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 在 7月 3, 2019
  (2019/06/28 晴報) 6月9日有20萬人(民陣所說的103萬人,我以前在本欄已論證過,一定誇大了幾倍)和平遊行,6月12日有警方與一群示威人士在立法會附近對峙,開始時基本上和平,從錄像可見及後有暴徒襲擊警方,後者便發射催淚彈150發及其他國際上常用的鎮暴方法還擊,並拘捕了一批疑犯等候檢控。林鄭在6月15日承認工作做得不夠仔細,但不認為《逃犯修例》本身有問題。當時我已判斷,政府的做法不但無補於事,而且只會動員更多人在6月16日遊行,果然當天有高達40萬人參加,使從維園至政總又短又窄的幾條路塞滿了人。接着的個多星期,陸續有人包圍警察總部與其他政府部門。 留尾巴供反對派利用 怎樣評價政府的策略?我看過了可觸及引渡條例的所有罪行,毫不認為這次修訂對絕大多數港人有甚麼影響。前刑事檢控專員、資深大律師江樂士(Ian Grenville Cross)有篇長篇講稿,把相關問題講得很清楚,說服力比反對派所說的強得多,我對這條例本無多大興趣,也就不多評說了。有一點港人倒是要自問一下,2006年至今,內地共將248名疑犯應香港要求遣回香港受審,但已知的在內地犯了謀殺罪、...
463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7月 19, 2019
(2019/07/19 雷鼎鳴 轉自晴報) 毫無疑問,最近社會的暴力事件,是大半個世紀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的最大危機。這50多年來,港人習慣了和平,反暴力的底子也厚,但看來這尚不足夠杜絕暴力的出現。政府似乎相信,只要多聽聽意見、搞搞民生,事情便可過去。當有些人的目的是千方百計要癱瘓政府,甚至奪權,民生政策是推動不了,或起碼是會有長期延誤,以致社會矛盾更為加深。 經濟學的核心是誘因,在網上用假名,就算是胡言亂語發表仇恨言論,是沒有成本的。蒙了面後,自己會以為正義上身,就算對世界大肆破壞,也不易被檢控,不用為犯法的暴力行為付出代價。損害了別人,破壞了社會,不但沒有成本,還有回報,某些政客或傳媒會將暴力美化,有時更會有物質上的支持。有了這些誘因,暴力不會減少,只會愈演愈烈。暴力會變成一種毒癮,施暴者的行為會如失心病似的,正常的人怎會去咬斷別人的手指?對社會而言,這便有如讓癌細胞不斷擴散,若不及早遏止,最終只會對社會整體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政府無對暴徒採阻嚇措施 政府要推動開放包容的政策,這方面沒錯,但很可惜,她似乎缺乏抑制這社會癌細胞擴散的意志,對打擊暴徒並未有採取甚麼...
707 閱讀 10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9, 2018
(2018-11-9 雷鼎鳴   晴報) ▲填海造島不但是開拓土地資源,背後更是迫使有土地在手的人,盡快開發或賣地。(資料圖片) 上周中大經濟系宋恩榮教授與我聯絡,說他與港大的王于漸教授會發起一個支持「明日大嶼」願景的填海造島簽名活動,問我要不要簽。我讀過他們二人在友報發表過的一篇相關文章,與我在本欄連續幾期所寫的分析與觀點不謀而合,所以當然答應。但因我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要保持低調,我就沒有向科大的同事講解此事的技術細節或鼓勵他們加入簽名了。 經濟學界對香港的社會活動一般不大感興趣,若非早前反對「明日大嶼」的言論有太多與事實大相徑庭、民粹色彩極濃厚,而且與經濟常識相悖的「分析」,我相信宋、王二人也無興趣站出來批判這些人立場先行的觀點。有些人或許反駁,是否反對填海的便是民粹,贊成的便是理性?簽了名的38位經濟學家(其實楊汝萬教授是地理學大師,不是經濟學家),不也是立場先行嗎?這些疑問倒是有清楚的答案︰沒有經過理性分析及缺乏經得起推敲的證據,但又喜歡呼叫誇張口號的人才算民粹,有小部分反對填海的人提出過一些值得考慮的擔憂,我不會把他們歸類為民粹,38位學者的立...
201 閱讀 6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30, 2019
  (2019/11/29 原載於晴報) 區議會選舉結束,雖然建制派所得票數有顯著增幅,基本盤並無流失,但在總席位上卻兵敗如山倒,這倒是應驗了我5個月前在本欄援引淝水之戰歷史案例所寫下的論斷︰在兩軍對峙時,任何一方的退讓,必會引發不測的危機。林鄭當時不斷道歉,其後又大隱於府衙之內,在社會最需要領導人論述之時,她在一段頗長時間內卻鮮有公開露面,當時已有建制派議員埋怨這會拖累區議會的選情,今天只是應驗了那時的預言罷了。 這次選舉及這幾個月多次示威及暴亂的參與人數,倒是有助於我們掌握香港的實況。今次投票人數約294萬,兩大陣營的得票率因點算票數時有個別的作弊投訴,所以仍有爭議性,但大局不改。建制派得票約122萬,反對派得票169萬,另有3萬餘票不歸類於這兩陣營。按百分比算,大約是41.5%與57.5%之分。很多人說並無打破四六比的常態,也不無道理。 中間派人數仍然最多 因投票率高,不少人驚訝沉默的大多數去了哪裏?在愈來愈撕裂的社會,這確是值得注意的問題。6年多前,鄭赤琰教授建議香港的選舉制度應學習新加坡、澳洲等地的全民強制性投票,我對此建議大力支持。若用此方法,...
1.1k+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11月 23, 2018
(2018-11-23 雷鼎鳴   晴報)   幾年前有次在清華大學的一個論壇中,有學生問我對創業的看法。我贊成年輕人積極投入創業,尤其是與創新科技有關的創業,但我對清華的學生有多少會創業卻頗有懷疑。能進清華的多是很聰明的人,這是創業的有利條件,但他們也容易找到安穩的高薪厚職,放棄這些去創業機會成本很大,所以未必很多人願意幹。   這幾年多觀察內地的創新科技後,我變得樂觀一點。內地創新科技界似已建立了一種生態系統,能把年輕人的創新思維調動起來,社會中也流傳著一些模範人物的事蹟,喬布斯的傳記、馬雲的演說與金句,對搞創業的人也起到激勵與指引作用。 中國年輕人愛汲取外國經驗   這點便是中國優勝於美國之處,中國的年輕人開放得多,美國的經驗他們肯放開心靈去瞭解,看看內地書店中各種繙譯過來的書便可知一二;反觀美國,又有多少人看得懂中文及瞭解中國在發生甚麼?美國這個問題,在港人中一樣存在,看不懂簡體字,聽不懂普通話,對中國創新科技的蓬勃發展也不知悉,這會吃大虧。   最近看了一套內地的連續劇,叫《創業時代》,覺得很有意思。小時候家中沒有...
179 閱讀 6 讚好
經由: 在 5月 28, 2019
  (2019/05/24 晴報) 美國政府說服不了歐洲的主要國家禁止使用華為的5G技術,特朗普在碰了一鼻子灰以後,上周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條件下,竟以緊急情況為藉口,簽署行政命令封殺華為,美國商業部的工業與安全局隨即把華為列入其實體名單之列,除非得到許可,美國公司與華為不得有任何交易,這意味着華為以後會買不到美國製造的芯片及其他零部件,其他國家供應商若用了美國的技術或產品去生產華為所需的零部件,一樣不可賣給華為。 美國已不再偽裝,她的意圖很清楚,便是不能容忍中國的科技能超越她。美國有位官員告訴路透社,華為很倚賴美國的供應商,把她加入實體名單後,華為便難以或基本上不可能銷售部分產品。既然美國坦白了,再批評她的不光彩已是對牛彈琴,浪費時間,更有用的做法是客觀評估封殺華為的影響及訂定政策。最急切的問題是華為的忍痛力會否不足,頂不住美方壓力,關門大吉? 一早已研發「備胎」 我深信這場仗美國贏不了,華為有3個有利因素,死不了。 第一,特朗普的行政命令雖然即時生效,不留任何緩衝期,但自去年中興事件後,華為已起了強烈的戒心,大量購買零部件,足可供未來6至12個月生...
345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3月 16, 2020
  (2020/03/13 原載於晴報) 抗疫戰以外,還有一場國際輿論戰或公關戰在進行着。後者本來是美國主導針對中國,但近日美國後園失火,自身難保,敗象已呈。 美國政府雖不敢違反美國社會的價值觀,直接宣揚種族歧視,但找些外圍人士胡亂指摘中國是疫症散布者,從而使美國人民及世界人民埋怨中國、疏遠中國,卻是符合美國今屆政府的戰略。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不無幸災樂禍地說中國的疫情會使更多職位回流到美國,霍士電視台的一個主持胡說八道地說中國人民都很飢餓,要吃蛇、蝙蝠,以致病毒傳染世人,中國要道歉(為何美國控制豬流感不力,使全球死了57萬人,美國卻不道歉?),《華爾街日報》刊登標題侮辱中國的文章,都是其輿論戰或宣傳戰的例子。 在中國內部,輿情也一直在變化。在武漢封城的初期,從內地網民的反應可見,正面的評價佔主要,人民認為政府行動果敢,否則如何能有此斷然的措施?隨着全國各地爭相支援武漢,顯示出強烈的團結精神,也感動了不少中國人民,甚至世衞到華考察的團隊。 中國迅速控疫 反擊失實批評 不過,曾當「吹哨人」的眼科醫生李文亮的病逝,令中國的輿情出現了一陣子的轉向。李文亮在2月...
1k+ 閱讀 3 讚好
經由: 在 7月 12, 2019
  (2019/07/12 雷鼎鳴 轉自晴報) 董建華先生日前公開說,通識教育科他是始作俑者,但完全失敗。這個高中必修科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不少人認為它是有強烈政治立場的老師向學生洗腦的陣地。在教育效果上,連學究天人的數學大師丘成桐也認為通識科使到學生「通通不識」,是一個大災難。究竟此科應否繼續保留?又或值不值得把它視為必修科? 從教育意義上看,此科不可能毫無貢獻,有些學生也許可通過它而更能慎思明辨。不過,它佔據了大量的教學與學習時間,以致中學其他學科並無足夠時間學習,最明顯的是至關重要的歷史科尚未能成為高中必修科,又或香港中學的數理課程大幅削減,學生將來訓練不足,很難應付科技新時代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以成本效益的角度去看看投放這麼多資源與學習時間搞通識科是否不值得。 老師易在選教材時偏頗 至於部分年輕人激進化或喪失民族身份認同,通識科也不可能是唯一原因,網上的仇恨言論或許影響更大。但疑問尚在,通識科會否是推波助瀾的「幫兇」? 我對通識教育這概念不但不反對,還大力支持。我自己的學習道路上,便曾在通識教育的大本營芝加哥大學接受過最優質的通識教育。但...
337 閱讀 6 讚好
經由: 在 2月 15, 2019
(2019/02/15 雷鼎鳴 晴報)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到中歐東歐訪問,繼續唱衰華為之旅,但被匈牙利外長直斥美國的偽善。的確是偽善,自己的產品不如人,卻威脅一些小國,若她們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則美國會縮減與其合作。這麼不要臉的行徑也做得出,當然要包裝一下,否則便太難看了。包裝是說華為對使用其產品的國家有安全威脅,華為既然是通訊設備企業,此種威脅當然是指華為會把資訊取走,交給中國政府。 斯諾登揭美政府竊聽 自從2013年斯諾登事後件後,美國政府此等指控便顯得可笑了。美國至今還未提出一丁點證據證明華為有偷盜及洩漏資訊,但卻賊喊捉賊。 美國政府及科技大企業侵犯私隱及威脅別國安全證據卻是俯拾皆是,最震撼的自然是斯諾登的爆料,原來世界各地人民,包括港人在內的電話、電郵等通訊,在美國情報機構面前,都是透明的,密碼也形同虛設。我們一介小民被美國監視,已使人不安,原來多國元首的電話,包括盟國元首的談話,一樣被美國政府偷聽,這不是威脅別國安全是甚麼? 我幾年前一直在奇怪,美國政府把我們日常生活的八卦資訊都找來,究竟有何作用?當聽說過大數據的概念後,大可明白大數據即電腦...
135 閱讀 8 讚好
經由: 在 1月 25, 2019
(2019/01/25 雷鼎鳴 晴報)   上周末在清華參加舊同事李稻葵主理的「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每季一次的中國宏觀經濟研討會,當時政府尚未公布2018年GDP增長多少,但每次大會必發的一份長篇「報告」,內有估計2018年GDP增長6.6%,2019年則預測增長6.3%。其後,政府果然公布2018年的增長率是6.6%,與「報告」內容一致。 這是沒有甚麼值得奇怪的,中國官方去年預測2018年增長6.5%,但其實官方預測一向較為保守,她說是6.5%,我們可以視為6.7%,後來經過貿易戰的衝擊,跌到6.6%,跌幅微弱,正好印證了我說過多次的觀點,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並不大,美國若想靠此遏制中國,不會成事,中國增長比美國快,時間在中國一方。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西方的傳媒不會唱衰中國。我對唱衰並不反感,只要其內容正確便應考慮之,問題是有些評論建基於錯誤的認知,而偶然中國自己的決策人也會受其惑,那便需要指出以正視聽了。 安全度遠高於日本美國 唱衰得較多的,是說中國有債務危機,尤其是企業債高企,會隨時爆煲云云。我過去也曾經多次在報章撰文指出,這是不懂中國...
278 閱讀 8 讚好
經由: 在 8月 16, 2019
  (2019/08/16 雷鼎鳴 晴報) 這一、兩個星期黑衣人的不合作運動接連受挫,先是在港鐵妨擾別人上班使人神憎鬼厭,接着是佔領機場、癱瘓航班、襲擊旅客、禁錮旅客,並剝奪旅客搭機的自由,惹來如潮劣評。黑衣人中較有腦的,眼見不妙,連忙改變策略,發出了一些空洞的道歉信,但內容依然自相矛盾。原來根據法例,在機場犯法罪加一等,若破壞到航空運輸機制,最高可判終身監禁。這些人連累這麼多航班被取消,技術上已是犯了重罪,還有臉提出5大訴求,並缺一不可?要知道,訴求之一便是不准政府檢控他們,這些人可否不再把自己當作可凌駕於法律之上? 失敗不會停止到他們的活動,但卻會把其本相暴露出來。他們是在怕,犯了法後要坐牢,所以才繼續孤注一擲,把局勢搞亂,以求在玉石俱焚的口號下試試找尋渾水摸魚的機會,以求脫身。跟着暴徒跑但涉足不深的人若不懂得火速割席,便是愚不可及了。不合作運動連續失敗了兩次後,本周又有人想轉戰金融圈,以圖製造新一輪的破壞,但可惜他們經濟知識貧乏,未出招便已可預知會成為笑柄。在金融銀行業搞破壞的,我發現有兩個並不一定是互相配合的圖謀,都聲稱要在8月16日發動。對,就是今天! ...
894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1月 11, 2019
(2019-1-11 雷鼎鳴 晴報) 元旦過後,收到中大前校長劉遵義教授夫人麥嘉軒寄來劉教授的新書《中美貿易戰與未來經濟關係》(The China-US Trade War and the Future Economic Relations),剛好要到杭州及南昌旅遊,連忙在高鐵途中捧讀。書寫得淺白,避開了不少專業術語,想來讀者對象是包括了中美政商界的不少持份者。顯而易見,此書是至今為止有關中美貿易戰甚至科技戰最全面並及時的著作,內地或香港的出版商若夠聰明,應即時把它譯為中文,自會一紙風行。書中建基於大量數據的論點,對香港及美國一些胡說八道的言論,也是一服很好的消毒劑。 中美貿易逆差被嚴重誇大 書中的亮點頗多,只舉幾例。今任的美國總統不知是否吃錯了藥,對國際貿易的性質不但一無所知,還祭出了18、19紀的錯誤理論重商主義為指導思想,誤以為貿易有盈餘便是賺,有逆差便是虧。有見及此,劉教授便不得不把課本中的貿易導論用最淺白的語言再解說一遍,並指出自由貿易可達至雙贏、貿易戰沒有贏家此一定論。 但本書的目的當然不是光談理論。美國埋怨與中國貿易有逆差,由來已久,多年前劉教授便...
193 閱讀 10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