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tage 客席分析師
個人簡介
李慧芬 張貼文章
投資消費企業為主 天圖上市大展拳腳
正在招股的天圖投資 (1973.HK) 是一家致力於推動中國消費品牌和公司發展的領先私募股權投資者,公司為機構投資者及高淨值人士管理資本,並同時將公司 的自有資金直接或間接進行投資,而投資主要為發掘處於發展初期、並擁有良好往績記錄的優秀公司。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5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專注消費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中排名第二 。天圖(1973.HK)是2010年周黑鴨首輪融資的領投方,在初始投資的六年後,周黑鴨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其市值增長超過20倍。另一個例 子是高端連鎖品牌茶飲店奈雪的茶,公司是奈雪的茶最早一輪融資的唯一機構投資者。
於往績記錄期間,天圖投資(1973.HK)的收入以基金管理費用的形式產生於私募股權投資業務。於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以及截至2023年3月3 1日止三個月,公司收入分別為3860萬元(人民幣,下同)、3480萬元、4600萬元及1240萬元。
自2015年12月3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以19.5%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截至202 3年3月31日,天圖(1973.HK)的投資組合中有187家被投公司,當中153家均處於消費行業,其餘34家公司主要處於生物科技或技術行業。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自2020年至2022年,天圖投資(1973.HK)於中國消費行業的投資項目數量在所有私募股權投資者中排名第三,僅次於騰訊投資及紅杉中國,同期,在所有專注於消費的 私募股權企業中排名第一。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資產管理規模在中國超過7000名私募股權投資者中排名1 30+,及在中國超過20家專注於消費的私募股權企業中排名第二。
天圖投資(1973.HK)擬全球發售股份173,258,000股,其中香港發售17,326,000股,國際發售155,932,000股。 此次IPO發售價為每股5.80港元至11.40港元,以此計算,總募資額為10.05億港元至19.75億港元。預計10月6 日正式上市。
招股資訊顯示,本次上市集資所得的65.0%,將用於進一步拓展公司的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業務;25.0%將用於進一步 發展及加強公司的直接投資業務;10.0%將用於公司的一般公司用途。
此次招股,公司引進福田引導基金和包括青島投資者(青島海明、青島海諾、青島金融)等作為基石投資者。以發售價中位數計,福田引導基金投入約0.36億美元,佔總發售股數約18.71%,青島投資者投 入約0.43億美元,佔總發售股數約22.33%。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讚好
李慧芬 張貼文章
瑞聲科技業務復蘇 新收購助力翻倍
今年上半年,全球手機市場表現疲弱。根據Canalys的資料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連續第五個季度下滑,2023年 第一季度同比下滑12%;2023年第2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1%。其中,經過計算,2023年上半 年全年主流智能手機品牌廠商中,出貨量超過1億台的手機品牌廠商僅有兩家,即三星和蘋果。三星以1.1394億台的出 貨量位居第一位,蘋果則以1.0142億台的出貨量位居第二。
雖然智能手機銷量在上半年全球穩步復蘇中的表現強差人意,但值得留意的是,整體趨勢是按季環比改善。踏入下半年,隨著 主流品牌手機廠已大致完成去庫存,預期將會重新大手舖貨。作為全球主流品牌手機廠的重要零部件供應商之一,瑞聲科技(2018)於今年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也難以逆市而行,基本與大市同步。不過,從公司剛公佈的2023年中期業績來看,在不少重要財 務指標中,均能保持卓越表現,尤其值得留意。
2023年上半年,瑞聲科技的收入達92.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微降2.0%。在全球宏觀經濟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之下,公司穩紮穩打,持續提升運營效率並改善現金流,在手現金 超過71億元,且業務多元化戰略亦已初見成效,後續增長動力不容忽視。此外,2023年上半年業務毛利率為14.1% ,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需求仍舊疲弱以及毛利率相對較低的業務收入 佔比提升,但在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環比顯著改善。報告期內,淨利潤為1.50億元,同比下降57.1%。
野村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認為在全球手機需求持續上升帶動下,瑞聲科技的聲學及光學零部件出貨量將有望顯著上升。通過規 模效應的不斷擴大,業務毛利率有望改善,利潤率亦可觸底回升。同時,還要留意瑞聲科技剛公佈了收購高端音響系統解決方 案供應商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B.V.。根據公司的收購公告,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於截至3月31日止年度的除稅後淨利達到2,703萬歐元(約相等於2.13億元)。這項收購的第一階段預期明年初完成,2024年上半年可實現財務併表。這意味著明年上半年,瑞聲科技的盈利能力可翻 倍提升。
不過,瑞聲科技在這項收購上,著眼點不但在於盈收的提升,重點還在於Acoustics Solutions International是一間擁有超過50年經營業務經驗的高端音響系統的全球領先供應商,擁有普瑞姆揚聲器系統(Premium Sound Solutions,下稱「PSS」)。PSS是多元化的全球汽車原設備製造商的一級供應商,並為高端消費音響品牌供應揚聲器以及模組。因此,通過此次收購,瑞 聲科技未來不但可擴大收入基礎,更可進一步憑藉業務協同效應,拓展其在汽車領域的聲學及光學零部件業務,以至把業務覆 蓋至更廣泛的市場,如墨西哥、比利時、德國、匈牙利及馬來西亞等地。
於2021年開始進軍車載領域迄今,瑞聲科技在此領域上的市場拓展並未有重大突破,相信這與過去兩年多以來的疫情持續 不無關係。因此,PSS將有助於瑞聲科技在汽車領域內一系列音響解決方案推進,實現其戰略多元化 拓展。結合瑞聲科技的現有實力,PSS將使集團能夠在未來更廣闊的市場中處於更有利的增長位置。
在手現金足 抗逆力強
另如前述,2023年上半年瑞聲科技的經營性現金流入達20.5億元,同比增長43.1%,是其業績重要亮點之一。這 反映了公司在期內高效的財務管理水平。於2023年6月30日,集團賬面現金為71.3億元,相較於去年年底持平,同 時債務總額(即貸款及無抵押債券總額)相較於2022年末下降5.75億元。淨資產負債率僅為4.9%,相較於2022年年末下降1.3個百分點。期內,集 團資本開支為6.16億元,同比減少42.0%,存貨周轉天數較2022年末的109天下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 91天。公司財務狀況的穩健性和流動充裕性可見一斑。
2023年是瑞聲科技上市十八周年,從公司上市至今,已經從一家精密零部件製造商成長為感知體驗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者 ,在聲學、光學、觸感、傳感器及半導體和精密結構件等領域擁有強大的綜合競爭力。野村證券綜合諸多因素,維持公司的「 買入」,評級,目標價為21.1港元,具有35.6%的上行空間。而高盛亦維持了「買入」評級,目標價為20.5港元 。兩家大行的目標價均在20港元以上,值得參考。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內核實力不斷增強,績佳百融雲創值得關注
百融雲創(6608.HK)是中國一站式服務的AI科技領航者,擁有強大的AI分析、交互能力及敏捷的產品開發能力,專注於人工智慧、雲計算等前 沿技術的金融場景應用。
集團剛發佈的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於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錄得期內營業收入12.43億元(人民幣,下同 ),同比增長32%;淨利潤達2.07億元,同比增長121%;經調整後淨利潤達2.27億元。
根據中報,上半年百融雲創的MaaS(模型即服務)業務收入達4.31億元,同比增長24%。核心客戶留存率維持98 %的高位;核心客戶數146家,同比增加14家;核心客戶平均收入243萬元,同比增長11%。
同時,BaaS(業務即服務)業務上半年收入8.12億元,同比增長36%。構成BaaS業務的兩朵「雲」均表現不俗 ,其中,金融行業雲收入4.92億元,同比增長55%,撮合資產交易規模212.62億元,同比增長72%;保險行業 雲收入3.20億元,同比增長14%,總保費規模15.97億元,同比增長59%。
今年以來,ChatGPT 發展方興未艾,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邁入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2.0時代,而內地市場跟隨海外的發展腳步,掀起了一輪「百 模大戰」。
近年來,百融雲創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深化其平台技術能力。集團已經顯現出強勁增長動能的第二增長曲線無疑具備 中長期想像力。根據中報指,百融雲創的第二增長曲線順利實現擴張,主要受惠高效能工具的加持,基於深度學習Trans former框架訓練出的產業大模型BR-LLM、自動機器學習平台ORCA以及智慧語音產品Chabot等。
據了解,百融雲創自主搭建了大模型BR-LLM底層框架,預訓練篩選出數千億tokens的語料來訓練模型,通過深度微調能支持百億級參數的訓練。與通用大模型不同的是,BR-LLM具備跨模態深度 理解能力,不僅能擬人化生產內容,同時,還可以輔助「策略產出」。
此前,百融雲創率先突破性運用人工智慧,為金融機構制定風險評分演算法,該演算法現發展成業內領先的軟件。綜合來看, 百融雲創在金融等垂直領域的全面佈局,已構成其業務的堅固壁壘,使其自身內核實力不斷增強。可以預期,集團開發及應用 市場領先的AI技術,提供多種模塊化產品,針對不同場景提供覆蓋機構服務供應商的整個服務週期的產品及服務。
股價走勢上,該股價受惠業績亮麗,週二(8月23日)股價大升20 %,創階段性新高,收報10.00港元,出現MACD金叉,短期趨勢看好,值得中長期部署,百融雲現價市盈率TTM約 13倍,在同業中處合理及不高水平,基於行業仍有較大潛在增長空間,前景可看好。
(撰文: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虛擬技術高超 數字王國獲「洛杉磯傑出企業25強」獎
數字王國(00547.HK) 在美國荷李活鼎鼎大名,1998年憑《鐵達尼號》震撼嶄新的視覺特效奪得其第一個奧斯卡獎項,其後於1999年及20 09年分別憑《飛越來生緣》(What Dreams May Come) 及《奇幻逆緣》(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榮獲其第二及第三個奧斯卡視覺特效獎;昨天最新消息,洛杉磯——《商業報告》(The Business Report)於近日發佈「2023年度傑出企業」系列名單,數字王國憑著虛擬人及視覺特效等嶄新技術持續突破脫穎而出,入選「洛杉 磯傑出企業25強」其中之一,前景可看高一線。
作為首家成功進軍大中華區的獨立視覺特效工作室,數字王國於2016年揚帆虛擬賽道,通過融合人工智能(AI)和虛擬實境等應用技術,構建了一系列照片寫實級且具備情感表現力的全實時化數碼角色,並將其延伸至銀幕之外,為虛擬場 景中的人機互動提供嶄新的載體形式;公司在洛杉磯、溫哥華、蒙特利爾、北京、上海、海德拉巴等多個城市均設有業務據點 。
GUESS、Riot Games同獲獎
數字王國是次與廣受推崇的服裝品牌GUESS,曾打造《英雄聯盟》的遊戲開發商、發行商和電子競技賽事組織Riot Games,極具影響力的非營利組織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以及大型保健品廠商 Pharmavite 等共享「2023年度傑出企業」殊榮。
與此同時,融合深度學習及虛擬現實等技術,其在《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賦予「魁隆 」靈魂的虛擬人技術並進而配合實時捕捉、渲染和驅動,隨後圍繞馬丁・路德・金以及大衛・碧咸進行了數碼化再造——前者 的虛擬替身重現了標誌性演講「我有一個夢想」,後者則以70歲的容貌和聲音亮相名為「Malaria Must Die」的抗瘧疾運動;加之自主研發的擬真型虛擬人生成系統Momentum Cloud,數字王國亦曾助力虛擬鄧麗君登陸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並為第十屆智慧城市論壇創建了可在實時 情境下展開智能互動的虛擬導覽員。
參與視覺特效的著作多不勝數
數字王國(00547.HK)自創立以來共三十年歷史,其參與視覺特效的作品多不勝數,代表作亦包括締造影史票房神話的《復仇者聯盟》系列,以及不 斷突破熱度指數的口碑之作《怪奇物語》第四季等。作為感官體驗虛擬化先鋒,數字王國先後運用無可比擬的雕琢旨趣,為數 百部電影和劇集,數千支商業廣告、遊戲影像等賦以嶄新的視覺效果與沉浸式體驗,其於締造開拓感官體驗領域的貢獻及地位 無可質疑,前景可期。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出貨量上升 中芯國際候低吸納
此前中芯國際(00981.HK)公佈2023年第二季度業績,營業收入15.6億美元,環比增長6.7%,淨利潤環比上升74%至4.03億美元,每 股盈利5美仙。其中出貨量環比增長12.1%,產能利用率由第一季的68.1%大幅提升至78.3%,月產能達到75 .4萬片,主要由12寸產能利用率提升驅動。
第二季毛利按年跌57.8%至3.17億元。期內毛利率為20.3%,2023年第一季為20.8%,2022年第二 季為39.4%。12吋產能需求相對飽滿,8吋客戶需求疲弱,產能利用率低於12吋,但仍好於業界平均水準。公司預期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第三季指引為季度收入按季增長3%至5%。毛利率介於18%至20%的範圍內。第三季度出貨量預計 將繼續上升,而同時,折舊也將持續增加。
由於產品結構的變化,平均售價環比下降6%。預計智能手機和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疲軟將在下半年持續,而2023年產品 使用率保持在80%以下,但是下半年出貨量環比上升可能性較大,故預計中芯(00981.HK)下半年收入將好於上半年。
展望2024年,受益宏觀環境整體需求復甦、以及國產供應鏈份額繼續提升,預計公司晶圓出貨量有望同比上升15%。伴 隨半導體行業景氣回升、國產客户上量、產能稀缺性價值凸顯,有望驅動公司PB估值實現階段性上升機會。
雖然內地半導體周期性下行或於短期內持續,預料中美「脫鉤」趨勢仍在漫延,內地無廠芯片商將在國內低端市場擴大市佔, 包括翻新智能手機、手機「片上系統」、WiFi及消費電子產品。不過,由於中芯(00981.HK)正擴大產能,料內地半導體競爭加劇,特別是成熟製程。
另外,根據內媒報道,中芯國際(00981.HK)近期在接受調研時表示,8英寸的擴產大部分基本已經完成。公司會多元化產品平台,並與客戶共同開發。從長遠來看,代工 的8英寸產能是平衡的,因公司根據客戶承諾建立產能。
此外,中芯國際(00981.HK)表示,海外客户開始削減訂單的時間比中國本土公司和小設計公司晚兩個季度,因此公司在今年二季度才看到海外客户在訂單 和庫存方面進行嚴格管理,但中國公司在2022年9月已經開始削減。
技術分析方面,由去年4月開始形成的上升趨勢線,現時在15.50元有較強支撐,投資者可分段吸納,作中長線持有。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迎接AI 2.0 產業新時代 百融雲創上半年淨利潤翻倍增長
踏入AI 2.0的產業新時代,百融雲創(百融雲-W,06608.HK)進行了全新的品牌戰略調整。
作為一站式服務的AI科技領航者,百融雲創(百融雲-W,06608.HK)深耕NLP、隱私計算、機器學習和雲計算等前沿科技,打造了決策式AI和生成式AI兩種相輔相成的AI技術方案,並提出MaaS 模型 + BaaS業務的服務模式,推動AI在垂直行業的普惠化發展。
百融雲創(06608.HK)公佈了截止2023年6月底的半年業績,上半年公司總收入達12.4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2%;毛利達 8.96億元,同比增長32%;淨利潤達2.07億元,同比增長121%。集團客戶現已覆蓋超7000家機構。
集團主要業務之一的MaaS業務,以決策式AI技術為基礎,上半年收入4.31億元,增幅24%。MaaS業務上半年 的核心客戶留存率維持98%高位;核心客戶數146家,同比增加14家;核心客戶平均收入243萬元,增幅11%。
MaaS業務通過決策式AI驅動的雲平台高效供給服務供應商,客戶根據自身查詢需求自由調配各類模型,對使用者進行K YC (know your customers) 和KYP(know your products)評估。MaaS業務根據查詢量收取服務費或按解決方案收取諮詢費。
百融雲創(06608.HK)另一主要業務BaaS業務,乃決策式AI+生成式AI,上半年收入8.12億元,增幅36%。
BaaS業務旨在通過AI技術提升行業資產運營效率,同時可以實現在不同細分領域的規模化複用。BaaS業務基於決策 式AI的策略制定,再疊加生成式AI的智能交互能力執行策略進行觸達用戶,既能助力各類商業機構盤活存量用戶,又能獲 取增量用戶並轉化成果。
目前,BaaS業務主要應用於金融行業雲和保險行業雲兩個主要場景,並根據促成的金融交易規模收取技術服務費率或傭金 率。其中,BaaS金融行業雲收入4.92億元,增幅55%,資產交易規模212.62億元,增幅72%;BaaS保 險行業雲收入3.20億元,增幅14%,總保費規模15.97億元,增幅59%。
而新研發的ORCA-GPT可利用百融雲創(06608.HK)大模型BR-LLM的代碼生成能力,創新性實現跨程式設計語言和框架的智慧分析模型自動轉換和部署,極大的降低了模型 產品開發部署的週期和成本。
百融雲創(06608.HK)智慧語音機器人基於Transformer架構搭建演算法模型,採用同源智慧語音辨識技術,對客戶語音辨識的準確率能達到99%以上,在語義理解方面, 則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預訓練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實現多輪對話。
綜觀百融雲創(06608.HK)的各項業務,在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已可見其發展空間,集團持續探索決策式AI和生成式AI,助力垂直行業的數智化轉型, 引領構建行業生態,令其收入及盈利穩步增長,相信未來可有更亮麗表現。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基本面強勁復蘇,慧擇彈力可期
進入2023年,隨著國內經濟復蘇向好,保險行業景氣度持續上行,保險中介亦呈現出強勁增長的態勢,尤其頭部專業互聯 網保險平台已逐漸成為行業新一輪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其中,作為國內頭部數字保險服務平台之一慧擇(HUIZ.US),在Q2的業績修復加速,業務前景不妨看高一線。
2023年上半年,慧擇(HUIZ.US)取得總保費達33.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高增49.8%;總營收為6.7億元,同比增長21.8%;實現經調 整淨利潤3740萬元。僅就第二季度表現來看,公司實現營收約3.7億元,同比增長48.3%;平台促成總保費約13 .8億元,同比增長58%,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實現顯著提升。
新單業務上,公司也展現出強勁勢頭。上半年,新單保費同比增長109.2%至15.6億元,增速再創新高。二季度,公 司新單保費高達9億元,這其中長期康險新單保費1.4億元,同比增長10.4%;儲蓄險新單保費6.7億元,同比增幅 高達136%,充分把握了儲蓄險需求旺盛的市場機遇。截至5月底,慧擇長期險第13月及第25月年度累計繼續率也持續 保持在95%以上,彰顯了公司長險業務在規模和品質方面的穩健發展。
可持續發展動力強勁
慧擇(HUIZ.US)以其對高品質、年輕化用戶特點、畫像和需求的深刻理解為基礎,與頭部險企緊密合作,持續創新,致力為年輕客戶提供更為 多元和個性化的保障解決方案。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達爾文”系列重疾險僅僅推出5年便吸引了數十萬用戶,其中一線城市 客戶占比近四成。此外,慧擇(HUIZ.US)不斷突破自身界限,在今年8月與太保壽險香港合作,為香港客戶定制推出“金滿意足多元貨幣版”,及時洞察到香港客戶“ 北上養老”的市場服務空白,料將進一步增強公司產品競爭力,鞏固領先優勢。
另一方面,慧擇(HUIZ.US)採用“線上+線下”戰略佈局,重塑專業保險仲介服務邊界,目前已在全國18個省市設立分支機構,全面覆蓋了京津冀、江 浙滬、珠三角等一線城市群。公司充分利用科技提升線上賦能線下協同,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和服務精准度。上半年,A端代 理人業務促成新單保費2.3億元,已超去年全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互聯網保險發展的浪潮下,慧擇通過多元化的產品佈局和科技賦能,為長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慧擇二季度再次上調全年 經調整淨利潤指引至6000萬元,彰顯出公司對未來業績加速增長的信心。目前公司市值僅為約6447萬美元,相較同業 低估明顯,值得留意,中長期上望目標為2.4美元。
(撰文: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扭虧為盈 艾德韋宣逆市上升
受到內地經濟數據強差人意,以及內房股爆雷事件,恆指跌勢加劇,今日恆指跌至17623收市,相信短期內恆指會繼續探 底,不排除跌至去年10月低位才止步。
大部份版塊向下,唯仍有個別版塊憑籍自身好消息而股價向上,艾德韋宣(09919.HK)是其中一隻逆市向上的股票。
艾德韋宣(09919.HK)是內地泛時尚品牌資料互動行銷集團,公司主營業務分別是體驗行銷、數位行銷及IP拓展、公關服務、元宇宙行銷、直播電商服務、世界級IP 運營等。截止目前,集團累計客戶超500家,旗下中高端時尚體驗行銷服務在大中華區排名第一,市場佔有率約10%。集 團所有業務均以資料互動行銷為核心,並不斷加快數位化能力的全面行銷佈局,為客戶提供線下+線上+元宇宙行銷一站式全 方位行銷服務解決方案。
此前集團公布2023年中期業績,收入由2022年中期約1.728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幅上升 102.7%至2023年中期的約3.5億元。錄得淨利潤約4,100萬元,相對2022年中期淨虧損850萬元,母 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約幣3810萬元。同期每股盈利5.11分,去年每股基本虧損1.16分。
今年初,隨著中國開始解除嚴格的防疫措施,經濟活動逐漸恢復常態化,服務業和消費復甦較為明顯。過去,中國的中高端消 費市場一直展現出穩定的增長態勢,這一趨勢在疫情控制後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使得奢侈品營銷行業開始復甦。艾德韋宣(09919.HK)從中受益,今年上半年顯著增長。
根據貝恩公司發佈的2023年春季奢侈品研究,2022年全球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達到3,450億歐 元,預計2023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長5%至12%,達到3,600-3,800億歐元。此外,全球奢侈品銷售額預 計在2030年達到5,300-5,700億歐元,大約是2020年的2.5倍。同時,中國市場 預計到2025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隨著中國消費者將會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費群體,世界各大時尚及美妝 奢侈品牌都在加大力度吸引中國消費者的注意。
艾德韋宣(09919.HK)與中國最大的獨立奢侈品集團之一Lanvin Group Holdings Ltd.(複朗集團,股票代碼:LANV)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進一步提升業務運營和增長潛力。
現時中國內地處於經濟運行的恢復期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隨著支撐經濟的政策陸續出台,艾德韋宣(09919.HK)業務有望進一步增長,股價亦有機會升破2021年高位。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省級國企成大股東 創美藥業如虎添翼
於過去三年港股反覆下跌之際,創美藥業(02289.HK)卻逆市大升了逾八成,遠遠跑贏大市,主因其去年純利大增近3倍,以及開始派息。集團本身經營及業績已有一定實力,今年 初的消息顯示,大股東完成股份交割,由中國江西省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江西江中醫藥商業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江中醫商」)成為大股東,可說是如虎添翼,前景看高一線。
集團成立於2000年,主要向下遊分銷商和零售終端分銷產品,並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務及醫藥產品諮詢服務。公司專注於非 招標市場,是華南地區領先的醫藥分銷商之一,擁有廣州、佛山、汕頭、珠海、惠州五個現代化醫藥配送中心,及先進高效的 信息管理系統和物流配送能力,業務範圍已全面覆蓋廣東地區,輻射到閩、桂、瓊等周邊省市。
集團今年初宣布,公司控股股東、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及集團行政總裁姚創龍與江中醫商完成股份交割,收購事項完成之後 ,姚創龍持股佔比變更為31.94%,江中醫商持股佔比為46.42%,據此江中醫商成為創美藥業第一大股東。同時, 創美藥業上半年與江中醫商訂立《框架借款協議》,集團於今年至2025年期間內向江中醫藥申請貸款,授權總經理申請每 年之貸款上限金額均為5億元。
大股東多方優勢助發展
據悉,江中醫商利用國有企業在政策、資源和品牌方面的優勢,以構建為全國縣鄉市場單體藥店、中小連鎖以及診所(以下簡稱「非招標市場」)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的純銷型醫藥商業平台為切入點,全面拓展醫藥生產、現代智能物流、第三方委託配送、「互聯網+金融 」以及「互聯網+零售」等戰略業務。聯同江中醫商,創美醫藥將堅持實施「深耕廣東,輻射周邊」的市場戰略,建設全面覆 蓋廣東省及周邊地區的醫藥零售終端網絡。
而創美藥業(02289.HK)憑藉優異的軟硬體條件,在全面滿足自身藥品品類及數量快速增長對倉儲的需求同時,利用剩餘倉儲空間和物流配送能力,積 極拓展第三方醫藥物流委託業務,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於2022年12月底,集團與廠家、商業分銷及連鎖藥店等近10 0多家客戶達成第三方醫藥物流委託業務及其他倉儲或運輸等增值服務合作。同時,還把握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趨勢,通過電 商平台實現服務賦能,持續注入業績增量。
預期未來業績大漲
疫情以後,國內的醫藥市場有所回暖,集團在國有股東的背景及資金的加持下,把握醫藥終端市場的紅利,穩步增長,根據行 業在未來幾年醫藥非招標市場的增長趨勢,Eurasia Pacific Fund預測,集團接下來全年收入可達50億元(港元、下同)、純利6,000萬元;明年收入達60億元、純利8,000万元;2025年收入達70億元,純利達1億元以上。
根據國家商務部發佈的《2021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創美藥業(02289.HK)在「2021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100位排序」中位居37位。隨著國資股東的引入,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將持續 提升,龍頭優勢亦將不斷強化,有助於其充分於行業長期高質量發展,前景可期。
(撰文 : 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李慧芬 張貼文章
大行對阿里巴巴持樂觀預期,投資者宜趁低吸納
今年3月,阿里巴巴(9988)啓動「1+6+N」組織變革,設立淘天集團、雲智能集團等六大業務集團和多家業務公司,阿里巴巴(9988)上周公佈的6月底止季績及多項財務數據均勝市場預期,反映佈局取得良好效果並獲投行給予「增持」或「跑贏行業」評級, 加上多個業務降本增效舉措奏效,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優化,前景向好。
截至今年6月底,阿里巴巴收入按年升14%至2,341.56億元(人民幣,下同);non-GAAP淨利潤按年大升48%至449.22億元,主要由於經調整EBITA增加及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損益增加所致;經調整EB ITA升32%至453.71億元。Non-GAAP攤薄每股美國存託股收益為17.37元或2.40美元。
隨著內地消費逐步緩慢復蘇,線上零售滲透率也在穩步提升。淘天集團早前實施的「價格力戰役」獲得較大收益,下沉用戶、 年輕用戶、年長用戶的增長速度較快,支持本季收入按年增長12%至近1,150億元,客戶管理收入按年增長10%至7 ,97億元。同時,淘寶app日活躍用戶(DAU)按年升6.5%,反映淘天集團於5月宣佈以「用戶為先、生態繁榮、科技驅動」的策略初見成效。
菜鳥是市場關心的另一業務板塊,本季收入按年增長34%至231.64億元,經調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A )按年扭虧至盈利8.77億元。菜鳥擁有規模化的全球端到端物流網絡,利用其自研技術優化頭程攬收、幹線運輸、海外分 撥和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效率。截至2023年6月,菜鳥有三個新的國際分揀中心投入服務,海外分揀中心總數達到18個。
在中國,雲計算的支出佔總體IT的支出百分率偏低,尤其與美國同業比較,故在語音基礎設施的滲透方面存在巨大潛力。阿 里的雲智能集團本季實現收入251億元,增長4%。收入增長主要受阿里巴巴併表業務,以及金融服務、教育、電力和汽車 行業所驅動。筆者相信,AI的革命是個增量機會,各行各業將希望利用AI來提升服務,不僅是用於現階段模型的訓練,還 有用於支撐以後其各種服務,當中涉及大量的高性能算力,預計為雲業務帶來進一步發展契機,加之雲智能集團自身AI產品 和開源策略帶來的生態吸引力,AI整體有望
成為其長期增長的重要引擎。
阿里巴巴公佈季績後,大行陸續上調盈利預測及目標價,其中花旗報告指集團架構重組取得初步成果。雖然宏觀復蘇趨勢仍存 在不確定性,營收增長率或現短期波動,但管理層對所有業務集團充滿信心,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增長勢頭強勁;雲智能集 團受惠於生成式AI發展機會;預計綜合EBITA利潤率將穩步改善。花旗將阿里巴巴的目標價提高至148港元,維持「 買入」評級,並預計本財年收入將達9,780億元,增幅12.6%,經調整EBITA將增長31%至1,940億元。 此外,摩根士丹利表示,阿里巴巴以回報為中心的良性投資週期,以及綜觀其他業務虧損減少,將有助其盈利增長前景,故維 持「增持」評級,並重申為首選股份。
筆者亦看好阿里巴巴用戶增長,現時估值吸引,在科技股中的首選股,可趁低吸納,預期持續改善的業績將有望成為股價催化 因素,建議現價買入,暫時上望HK$100,止蝕位在HK$85。
(撰文:vantage客席分析師李慧芬)(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