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欄排行榜

經由: 在 3月 11, 2020
(2020-03-02 新浪博客) 張五常 二〇二〇年三月一日 香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淪陷後不久,要逃難到內地去是普遍的考慮。但要逃到哪裡,怎樣逃,不是容易的選擇。報章的言論有對有不對,而過了不久友儕間大都懂得怎樣判斷報導的可靠性。例如內地的報章的標題說“我軍轉移有利陣地”,大家都知道“我軍”是在敗退。什麼電話、電報都困難,“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是當時最可靠而又最迅速的消息傳達方式。 要逃到內地去當然也是我們的家的立刻考慮。但家中的子女與親戚那麼多,加上香港的物業與父親的生意,要怎樣處理,大費思量。父親的生意當然要關門,但存貨不能不管,而員工要怎樣處理或安置都是問題。 我記得父母的一項重要考慮,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內。逃難因而要分散,不要讓所有的家屬一起死掉。父母跟著決定的安排如下:父親留在香港;排第七與第十的女兒留在香港陪伴父親;我的長兄當時已經結了婚,跟大嫂也留在香港,處理需要奔跑的工作。 向內地逃,父母的約定是兵分兩路,其中的一個困難是父母皆認為不要讓子女們荒廢學業,逃到哪裡要有學校收容。這基本上是一個無從處理的棋局,但後...
2.1k+ 閱讀 1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