發展空間。2016年,美國的民粹主義造就了特朗普,此人政策錯亂,長遠對中國有利,我3年前在《信報》有文為證,題目是〈貿易戰是特朗普送給中國的禮物〉,內地網民亦以「川建國」或「建國同志」稱呼特朗普,以感其對中國貢獻之情。提到此事,並非想誇耀自己有先見之明,「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知道明顯的...
980 閱讀
10 讚好
(本港新聞)
-黃大仙一向有求必應,今被實施限足令,赤松大仙可能發嬲,以後問都唔應也。
-多幢大廈被封以進行強檢。有謂欺負弱勢之民居,如果IFC有確診,當局敢封否?
-林鄭一再表示要等待內地疫苗注射數據。看來諸多苛索,對祖國不信任,從來忠於黨的「只要信 不要問」。
-近來流行「突襲」,居民惶恐,不知何時會受襲。林鄭似乎表現對「突襲」興奮,流露自豪本色,頗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突襲」均是晚間通宵進行,粵俗謂電燈着,鬼‘抆’腳,有理由相信病毒是晚上活動,所以食肆要黃昏六時後禁堂食。
-公務員工會總幹事希望政府對公務員仁慈一點。俗云慈母多敗兒,父母官用心良苦也。
-男人明明是陽性,近來檢測希望自己是陰性,又女人亦明明是陰性,也要盼望自己是陰性。
-續談限聚令好處,晚上已全無應酬宴會,港人省卻不少支出,儲蓄數字暴漲,於是富豪人數大增。當然假設閣下仍然有份工,亦不需要放無薪假者。
(財經版)
-美股GameStop從四百多美元大幅回落最多,沽空機構所言非虛,時間不配合已。
https://lo-enote.b...
990 閱讀
3 讚好
(2021/01/29 原載於晴報)
本周有一宗半與大學生有關的新聞,值得探究一下。
第一宗是新界南總區刑事部的陳志昌警司開了個記者招待會,報告早前已拘捕的4名中大學生及另一名在逃學生的情況。事緣在本月11日正午時分,有9名蒙面黑衣暴徒在中大港鐵站拒絕保安所執行的出入管理措施,並推倒鐵馬,又用白色不明粉末襲擊保安,全部過程被CCTV所錄下。事後,學生並無對涉此刑事案作出自省,反而毫無悔意,只是把事件淡化為學生與保安間的衝突。
這位陳警司原來是中大舊生,他亦利用記者招待會的機會,以校友身份發表痛心之言,並譴責有些學生以近似黑社會的方法欺凌校園保安。他的感嘆,我深有同感,校園保安是社會中的弱勢社群,受命於校方保衞校園的安寧,但並無多少「戰鬥力」,飽受納稅人供養的大學生,在年富力強之際,卻跑去欺負一些盡忠職守的保安,經過2019年的黑暴,我們對大學生的暴徒行為已不再驚訝,但失望卻是難掩。
漠視校規 自以為違法達義
另外半宗新聞是科大的學生紀律委員會決定處分學生會的會長及內務副會長,要他們休學一個學期。為何說這是半宗新聞?這本是校內對行為不檢而且不聽勸喻...
984 閱讀
2 讚好
(2021/01/22 原載於晴報)
特朗普倉皇辭廟,拜登終於宣誓就任美國總統。這位被內地網民稱為川建國同志的前總統,留下了怎樣的一個爛攤子給拜登?在國內,新冠疫情未了,每天等閒20萬人中招,死亡總人數40多萬,已超越二次大戰美軍陣亡人數。疫苗雖已開始接種,但分配過程一片混亂。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只能乞靈於發債捱過難關。經濟去年鐵定是負增長,失業人數居高不下,不少家庭無隔日之糧,要去領救濟品。在國際上,美國作為民主燈塔國的公信力大跌,建國同志雖已離任,但他曾得票7,400萬,不能說他或與他近似的人4年後完全沒有回朝的機會,飽受他霸凌的外國政府,怎會不對美國有戒心?表面上附和一下美國,虛與委蛇一番還是必須的,但總會防上一手。
但上述的只是可見的外傷,這些外傷雖也使到美國傷痕纍纍、流血不止,但更嚴重的可能是內傷。曾著有《歷史的完結與最後一人》、史丹福大學的福山,本來認定美國制度已經完勝,但近年觀點已在事實面前不由不悄悄地轉變。他近日便在美國雜誌《外交事務》發文哀嘆美國的政治是否已腐爛到了內核?
民主政制 難阻利益集團形成
為何福山如此感觸?他指出美國政制受到...
947 閱讀
2 讚好
(2021/01/15 原載於晴報)
過去兩個月,中國一口氣拿下了兩份國際經貿協議,第一個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第二個是中歐CAI(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二者都是中國外交的重要勝利,打破了特朗普政府的經濟圍堵。
習近平是一個善於長遠布局之人,這兩個協定經營了都有7、8年左右矣。它們對今天的國際經貿、中港經濟有何含義?要答這些問題,我們先要明白近年的國際環境。
特朗普貿策愈改愈錯
中國經濟冒升本是可帶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好事,但可惜近年美國一些政客一直視中美博弈為零和遊戲,中國的得益便是美國的損失,所以要採取遏制中國發展的政策。奧巴馬政府仍信奉多邊主義,希望聯合其他國家去孤立中國,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便有代表性,規則由美國主導撰寫,中國被排斥在外,但這策略卻未能拖慢中國發展的速度。特朗普上台,他不喜歡奧巴馬的政策,也認為TPP沒用,所以他要改正錯誤,乾脆宣布美國退出TPP,餘下的TPP成員惟有改組為CPTPP,即在TPP前面加上全面進步兩個詞語。但特朗普的新政策卻是愈改愈錯,他要搞美國優先的單邊主義,對其他國家都是單對單,大石壓死蟹,國國都要聽他指揮...
949 閱讀
2 讚好
(2021/01/08 原載於晴報)
在上海,有位很有識見的評論人李世默,曾在一個論壇中說過一番語重深長的話︰「應對美國,很大程度上,還要依靠我們自己社會的健康和活力……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每一步推進,都是一次對美國的外交勝利。」簡而言之,做好自己,便是外交上的勝利。
此話很對,它的反面一樣有效。美國國會山莊被特朗普煽動的暴民闖入,並大肆破壞,不但使美國人民痛心疾首,亦大挫美國在國際上的軟實力。
凸顯美國政客雙重標準
在網上影像中,看到有暴徒舒舒服服的坐在佩洛西的辦公室,把腿放在辦公桌上,倒想知道她是否認為這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綫?
在推特中,有美國人留言稱,這是「香港重演」。前年暴徒進入立法會破壞的場面,不少香港人記憶猶新,對此說會深以為然。但有些事還是不同的,有位闖入國會山莊的女人中槍身亡,我見不到美國的政客或輿論譴責「黑警」,大家似乎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為何香港的警察沒有槍殺任何一名暴徒,美國的政客便又譴責又制裁呢?這不是雙重標準的虛偽,是甚麼呢?
特朗普為暴徒打氣時,還說這將是一個永遠值得懷念的日子。此人的自私狂妄,真的不是一般,以...
949 閱讀
1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