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 在 2月 9, 2022
  近日,香港的第五波疫情越演越烈,日增確診人數連日破百,2月5日,香港新增染疫人數達351例,創香港疫情爆發兩年以來的新高。 面對日趨嚴峻的抗疫形勢,特首2月4日開記者會,公佈一些新的抗疫安排,主要包括將全民派發自我快速抗原測試套裝和增加檢測量,亦會在馬鞍山重設“火眼實驗室”,竹篙灣隔離設施在有需要時將接收無病徵確診者,並宣佈密切接觸者須在家居隔離等。 針對社會關心的全面檢測問題,特首說:“為甚麼不多做一次普及社區檢測,我相信你指的是中央協助的那一次。那次是在二○二○年九月做的,但結果都只是檢測了170多萬人——進行了1 783 232次檢測——相對於香港700多萬人,都不是所謂「全民」,當時我們稱之為「普及社區檢測」,基本上是「願檢盡檢」。我剛才告訴你,我們在一個月內應付第五波疫情已經進行了350 萬次檢測。如果你說成效,哪一個成效較高?讓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上次進行的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在兩星期內進行了178多萬次檢測,當中找到的陽性個案是45宗,如果計算成功率或成效率,就是0.0025%,即每10萬個檢測才抽查到2.5宗陽性個案。我告訴你,我們現時進行的這種方法,...
2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2月 23, 2023
  從近兩年內地刺激經濟政策的實踐看,一些過往常用、曾經有效的辦法,目前的刺激經濟效果不算理想。實事求是地看,既然過去採用的、常規的刺激經濟政策效果未見突出,是否應該考慮大膽採用一些新的、針對性更強的政策,可以更直接地刺激需求、更快地改善房地產市場狀況,以協助達成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由於中國內地的金融系統主要是國有,與西方發達國家金融系統普遍是私有的情況有本質不同,一定程度具備國家信用背書,可以承受較西方金融系統更高的負債率,不宜貿然照搬西方的財務理論,自我設限,造成金融不能配合經濟發展的後果,忘記了金融應該服務於經濟健康發展的目標。 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內地經濟承受了很大壓力,中央政府將面對的壓力總結為:「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也不斷出台經濟刺激政策試圖緩解壓力,重振經濟。 合理投資效益項目越來越少 內地過往刺激經濟的老經驗是大力投資基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這個策略運轉得相當好,既提振了經濟,又大幅改善了基礎設施。不過,在經過多年持續投資基建後,這個路徑同樣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具備合理投資效益的項目越來越少,低效甚至無效投資逐步增加,...
1.6k+ 閱讀 0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8, 2021
  (2021-12-9 稻穗) 上周,本已疲弱不堪的港股再受新的衝擊,滴滴從美國退市、美國證監會新規要求中國公司必須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中國證券業協會新規限制證券公司開展收益互換業務、恒大終於宣佈債務違約等消息,基本都是對港股有較大負面影響的不利消息,港股的困境恐將延續。 今年下半年以來,港股在中國政府強監管、降杠杆政策的壓力下持續走低,多個熱門板塊如科網、內房、教育等面臨政策環境的急速轉變,普遍遭遇重大風險,港股的估值也持續下降,已經處於全球金融風暴以來的歷史低位。 進入四季度,內地的宏觀政策開始小幅放鬆,監管的力度也大致平穩,低估值的港股走勢逐漸略有改善,從下跌轉為大幅震盪。不過,面對上周浮現的一系列壞消息,港股有較大機會再度開啟下跌尋底的過程,跌跌不休之路恐怕尚未走到盡頭。 具體而言,上述幾個壞消息的影響大致如下: 滴滴從美國退市,這個消息對港股影響有利有弊,短期影響弊大於利,長期影響利大於弊。由於滴滴目前在美股價不足上市價的一半,如果公司用市價回購退市的話,當初投資公司的投資者將面臨重大虧損,有可能引發訴訟,增加從美退市來港上市的不...
1.4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3月 4, 2020
(2020-3-4 稻穗) 截至3月1日11點半,全國新增新冠病例確診數為579例,不過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漢,僅武漢一市就新增565例,湖北省除武漢外其他地方,僅新增5例;全國湖北以外,如果不計臺灣新增的5例,僅新增4例,其中北京的2例還是境外輸入,全國湖北以外實際新增僅有遼寧的1例和香港的1例。由於武漢處於封城之中,傳染源已無法擴散,所以,未來只要把武漢的感染病例基本收治,全國的疫情基本就過去了,所以,鐘南山院士認為4月底基本可以控制疫情。 同時在境外,韓國新增376例,意大利新增133例,法國新增27例,德國新增33例,美國新增6例,西班牙新增17例等等,全球各大洲都有病例出現,新冠疫情在全球擴散的趨勢看來已經基本確定。 根據目前的情況,全球的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中國政府抗擊疫情的決心和動員資源的能力,也基本不具備對社會的細緻網格化管理的手段,醫療資源普遍不足,因此,大部分的國家可能只能採取介於主要靠個人加強衛生管理、自主隔離,以及有限度封閉主要疫區和取消一些大型活動之類的措施。不過考慮到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僅靠這類不嚴格的抗疫手段,疫情基本不可能很快受控,因此,...
1.4k+ 閱讀 6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18, 2020
  (2020-11-19 稻穗) 11月15日,經歷8年“長跑”,覆蓋中國、東盟、韓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15國,佔據全球GDP總量約三分之一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終於簽了。 這個全球最大的貿易協定,雖然經歷了印度中途退出等波折,終於在參與國的堅持和努力下,成功簽署了。協定以工業產品為主,整體的關稅廢除率達91%。除各國允許的部分保留專案外,關稅廢除率達整體項目9成以上,逼近「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水準。只是,在特朗普政府到處退群的影響之下,曾經如日中天、奧巴馬政府為了圍堵中國苦心孤詣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被縮水成了日本主導的CPTPP,如今的影響力已經遠遜中國參與的RECP,奧巴馬圍堵中國的美夢在特朗普的破壞下,成為泡影。 從某種意義上說,「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可以視作中國突破美國發起的貿易圍堵的勝利,奧巴馬政府想用TPP限制中國,特朗普政府想用貿易戰直接打垮中國,他們都沒有成功。TPP之前與RCEP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提出,可以視為中美各自的一套地區經濟發展藍圖。現在的結果是,特朗...
1.3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16, 2020
(2020-12-17 稻穗) 香港經濟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從年初到現在,香港共計有四波疫情,除了第二波和第三波之間(4月下旬到6月上旬)一段時間疫情較為平穩、新增感染人數較低之外,其他時間疫情都是反復發作,防疫措施松松緊緊,受影響的相關行業始終難以正常經營。 經過接近一年的疫情煎熬,很多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如果說今年早些時候,雖然疫情影響同樣嚴重,但企業還有些老本可吃,房地產業主也在早期給過一些租金優惠,政府也有一些救助企業和經濟的財務支援等。企業雖然生意受較大打擊,但靠著這些臨時措施,大多還能勉強生存。不過時間拖到現在,老本已經吃得七七八八,房地產業主由於各種原因,大多不願再給予租金優惠,政府的主要資助計畫已經到期,如果生意再無法恢復的話,很多企業的破產就迫在眉睫了。 屋漏偏遭連夜雨,就在受影響企業水深火熱、指望靠年底的業務旺季能夠讓它們松一口氣的時候,第四波疫情的爆發基本粉碎了他們的希望。由於政府防疫措施存在一些漏洞,加上氣溫下降有助於病毒傳播,香港疫情從11月下旬開始進入了第四波高峰期,日新增感染人數多天超過100,無源頭感染個案連續多天居高...
1.3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7月 8, 2020
(2020-7-8 稻穗) 自3月疫情初步受控以來,中國經濟就開始穩步恢復,廣受關注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4個月處於擴張領域。國家統計局剛剛公佈的6月綜合PMI達到54.2,創今年新高,說明中國經濟的恢復速度有加快跡象。其中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1.4,高於上月0.5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回升,表明製造業市場需求繼續恢復;非製造業新訂單指數為52.7,比上月微升0.1個百分點,表明非製造業市場需求平穩回升。 財新中國發佈的6月PMI,製造業PMI提高0.5個百分點至51.2;服務業PMI達58.4,較5月上升3.4個百分點,為2010年5月以來最高,連續兩個月處於擴張區間;綜合兩個類別的6月財新中國綜合PMI提升1.2個百分點至55.7,錄得2010年12月以來的最高值。 持續上行的PMI,加上疫情以來表現穩定的出口,證明中國經濟的韌性很強。在疫情擴散的初期,市場普遍對中國經濟較為悲觀,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認為內部需求和出口都將受嚴重衝擊,3月以來的資料表明,這個悲觀的假設不能成立。中國由於較好的控制了疫情,國家又出臺了一些支持經濟的政策,自身的內部需求正穩定恢...
1.3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4, 2020
(2020-11-4 稻穗) 10月29日,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發表,涉及港澳僅一句話“要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與四中全會公報中涉及港澳臺的內容有一個段落相比,內容自然是減少了,當然也有一種解釋說,內容減少是因為四中全會的公報中有涉及國家安全的部分,而現在港區國安法已經建立,無需再討論國家安全了,因此內容就相應有所減少。 不過不管怎麼解釋,內容減少是不爭的事實,是否代表香港重要性的下降則見仁見智、眾說紛紜。在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對五中全會公報的解讀中,他肯定了香港的優勢指出,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香港經濟發展有良好的基礎,獨特的優勢。並進一步指,在“十四五”時期,中共中央將進一步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臺,高品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港澳同世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流合作。 其中,“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臺,高品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看作是對香港的要求或給香港的任務,“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港澳同世界各國各地區開展交...
1.3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20, 2021
(2021-10-21 稻穗) 今年以來,以恒大爆雷為開始、花樣年躺平為高潮,內房板塊、特別是民營內房企業承受了極大的現金流收緊壓力,代表投資者對內房企業償債能力看法的內房美元債市場,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恐慌的一輪拋售潮,大部分的民營內房美元債都遇到不同程度的拋售,許多高杠杆房企的美元債直接跌到接近違約水準。 雖然“房住不炒”作為國家政策已經提出來一段時間,但過去幾年,金融機構其實並未給予高杠杆房企較大的減杠杆壓力,例如恒大,其杠杆幅度在過去幾年不僅未降,反而自2017年後又開啟了高杠杆多元化的狂奔。但今年以來,內房企業面對來自監管和金融機構的壓力明顯加大,直接導致了高杠杆內房企業的融資困難,爆發債務危機。 高杠杆內地房企的資金來源一向是依靠兩個方面,一是融資,例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各種貸款發債,發股集資等;二是銷售,由於近年來內地房產總體銷售較好,房地產企業經常可以通過銷售回籠大量資金。 不過今年以來,融資和銷售這兩個方面都遇到很大困難,受制於三道紅線,很多高杠杆房企無法從金融機構取得貸款,現金流緊張、債務風險加大又使得投資者擔憂加劇,令企業從資本市場融資也基本...
1.3k+ 閱讀 1 讚好
經由: 在 10月 14, 2020
  (2020-10-15 稻穗) 語出自「孫子兵法」«軍形篇»,相關段落是:“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 ,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 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當前的中美之爭,雖然不是戰爭,卻是類似戰爭的全方位博弈,美國毫無疑問是實力較為強大的一方,中國則是相對弱小的一方。從2018年開始,試圖從根本上壓制中國發展的美國,從貿易打壓、限制,逐步發展到科技打壓、南海軍事挑釁、政治疏離、國際圍堵等方面,新冠疫情以來,又增加了向中國甩鍋的新戲碼,對中國的發展造成了一定困擾,對於這種嚴峻的局面,中國如何有效應對,來自2000多年前中國兵家聖典「孫子兵法」的古人智慧,可以帶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 孫子的上述論述用白話翻譯就是:過去的善戰者,都是先令到自己沒有明顯漏洞、不被敵人戰勝,然後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查缺補漏、完善自己不被敵人戰勝,這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但是要戰勝敵人,就要等待敵人出現可乘之機。所以善戰的人,可以做到令自己不被敵人戰勝,不能使得敵人必定失敗。所以說:獲...
1.3k+ 閱讀 2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20, 2019
(2019-11-21 稻穗) 香港因逃犯條例修例引發的動亂,至今已超過5個月了,仍未見平息的跡象,而且近日以來,暴力和破壞的程度有還有明顯的升級。但是和一般人的看法相反,在我們看來,這場以似是而非的理由引發、以其他政治目的為目標的動亂,很可能已經步向衰亡,近期暴力和破壞的高漲不過是衰亡前的迴光返照,只會令衰亡來得更快。 古人講‘蓋棺論定’,現在動亂雖還未‘蓋棺’,但隱藏的矛盾基本都已表現出來,也差不多到了可以給它‘論定’的時候,一些基本的結論已經可以形成。 第一個結論:動亂快將結束 雖然香港社會內部的對立和分歧還要很長時間、甚至很多年才能完全化解,但僅就破壞社會秩序和暴力行動而言,卻離開結束不遠,因為延續動亂所需要的燃料(社會的廣泛同情和支持)已經大量被消耗,而外部環境也已有明顯變化。 不管暴力分子升級暴力和破壞行動的理由何在,但在客觀上,大規模、無差別地攻擊不同意見市民、破壞交通,只可能是自掘墳墓,令運動更快完結,不會帶來他們想要的任何結果。因為這樣的行動,譬如大規模破壞交通,差不多給所有人造成了出行困難,帶來了不同程度的麻煩,直接、明顯地損害了他人利...
1.3k+ 閱讀 4 讚好
經由: 在 5月 7, 2020
(2020-5-7 稻穗) 截至5月3日下午,美國的新冠感染人數已超過11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6.6萬人;歐洲的幾個大國,西班牙、義大利新冠感染人數都超過20萬,死亡人數均超過2.5萬人;英國感染人數接近20萬,死亡人數接近3萬;法國、德國感染人數都超過15萬,法國死亡人數接近2.5萬,德國比較好一些,死亡人數接近7000。 與之對比,最早爆發疫情的中國,在對病毒毫無認識、遭到突襲的情況下,新冠感染人數接近8.4萬,死亡人數僅略高於4600人。 歐美和中國同遭病毒襲擊,中國第一個被襲,毫無準備,歐美遇襲時間大概在中國之後一個多月,照道理,有更多的準備時間,目睹中國疫情的嚴重程度,也應該對病毒的危險性有一定認識,可是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卻暴露出毫無準備,醫療物資不足,防控不嚴,導致病毒大範圍傳染,大量病人死亡,醫療系統不堪重負,很多地方需要犧牲老人治療的情況,令人對歐美的疫情防控,進而對其社會管理體制,產生了一些質疑。 特別是美國,作為全球最發達的國家,號稱擁有全球最先進的醫療體系,卻完全無法控制疫情的傳播,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令人震驚,遠遠超出全球其他國家,特別是...
1.2k+ 閱讀 4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