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香港資深傳媒工作者,時事評論員。曾任職香港開放雜誌,經濟日報,星島日報,蘋果日報,鳳凰衛視,亞洲電視等媒體;策劃製作「解密百年香港」,「澳門五百年」,「香港望族」,「三年零八個月」 等電視特輯...閱覽更多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9-09 劉瀾昌)
曾幾何時,國內的“恨朝党”猖獗一時,幾乎要把抗美援朝的立國勝利都要否定掉,如今只剩下幾聲抽泣。但是,還不閉嘴, 還在跟著美帝唱衰平壤。
在展開巡航導彈“核攻擊戰術”與朝鮮成立75周年民間防衛武裝力量閱兵式演習之間,朝鮮領導人主持了朝鮮首艘戰術核攻 擊潛艇下水式。朝中社報導,這艘被命名為“金君玉英雄”號的潛艇由咸鏡南道新浦造船廠製造。相信,這是朝鮮的“江南造 船廠”。
朝方宣佈,這是一艘可以攜帶和發射核導彈的新型潛艇。金正恩則形容,這是打造可以抗衡美國及其盟友核打擊努力中的一個 關鍵里程碑。
但是,美韓馬上抹黑,“恨朝黨”也跟著嚷嚷。有說不過是改裝前蘇聯的羅密歐級潛艇,有說設計不科學潛艇未必可承受導彈 發射壓力,甚至還說該艇只是停泊在碼頭,從外觀看“根本就無法正常運行”。
然而,俄黑海艦隊前總司令科莫耶多夫肯定,這是朝鮮軍事技術領域的一項重大突破。他相信朝鮮將繼續試驗和改進然後批量 生產。同時,更多的美韓專家持同樣觀點。美聯社引述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安基特·潘達的話指出,朝鮮近年來一直 致力對水下發射核武器的研究,已成功進行了多次潛射導彈試驗。至少從理論上講,這有助於確保朝鮮在地面遭到核打擊後仍 保留潛射反擊能力。
他還指出,朝鮮目前已經擁有可以飽和攻擊,並且突破韓日本反導系統的車載導彈攻擊系統,而導彈潛艇成軍使其威懾能力從 陸上擴大到水下。
韓聯社稱,從朝鮮官方公開的照片看,該潛艇上共有10個發射管,其中4個可以發射“北極星”級的潛射彈道導彈,剩餘的 6個發射管可以發射縮小版KN-23級的導彈。而朝鮮已成功試射這兩類潛射導彈成功。重要的是,該潛艇理論上講,已可 搭載朝鮮今年3月曾公開展示的“火山31”型戰術核彈頭。若朝鮮將現有的20多艘中型潛艇都改造成有10個發射管的新 型潛艇,這意味著朝鮮可同時發射200枚戰術核武器,韓日以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都難於攔截。
這幾年,美韓和國內的“恨朝黨”一樣,對於朝鮮的軍備發展都有一個“螺旋軌跡:唱衰——承認加謾駡,再唱衰——再承認 加謾駡”,平壤則在這個螺旋中不斷提升,從原子彈試爆成功,到核彈頭小型化,再到多種搭載工具成功。
按照韓國媒體的報導,平壤至少有八種以上的搭載工具,包括前不久針對美韓“乙支自由衛士”大型軍演而發射的“箭矢一型 ”和“箭矢二型”巡航導彈,600口徑的大型火箭炮,無人潛艇,“海嘯”重型核魚雷,“火星8”的超高音速導彈,“火 星18”洲際導彈等等。而核潛艇一旦成軍,則表明朝鮮還擁有“二次核還擊能力”,這無論如何都是“上臺階”的表現。
原因有四個。第一,平壤竟然可以頂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成為了擁核國家。可以肯定,他們可以靠自力更生避免了伊拉克 ,利比亞等國的滅國命運。這也是最打“恨朝黨”臉的。第二,朝鮮半島和東亞的格局因此有了質的改變。過去,平壤在常規 軍備上遠遠劣于韓國,尤其在軍艦和戰機方面。平壤的唯一殺手鐧是在三八線的突出部的重型火炮,可以對首爾飽和攻擊,但 是美國卻經常威懾要對朝鮮核設施進行“外科手術式打擊”。現在,五角大樓再也不敢這樣說,反而要和韓日共同開發反超高 音速導彈防禦系統,不然,防不住朝鮮的“火星8”。
第三,再也聽不到“恨朝黨”說放棄平壤了。那些時候,他們不但嚷嚷“和朝不如和韓”,韓國是“錢櫃”,朝鮮是“窮兄弟 ”。這回,看看尹錫悅的嘴臉,“恨朝黨”還能說什麼?那時,甚至還有人聲稱“不要緩衝區”,老美在朝鮮戰爭沒有得到的 “恨朝黨”還想白送給它。百年大變局加速演變,三八線從緩衝區走向反霸突出部!第四,現在可以看清楚了,“恨朝黨”從 某人開始翻歷史資料開始,實質是要否定偉大的抗美援朝。進而否定毛主席,否定社會主義的中國,當美國和平演變中國的棋 子。
讚好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9-07 劉瀾昌)
美國務卿布林肯在基輔過了一夜,對外說,不懼俄羅斯空襲。可是,普京會“消滅”他嗎?恐怕沒有這個打算吧。不過,如果 布林肯承認瓦特納領導人普裡戈任是CIA幹的,也許克格勃要行動。
然而,這都不是布林肯到烏克蘭的主菜。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澤連斯基的反攻未達“預期”,拜登政府遭到國會的責疑,甚至 民主黨的議員也開始抨擊拜登團隊的文官,責疑他們不聽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退位前的和談建議。米利說,去年冬天,也 就是烏克蘭第一次反攻收回一萬多平方公里失地之後,是停戰的最佳時機。現在,美國輿論包括五角大樓都說,“時機錯過了 ”。有人說,烏克蘭現在不是考慮用“三八線模式”停戰,很可能是日本模式直接投降。
顯而易見,布林肯此行,目的並不是履行美國對烏克蘭的義務,而是去“督戰” ,逼澤連斯基趕快收拾“腐敗國防部”的問題。自然,布林肯不是“拿槍”逼,而是拿錢去打,只是美國也窮,好說歹說,也 只挖出10億美元。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西方世界的財政危機。英國的第二大城市伯明罕政府宣佈“破產”了,英國輿論說, 這只是“冰山一角”,英國城市財政破產陸續有來。
眾所周知,美國國債已經直奔33萬億美元,美國政府財政收入一年也才7萬億美元,其中2萬億要拿去還國債的利息,因此 理論上美國早該破產了。可是,他們有美元霸權,可以開動印鈔機,日子比英國好過。
只是,布林肯此行才帶去10億元,怎麼可能滿足澤連斯基的胃口?當然,布林肯還承諾供應“貧鈾彈”,這是繼英國之後另 一個決心“核污染”烏克蘭的國家。英國、美國還有日本,都犯下反人類罪。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比爾·哈格蒂說,“希望從拜登行政當局那裡看到一個幫助烏克蘭取得戰爭勝利的明確戰略”。
可是,這種戰略顯然是不存在的。即使,澤連斯基拿到F16戰機,但是全世界的所有軍事家都說,這對改變戰場態勢不起任何作用。
於是,越來越要 從美國總統大選角度看俄烏戰事了。布林肯此行,實際也是拜登競逐連任行動的一部分。只是,又到了冬天。今年冬天必定不 像去冬那樣是“暖冬”,要讓烏軍在前線不挨冬,布林肯恐怕還有那更多的錢,況且烏克蘭國防部是也是借購置防寒冬衣貪錢 的腐敗部。
有趣的是,美國媒體,將布林肯訪問基輔的新聞與金正恩即將訪俄的新聞相提並論,稱與金正恩與普京可能「結盟」會令人擔 憂,因為朝鮮領導人可能向莫斯科提供武器,來支持其在烏克蘭的戰爭。他們說,朝鮮和俄羅斯之間達成武器協定,在交易層 面上“完全合理”。莫斯科迫切需要武器,特別是子彈和炮彈,以支持在烏克蘭的戰爭,而平壤在這方面有充足的供應。備受 制裁折磨的朝鮮則急需資金和糧食。
言外之意,平壤支持莫斯科軍備,尤其是當前戰場上消耗量巨大的155榴彈炮彈,如同烏克蘭也需要韓國的155榴彈炮彈 一樣。而大量的軍備生產,也會為朝鮮的經濟帶來活力。如同俄烏戰事為美國軍火商帶來豐厚利潤相似。
筆者倒是琢磨,這些年為何平壤在尖端武器發展突飛猛進?不但解決核彈頭戰術化的問題,而且連美國沒有的超高音速導彈也 有,這是奇怪?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9-02 劉瀾昌)
華為出品純國產5G手機MATE 60 Pro,不但是給臨別中國的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一個大禮,更震撼的是寶島臺灣,台積電的開山元老張忠謀被打了一記響亮耳光, 狡猾的蔡英文這回真的慌。三年疫情,她靠台積電不但挺了過來,而且在人均GDP方面直追韓日,因此,她以為有“護島神山”,臺灣不但可以在大陸旅客赴台自由行完全斷絕的背景下熬住,而且還經濟還可 以正增長,於是,大小姐的心雄了,相信在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下,不但可以搞“不必宣佈‘台獨’事實獨立就可以”, 而且有機會修憲使“中華民國臺灣”的稱號可以實現。
然而,任正非老先生這麼快就在晶片“大突破”,大小姐知道被張忠謀“騙了”,所謂的“大陸20年都趕不上”是哄她的。 蔡英文非常敏感的察覺,未來在美國和中國大陸兩大巨頭,外加韓國的夾擊下,恐怕島內半導體業拔腿外流,“神山”未倒先 散。
於是,華為也可能沒有預料到他們在和平統一大業上也立了一功!筆者以為,“護島神山”在,“台獨”有底氣,會硬撐,那 麼和平統一機會渺茫;“護島神山”崩塌,臺灣民眾也恐怕知道和平統一是最佳選擇。
一、2019 年5月16日華為被美國政府納入實體清單,接下來於2020年9月14日被台積電徹底斷供晶片,至此之後華為無5G晶 片可用。沒想到36個月之後,麒麟9000S破天而出。臺灣專家已認定,百分之百是5G,而且是CN生產,不是TW出 品。專家說,這意味著,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可以獨立生產5G晶片的國家。
以華為被徹底斷供計算,這場“上甘嶺戰役”打了三年。“上甘嶺戰役”,自然首先打的是美國佬,只是當下“和統”也是打 美的一個部分。
不過,筆者和國人一樣,絕對想不到這麼快,筆者的心情就像當年聽到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一樣,不大喊不能抒發心中 的愉悅!
二、台積電斷供華為少了巨大的客戶,當時有人以為台積電也受傷,其實沒有,華為的空缺迅即被填補。2021年台積電市 值超過7000億美元,一度占到臺灣上市公司總市值的25%左右,對台GDP貢獻比例提升到約7.4%。 2021年,臺灣省半導體產值市占率高達26%,排名全球第二。2021年,台積電一家就包攬了全球半導體代工59. 5%的份額,排名全球第一。三年疫情期間,全球不少地方經濟負增長,臺灣卻保持正增長,最高達6%。所以,蔣經國創辦 的台積電,卻被蔡英文視為謀獨的經濟基礎。台積電帶來的贏利,完全抵消了蔡英文“去大陸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三、2020年5月,台積電啟動在美國的建廠計畫,最初計畫投資120億美元,後在美國高壓政策下,台積電不得不將投 資增加到400億美元,但因問題重重延期投產。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指責美國當地工人薪高技術低,當地工會反駁當地40 年來為英特爾建造和裝配晶圓廠,有技術有經驗,台積電只是想藉口找低薪工人的。不過,成本增加只是“小菜”,關鍵性問 題是,第一,台積電旁就有美國工廠,臺灣廠永遠是二奶。第二,如果不能給中國供貨,那麼產品要賣給誰,何時能夠回本? 第三,更為要害的是,美國的台積電會否吃掉留在臺灣的台積電,“護島神山”的最大敵人是否山姆大叔?
四、華為的麒麟9000S必定是國產,這是肯定的,很多人在猜這是那座“天宮”,好儘快買它的股票,也許這是一個綜合 體。不管怎樣,我們要承認,要完全趕上台積電,還要假以時日。不過,既然從“0到1”突破了,彎道超車則是必然的。因 為,市場也就是在中國,中國的市場必然培育出中國最強大的晶片製造廠。
我們堅信這一點!大小姐,也正恐慌這一點!也許,她還以為張忠謀給她的20年時間,但是,沒想到在民進黨為繼續執政而 拼命之時,“張忠謀時間”是虛幻的時間。明年五月,蔡英文正式下臺時,不知還有多少國產高端晶片破天而出?
五、時間是重要的。美國五角大樓判斷解放軍武統的兩個時間點,一是2025年,因為“台獨”工作者賴清德上臺。二是2 027年,解放軍成立一百周年,軍力空前提升。其實,和平統一始終是我們的大政方針,武統是在迫不得已之時採用。
倘若,華為的“上甘嶺戰役”不是僅僅只用了三年,而是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也就是說,臺灣的“護島神山”還能為民進 黨爭取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經濟榮景,那麼,民進黨“以武謀獨”的基礎也在拖延。
懂點邏輯思維的人都會推理,華為的勝利打破台積電的壟斷,的的確確對“和統”產生不可忽視的作用。
當然,迫不得已“武統”之時,華為也是有功。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7-20 劉瀾昌)
美國總統拜登的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和我方氣候特使解振華在北京飯店展開會談。有人說,克里被怠慢了,可是能讓他來說說 話,也就給他面子了。他來之前就張揚,要進一步限制中國使用煤炭,還要減少森林砍伐量,諸如此類等。其實,中國在減排 和發展綠色能源,如果謙虛一點說自己是第二,那麼還有國家敢稱第一嗎?
至於克里,他也清楚,他不過是拜登的一個棋子,找個氣候的話題來中國走動走動。事實上,目前美國為了維持“石油美元” ,為了推遲如今全球方興未艾的“去美元化”浪潮,不但不會推動綠色能源,反而要推遲石化能源的退場。
報導說,克里和解振華談完後,臉色凝重得難看。筆者相信,他是碰了一鼻子灰。他們美國自己沒有好好去減排,去發展綠色 能源,反倒對我們中國提出諸多要求,目的很清楚就是對我們的經濟發展使絆子而已。我們國家,也非常清晰表明,我們只會 “按自己的節奏走”,只會根據我們國家的國情,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前進。
然而,“按自己的節奏走”,也沒有妨礙中國在綠色能源排名世界第一,且看:
風力發電,自2010年以來中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國風電裝機容量市場。根據智庫Ember的資料,中國在20 22年產生的風力發電量比整個歐洲多46%,而歐洲是世界第二大風力發電市場。
光伏發電,中國也是全球第一!總裝機規模達3億千瓦。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在沙漠地區上光伏電站,也帶來環境的根本 改變。珪電板下長起野草,連片的草地又帶動了牛羊等畜牧業。至於建在湖泊和海面上的光伏電站,也帶動起了養殖業。
還有,中國一向領先的水力發電,更是向著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發展。
這些,克里來中國之前要是做了功課,這回不應只在北京飯店待著,應該深入到這個的風力場和光電站好好看看。他也不至於 傻到要中國施壓!
最為重要的是,美國現在不會去幹什麼減排的,因為這會動搖了美國的一個命根子,就是石油美元。大家知道現在美國債臺高 築,它把原來的國債的上限突破以後,一下子猛增發1萬億美元的國債,很快就會接近了33萬億美元。原來是31.5萬億 美元,現在很快就要突破33萬億美元。那麼錢從何來?只能濫印美元。這當然也就危害美元的信譽。所以,世界現在興起的 去美元化的浪潮,直接動搖了美元的霸權。
所以你說克里,他會真的去要去做這個減排的問題,他要去真正去限制石化能源的消耗嗎?大家都知道,美元霸權就是建立在 “石油美元”的基礎之上。歐洲曾經有一個計畫,就是2030年就完全取締所有的燃油車,就是燒汽油的汽車,全部要改成 電動車。那麼,“石油美元”那不就是完蛋了嗎?所以實際上克里他不會認真做減排。
大家再看看現在俄烏戰場,為什麼美國想方設法要使這個戰爭延長,實際上就是要讓歐洲2030年完全取締石油燃油汽車的 計畫泡湯。
其實,“去美元化”可以追溯到歐羅的設立,以及日圓的膨脹到要收購美國的帝國大廈等地標物業的瘋狂。那時候,美國就開 始打“去美元化”的防禦戰,為搞垮歐羅,美帝可是用盡心機。
當前,歐盟儘管在俄烏戰事上和美國站在同一陣營,但是他們的內心世界同樣繼續累積對美國及美元的不滿。“獨立的歐盟” 的聲音始終不斷,歐洲有獨立思考的人士在繼續思考如何才能不按美國“損歐利美”的旨意行事。
另一方面,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同時也是“去美化”的雙刃劍。封殺俄羅斯使用美元,不但沒有弄垮盧布,反而明顯增加了使 用非美元的範圍。俄羅斯憑著“硬通貨”石油能源的大量出口,不但使到交易國使用本幣等非美元交易,而且加速了人民幣的 使用範圍。與俄羅斯有大量能源交易的印度,竟然大量使用人民幣交易。
在這一波全球去美元化之所用到方興未艾的形容詞,是有厚實的依據。據統計,當下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明確提出走“去美 元化”的道路。包括亞洲九國的“亞洲清算聯盟”,有不斷壯大的勢頭。而在美國後院,巴西、阿根廷和委內瑞拉三國帶頭造 反,要成立“南美貨幣”。儘管印度的總理莫迪近期被拜登召見,但是拜登也不敢對印度石油公司居然和使用人民幣與俄羅斯 交易公開說不。
事實上,美國利用美元霸權行徑正是“去美元化”的加速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俄羅斯就開始大量的拋美債了,到 去年俄烏戰爭之前俄羅斯的美債連10億美元都沒有。美國曾得意洋洋說,我有美元這個經濟武器,可不費一兵一卒一夜之間 就把伊朗經濟打下來,可是伊朗今天還挺住,反而激發不少伊斯蘭國家也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而最令世界弱小國家憤怒的是 ,美國“濫印鈔票讓全球通貨膨脹然後加息讓全求經濟崩潰”惡行。這,更是“去美元化”的深刻根源。美國資深參議員盧比 奧站出來說,照這個狀態發展下去,五年之內,美國的美元霸權將蕩然無存。
筆者堅信,美元作為流通貨幣還將長期存在,但是美元霸權在不久的將來必將消失。這有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隨著石化能 源使用的下降,“石油美元”在十多年內就會劃上句號。另一個,美國的債務已經成為“癌症”,沒有人相信美國可以債台不 斷高築而又可以不斷濫印鈔票。最終,由美國親手完成“去美元化”。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7-04 劉瀾昌)
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訪華前夕,荷蘭宣佈限制DUV光刻機對中國出口。這是真正的“脅迫”!由美國“脅迫”荷蘭,對中國 肆無忌憚的“脅迫”!
拜登政府的策略顯然是,雖然“我有求於你,但是我不只是口頭求你,而是下馬威脅迫你就範”。
於是,我國終於出大招了。之前,封殺美國“美光”是小試牛刀,這回“管制鎵和鍺兩個重要半導體材料出口”,可是在全世 界拋下了震撼彈!充分體現中國就是“不惹事”,但是絕對“不怕事”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後發制人。
不過,筆者認為,這還不夠,我們也可以先把話撂在前面:我們還可以完全放開對俄出口,不但出口晶片,還可以出口CL- 20,五角大樓會懂的。
一、值得說明的是,“管制鎵和鍺兩個重要半導體材料出口”,還不是完全禁止。對於美國來說,就是以牙還牙。他們現在也 是“管制”,包括對華進口商品徵收的高關稅,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也有“豁免”權。即使是涉及半導體的硬體和軟體,美國也 是捏住審批權。
於是,這就是一場博弈。中美之戰,進入新階段。
二、“管制鎵和鍺出口”,絕對是一張好牌。資料顯示,在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中,砷化鎵據龍頭地位,在高頻、高速、高溫及 抗輻照等微電子器件研製不可或缺,廣泛應用于雷達、衛星通信、微波、光通信以及手機射頻器等。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 化鎵更神,有專家指中國大驅055和殲20等有源相控陣雷達就是因為用這個材料而領先美國。氮化鎵還廣泛手機快充、 5G通信、 新能源汽車、LED等要高功率且體積小要求的產品。鍺元素,則常被應用於紅外器件、光纖器件、太陽能電池、聚合催化劑 及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
中國的鎵金屬儲量居世界第一,約占世界總儲量的 80%—85%,中國鎵產量已經占全球鎵產量的90%左右。中國鍺儲量占世界的41%,產量占世界70%。重要的是, 中國的稀土提取技術世界第一。有指,一旦中國禁運,包括雷達在的美軍工產業將停產3到5年。早在特朗普發動貿易戰時, 就有人提出使用“稀土武器”,但是高層沉住氣,現在則是時候了。
三、耶倫應屬拜登團隊的鴿派,中美“不脫鉤”,據說是她先提出。之前,她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表長篇講話,系統論述 中美經濟現狀及相互依存的關係。並且,她口口聲聲說這是她和拜登的共識,所以可以認定她是拜登政策制定者之一。
事實上,耶倫訪華前後4天,是布林肯的一倍,至少說明她要求中國的事很多。筆者相信,有兩件大事是少不了的,一是遏止 “去美元化”浪潮,二是遊說中國增持美債。這兩件事辦好了,拜登就高興了,就對他競選連任加大分。
“去美元化”,其實可以追溯到歐元的設立,以及日圓的膨脹到要收購美國的帝國大廈等地標物業的瘋狂。而這一波,則是美 國的自作自受,封殺俄羅斯使用美元不但沒有弄垮盧布,反而刺激到全球不用美元方興未艾,亞洲九國的清算聯盟有壯大的勢 頭,巴西、阿根廷和委內瑞拉三國在美國後院造反,要成立“南美貨幣”。儘管印度的總理莫迪近期被拜登召見,但是印度的 石油公司居然和俄羅斯交易使用人民幣。大家都說,美元的地位無法取代,但是美元霸權可能崩塌。你說,拜登和耶倫會不急 ?
再說美債,中國的持有量僅次日本,而據說在提高美國債務上限之後,耶倫要發行一萬億美元國債,誰買呀?耶倫當然希望中 國增持,至少不要再拋了。專家說,買或者拋,還是要以 收益計算,不要說絕對不買,也不要說絕對不賣,這是經濟收益層面。而從國家戰略層面,也是要通盤考慮。
你耶倫這次表現好些,我們可以意思意思,你像布林肯那樣返國就翻臉,我們也可以再拋。總之,去美元化和買賣美債,也是 我們的戰略武器。
在俄烏戰爭長期化的背景下,我們的牌也還有很多,包括CL20。
這回,我們也終於打稀土牌,最重要的是還是警告老美,不要“逼我”,否則……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6-27 劉瀾昌)
瓦格納兵變迅速落幕,大傢伙都好像沒有過足戲癮。不過,兵變雖平,還是有無數的疑問可供討論。筆者主要有三問:一、為 何CIA居然沒有插手?二、普裡戈任真的要掌控白俄羅斯的戰術核彈?三、烏東四州真的讓瓦格納控制以成為“緩衝帶”?
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聲稱要調查美國是否介入瓦格納兵變,美國總統拜登則信誓旦旦說沒有參與,不過五角大樓和CIA 則不想認慫,聲稱一直密切“關注”動向。切,關注有屁用,有本事就讓普裡戈任攻佔莫斯科!
當筆者第一時間聽到兵變消息時,第一反應是:難道普裡戈任被CIA買通了,就如當年攻打薩達姆時把他的近衛軍都買通了 。事實上,普裡戈任的要價不是很高,據說他被抄走的貨幣等價值不過四十億盧布。相信,CIA真的知道普裡戈任有反心, 四十億美金也肯出。這四十億比給澤連斯基四百億還管用。
所以,拜登表面聲稱沒有介入,私下則猛拍大腿:怎麼錯過了這個機會,如果抓住了,還愁不能連任?相信,中情局長少不了 被他噴一臉吐沫。
這一問,“恐美派”還真的要吸取教訓。美軍真的是天下無敵?他們要全部動員,我們中國就必敗無疑?
這等人要當現代汪精衛,卻沒有人家的膽識,人家至少還“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你寫幾篇短文,就認定中國打不過美 國?
這種論調的要害本質是,宣揚“中華民族崛起無望論”。布林肯訪華後的變臉,更證明美利堅對華是“死磕”。倘若“懼戰” ,還談得上崛起,談得上偉大的復興?
“恐美派”後面有CIA?
二、有關瓦格納部隊的取向,有說法是不願加入俄羅斯國防軍的便隨普裡戈任到白俄羅斯。於是,有傳白俄羅斯離基輔僅10 0公里,瓦格納部隊隨時可以突擊基輔;更有傳,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稱,瓦格納之所以進入的理由是要保衛俄羅斯部署在 那裡的核武器。
筆者堅信,讓瓦格納掌握戰術核武器是假的。即使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也無權控制核武器,也只有普京一人掌握“核鑰 匙”。
但是,拜登必然驚出一身冷汗。固然,瓦格納部隊離基輔一天的突擊行程,不但對澤連斯基是巨大威脅,對於波蘭以及整個北 約都有威脅。然而,最要害的問題還是核武的掌控問題。目前,美國對俄烏戰事的紅線是不可打成“核戰”。
如果,瓦格納部隊進駐白俄羅斯,而未來還有兵變的可能的話,就存在奪取“核武”的危機。不過,如果如普裡戈任所言,該 部7月1日徹底解散,那麼就沒有這個危險,但是“要解不解”,則還有後患。
事實上,俄烏戰事最令人擔心還是“觸發核戰”的問題,必須高度警惕。
三、在瓦格納兵變中,還傳出一個有意思的問題,那就是有傳為了讓瓦格納部隊“安身立命”,將烏東四個州作為他們的地盤 。這不但使他們有個“家”,更使烏東四個州成為俄羅斯面對北約的“緩衝區”。
討論這個問題,首先不得不看到,澤連斯基的“大反攻”,可謂雷聲大雨點小。瓦格納兵變的機會都抓不住,等到紹伊古收編 了這支隊伍後,烏軍還有機會嗎?不過,既然普京和紹伊古決心改編瓦格納部隊,那麼,把烏東四個給普裡戈任作為地盤,顯 然是偽命題。但是,卻可以思考未來俄烏和談的方向。
筆者認為,和談的難題就是烏東四個州的法律地位問題。克裡米亞,普京堅決不會放,相對而言,“烏東中立換和平”,是最 有可能的談判方向。至於烏東如何中立,美國富商馬斯克提出在聯合國監督下公投,恐怕普京未必同意,因為回到原狀仗不是 白打了?倒是在聯合國監督下,由俄烏及有公信力的國家共管,成為“非軍事區”有可能是最後妥協的結果。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06-05 劉瀾昌)
20屆香格里拉防務會議突然因為解放軍軍艦攔擊美加軍艦而平添幾分熱度,重要的是,攔截事件也更加說明美軍擔心原來在 印太尤其是苦心經營的第一島鏈圍困線失卻。西線,美軍及北約沒有占到便宜,東線亦越來越為我軍控制,頹勢難轉。
一、首先值得強調的是,有網友擔心我蘇州艦攔截美鐘雲號,在噸位上吃虧,一不小心就會被後者撞上,這是上了美國輿論的 當。老美說,解放軍攔截不專業,你就擔心撞船,不是中了人家的奸計嗎?
其實,我方軍艦高速超越美艦,在距離130多米前橫切美艦既定航線,美軍聲稱如不是他們減速,就會撞上,於是稱:中方 不專業。筆者以為,大概是美艦艦長嚇得喊減速。其實,既然我艦高速爬頭,就是速度高於美艦,美艦就算不減速,也是撞不 上的。這就像高速公路上,爬頭的車只有速度快才能爬過頭,只有爬頭後並不減速,是不會撞上的。
美軍當然懂這個道理,之所以要倒打一耙,不過是當年大搖大擺過台海的威風掃地了,要在“認知作戰”上撈回來。
二、這回軍艦攔截,與前不久我殲-16攔截美135偵察機,時間相隔不遠。一是海上軍艦,二是空中軍機,美軍都吃癟了 。不過,接二連三的交鋒,顯示美軍加大了在印太地區,尤其在南海、台海和東海的活動。為什麼?有人說,西線俄烏在打, 美軍不用下場,也沒有派重兵前往,挺閑的,不來東線活動如何問國會加大軍費。
事實上,美軍頻繁在東線活動,筆者判斷,五角大樓是非常擔心在印太的優勢也丟失了。相信向全球軍事記者問卷調查,90 %會說,解放軍軍機和軍艦攔截,說明占上風是我軍不是美軍。筆者也記起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居然在新加坡說什麼解放軍“ 欺淩”。這也不用認認真真將當前我軍和美軍在第一島鏈周邊部署的軍備作比較,就憑這些蛛絲馬跡便可有一個直觀的判斷。
三、五角大樓其實清楚,普京已經穩住了西線,他可以將已佔領的烏克蘭土地做籌碼,尋求一個最有利俄羅斯的結局。克裡米 亞,普京是不會放棄,但是,烏東四個州都是可以讓步的,包括自治,俄烏共管,甚至基輔要會多一些行政權,但是,基輔必 須徹底斷了加入北約的念想。
在這個大勢下,五角大樓儘管希望戰爭持久下去,但是普京“穩守反擊”的戰略戰術下,澤連斯基除了更多的耗盡北約的彈藥 ,以及打爛本國的領土,不可能反擊到什麼東西。
於是,既然美國的頭號對手是中國,那麼拜登團隊還不抓緊時間,重新部署在印太的力量?
四、這次香格里拉會議以及廣島G7,美國要做的頭等大事是,打造“印太北約”。值得強調的是,五角大樓明白,僅靠美韓 美日軍事聯盟是不夠的,一個朝鮮可能就可以幹到韓國和日本,所以美國既要建“印太北約”,包括將澳大利亞、印度等攏起 來,還要把真北約引進印太,所以,在東京要新設北約辦事處。
可是,這個算盤能打響嗎?你老美的軍艦軍機都被解放軍攔截,你這個黑老大還有什麼臉吆喝東線?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4-13 劉瀾昌)
民進黨今日正式提名賴清德參選2024大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亦召開中常會應對。不得不提的是,朱立倫喊出:台獨走向 戰爭。顯示,未來選戰,國民黨將團結非綠陣營,主打賴清德的台獨路線。
朱立倫的講話值得關注的重點:
1、民進黨提名賴清德,就是提名“堅定的台獨主張者”,提名自稱“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繼續維持臺灣的執政權。兩岸處 於“要對話還是對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對決的關鍵的時刻。民進黨的台獨綱領,決定其執政下兩岸只有對抗交惡,沒有對 話交流。如今,民進黨提名堅定台獨主張者、務實台獨工作者成為大位候選人,表明民進黨未來不要和平、交流和對話,而是 要走向戰爭、對抗、交惡。在這一個關鍵時刻,每一個選民其實都是在對臺灣俄前途命運作出抉擇。
2、面對“中華民國”的未來、臺灣幸福,這場選戰就是民主對抗獨裁、和平對抗戰爭、繁榮對抗蕭條的選戰。
3、民進黨民進黨執政將近8年,帶給臺灣的就是“民主”的獨裁,讓兩岸進入戰爭邊緣,經濟衰敗蕭條。是時候改變了!朱 立倫指出,民進黨執政後以“絕對多數、絕對獨裁”,清算在野黨。關掉藍營的電視臺還打壓所有反對聲音,甚至想要限制言 論自由。民進黨的“絕對獨裁”失去民心,失去支持,只能能靠“網軍”營造虛假的支援。
4、朱立倫痛批民進黨執政使到老百姓只看到“漲、缺”兩字,物價、房價什麼都再漲,只有薪水不漲;防疫期間缺口罩、疫 苗、快篩,民生部分缺蛋、缺豬肉、缺雞肉,產業缺水、缺電、缺工,什麼都缺,只有民進黨無能官員不缺,這都是民眾的心 聲。選民是不會允許這種狀況繼續下去。
5、朱立倫最後強調,「民進黨再贏,臺灣一定輸,民進黨再贏,“中華民國”一定輸」,唯有國民黨、泛藍朋友及所有非綠 、在野朋友團結一致,臺灣才會贏。
朱立倫進一步提到,國民黨上月已整合黨內意見,團結在了一起。現階段是要更努力把泛藍朋友團結。而下一階段,則要包含 民眾黨、其他在野政黨,及很多非綠朋友團結,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組成廣泛的“非綠聯盟”,下架民進黨。
還值得一體的是,國民黨中常會,朱立倫也邀請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臺北市長蔣萬安與桃園市長張善政等藍營 “4大諸侯”與會,展示團結。
如所周知,四大諸侯中,很可能就產生國民黨的大位候選人。不過,朱立倫卻沒有提及到底何時國民黨的候選人會以何種方式 出臺。
另外,馬英九剛剛大陸行回來,他高舉和平的旗幟,堅持九二共識,為藍營注入新的動力。前藍營大將蘇起表示“九二共識又 活起來”。筆者感到,不但是“活起來”,而且是“火起來”。事實上,朱立倫確定的臺灣這場之戰是“反台獨、反戰爭之戰 ”,必然要好好利用馬英九帶回來的這把火。可惜,朱立倫做得不夠。
有學生詢問柯文哲對於外交的看法與未來該怎麼走?柯文哲說,他曾擔任過“總統”特使到當時還是“友邦”的馬拉威,在當 時人口有1000萬人的“友邦”只剩下馬拉威,他曾對馬拉威政府說,中國很大、臺灣很小,但在比priority list(優先列表)時,馬拉威在臺灣的很前面,但在中國卻是很後面。我們是因為相對優勢,才有辦法保有這些國家,不 然哪有辦法?
柯文哲指出,我們只剩下13個“友邦”,要支援、要爭取、可以付得錢比較多,而中國要應付100多國,優先順序很難拉 到前面去,所以對臺灣來說形成“局部優勢”,如果不是因為如此,他不認為外交保得住。外交方向自然就好,若陷入金錢外 交,我們也打不贏。
柯文哲4月8日在當地時間晚上8點35分抵達美國紐約,重點行程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座談、僑界座談餐敘、拜會外交政策委 員會;4月13日到16日波士頓與哈佛學生座談、參訪生技企業;4月17日到21日華府重點行程,包括拜會美台商會、 喬治華盛頓大學座談、拜會喬治城大學CSET智庫,並在John Hopkins大學與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智庫演講;4月21日到27日休士頓,出席萊斯大學午宴、僑宴。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4-10 劉瀾昌)
一國兩制的模式,本來就是為台灣準備的,只是香港和澳門先行回歸,先行實踐一國兩制。25年多來,香港在踐行一國兩制 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成功,也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尤其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兩岸坊間常常談論一個話題,那就是“今日香 港明日台灣”,一些分離分子尤其是台獨分子往往對香港的一國兩制實踐進行歪曲,然後恐嚇島內居民,如今香港可以作為未 來“兩制”台灣方案的一面鏡子,借鑒香港經驗台灣“兩制”方案可以訂立之初就較為完善,踐行起來更加順暢,少走彎路。
筆者認為,借鑒香港經驗,要注意以下的問題。
第一,既然香港回歸後都仍然後“港獨”問題,那麼,台灣與大陸即使達至統一的模式,並且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之後,也依然 會存在“台獨的危險及行動”。因此在“兩制”台灣方案制定上要有預見性,要在制度上防範於未然,盡可能減少和縮窄“統 一後台獨”的可能空間。這也正是符合習主席提出的“有利於統一後臺灣長治久安”的問題。
可以肯定的是,在台灣統一之後,國際上的反華力量不會甘於失敗,不會甘於認輸,而島內的台獨勢力尤其是那些“皇民”又 會甘心嗎?再從國際的歷史經驗看,不少國家的分裂勢力在統一之後依然興風作浪。看回香港,回歸25年來,有關香港管治 權的鬥爭一刻也沒有停息。201年“黒暴”猖獗期間,公然鼓吹港獨,即使是香港國安法制定執行之後,依然有敵對分子在 審判涉嫌違反國安法犯罪分子時向法院外墻發射子彈。
事實上,台灣孤懸海外,在地理環境上更易脫離大陸的管控。況且,台灣的人口是香港的三倍,分離勢力比香港的港獨分子強 大很多。再加上,可以參照國際上利用公投以及暴力、恐怖等手段,進行再獨立運動。
因此,要討論“兩制”台灣方案,一定要看長遠些,有預見性,尤其要看到國際鬥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要吸取香港的經驗教 訓,對統一後台灣可能出現的反復要有所著眼,有所防備,預先對台灣統一的制度性安排提前著墨。
第二、台灣統一後後也會有“一國”與“兩制”的關係處理問題。
香港回歸20年的實踐,這對矛盾長期存在。相信,根據台灣島內的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國際勢力,等綜合因素看,其爭 論將比香港會更加激烈,也需要及早釐清,及早約定、規範。
例如,台灣的高度自治權法理來源的問題。台灣方面,當下基本將反對一國兩製作為反對統一的第一道防線,因此也就遑論研 究統一的模式。客觀的看,之前北京曾開出的台灣一國兩制的條件,不但較香港優渥無比,而且也超出世界歷史以來的“單一 制”國家和以“聯邦模式”的複合制國家的條件,重點在於香港完全沒有外事權和國防權而台灣將擁有。
台灣方面有人提出過以“邦聯制”模式統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保留了獨立主權的國家,為了實現某種共同的利益而建立的 一種鬆散的國家聯盟,其成員國根據相互簽訂協約,明確表示讓與或委託邦聯機構某些權力。其成員國各自仍保留對內、對外 的主權,保留本國政府機關的一切職能,並有權自由退出邦聯。邦聯沒有統一的憲法,沒有統一的最高立法機關和司法機關體 系,沒有淩駕於各成員國之上的中央政府,沒有統一的軍隊、稅制、預算、國籍等。成員國之間權力相互平等,沒有隸屬和制 約關係。邦聯不是一個主權國家,是一個鬆散的國家聯合體,如今天的東盟、歐盟等。所以,以邦聯的模式統一,很可能實質 不是統一,而是將“兩個中國”法律化、固定化。
聯邦制國家呢,對外是一個國際法主體,在全國範圍內有行之有效的聯邦憲法。一般來說,聯邦國家的外交、軍事、財政、立 法等事務,均由聯邦中央政府管轄。美國、德國等國,都是當今的聯邦制國家。因此,可以說,如果台灣以一國兩制模式統一 ,所具有的權利比聯邦還優渥,應該是北京可能答應的最好的條件了。
只不過,筆者認為,從香港的經驗看,台灣若實行一國兩制,也首先要確定台灣的自治管治權的權力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是 單一制國家,香港回歸雖實行一國兩制,但是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 ,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高度自治權的範圍和限度在於中央的授予,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就享有多少權力,不 存在“剩餘權力”。事實上,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對特區有全面管治權的認識,也是在香港回 歸之後的實踐中逐步加深的,逐步成熟的。
那麼,“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是否會提“台人治台”,筆者認為是需要小心研究,周全考慮的。那麼,台灣的的自治權來 源何方呢?筆者相信,在未來兩岸商談中台灣會爭。或許,有台灣的意見會認為是來自原來的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 國的中央政府。相信,北京中央政府也會有意見說明,台灣統一後是回歸到單一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 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台灣特區自治權的權力來源只能是中央政府授予,不能是別的來源,如果認為是中華民國帶過來的,相信 北京不會接受。在北京的認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就是中華民國消亡之時了;而且,在國際社會認知中,也只有一 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回歸20年以來,常常對一國與兩制的關係產生爭議,中央和香港往往各有側重,港人期望越多自治權越好。筆者相信, 台灣統一之後,也必然遇到這樣的問題,台灣方面也必然期望享有更多的自治權,但是負責任的看,除了要界定清楚台灣特區 自治權的權力來源,也要明白台灣的自治權不是不受中央約束的,否則就會為統一後依然會出現的形形式式的台獨留出空間。
2022年發表的對台白皮書,已不再提台灣或將享有的外事權。作為單一制為本質特徵的國家,統一後的中國的外交權完全 歸中央政府,台灣不享有外交權。有人說,如果允許台灣在聯合國有單獨的席位,可以“多一票”。事實,這是不利於“一個 中國”原則的完整體現,會給“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留有想像及“去做”的空間。所以,根據香港的經驗,台灣不能享 有的作為國家主權行為的外事權,只能如中國香港一樣,可以以中國臺北或中國台灣的名義,去參加國際間經濟文化教育體育 宗教交流活動的事務。同時,也可以和香港、澳門一樣作為獨立的國稅區,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無疑,這將是一個極度敏感的 問題,既要寬鬆的保留台灣在國際社會一定的空間,也小心避免產生“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甚或追求“台獨”的問題 。
第三,台灣統一後駐軍的問題。
要注意,這是指中國中央指揮的軍隊駐守台灣,而不是台灣原有的軍隊依然留守台灣。
鄧小平當初在香港和澳門駐軍非常堅決,因為是主權象徵的問題。2024版對台白皮書,不再提台灣“可保留軍隊”了。
香港經歷了2019年的“黒暴”,香港廣大市民都說,幸虧鄧小平英明預見,一錘定音,香港回歸必須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 軍,並且毫不客氣批說“不駐軍”是“胡說八道”。第一,事實證明,2019年香港黑暴不能得逞,就是因為“鋼鐵雄獅” 在,香港警隊和港府就聽話,騷亂只能小打小鬧。第二,回歸25年的歷史證明,當時英國人反對解放軍駐軍,是與中國爭奪 管治權的鋪墊,而香港的富豪以香港人怕“駐軍”影響生意也是自私和短視的說辭。鄧公強調“駐軍是主權的體現”,也是香 港安定繁榮的保證。第三,2019年,台灣蔡英文政府也肆無忌憚插手香港事務,以金錢等各種形式支持香港的“勇武派” 、“攬炒派”,企圖“時代革命、光復香港”。蔡英文的陰謀是破壞香港一國兩制,以證明在臺灣不能實行一國兩制。但是, 解放軍駐軍香港,成為香港一國兩制的定海神針,也為未來臺灣統一後實行一國兩制的“臺灣兩制模式”提供思考。
新一份白皮書發表,筆者對“臺灣兩制模式”在思考,更從法理上認清“台軍不可保留”的理據。首先,在一個單一制的主權 國家內部,保留並擁有兩支軍隊,世界無先例。而且,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世界上很特殊的一支軍隊,它是“黨軍”而不是“國 軍”,其從屬於中國共產黨,只聽中國共產黨指揮。相信,臺灣統一之後,解放軍自然不叫解放軍了,因為保留解放軍之名就 是為了解放臺灣,統一了解放軍就可以改叫中國國防軍。但是,解放軍改名之後其“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的屬性不變。臺 灣現有軍隊的前身也是“黨軍”的性質,後實行“國家化”,最高指揮權屬於“總統”。臺灣“兩制”方案,如果臺灣的代表 認為臺灣原有軍隊不需要保留,臺灣特區政府也可以像香港一樣不用負擔軍費,省點錢,所有防務都由中央政府管理,那就簡 單。臺灣20多萬軍人都解甲歸田,島內的軍事基地都由中央軍隊派駐。
相反,臺灣方面堅決要求“保留軍隊”的承諾,那是不能答應的。在一個單一制的主權國家內部,保留並擁有兩支軍隊,世界 無先例。在一國兩制下的臺灣保留的武裝力量,應該叫什麼名稱,其軍費來源,其原來購買的都是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保留 的台軍的作戰指揮權屬於誰?是屬於臺灣特區首長,還是歸北京?相信,臺灣方面是想歸自己,但是這是決不能答應的。
筆者認為,統一之後,臺灣的武裝力量的任務有根本性的轉變。
其一,依然有反台獨的任務。香港回歸25年還有港獨,臺灣統一之後至少日裔和皇民不會甘心,因此,反台獨是長期的。未 來的臺灣基本法須賦予臺灣的軍事力量包括軍隊及其他武裝人員“反台獨保護統一”的憲制任務 ,臺灣的軍事人員必須宣誓不但不能涉及台獨活動而且要有與台獨作鬥爭。
其二,中央在台灣駐軍不但要擔負寶島本身的防務,而且要擔負拱衛整個大中華的太平洋的第一道防線,要保衛中華人民共和 國主權以及外延的海外利益,任重道遠。屆時,臺灣從封鎖大陸的第一島鏈樞紐,轉變為拱衛國家利益的前沿陣地。臺灣不但 與南海“三大三小”島嶼成掎角之勢,為國家維護南海利益增加強大力量,同時可“北援釣魚島”,“東指第二島鏈”,固守 國家戰略運輸生命線。所以,未來統一後的臺灣駐軍,可不是象徵性的,而可能是“抗美”最前線。
如所周知,在美國的全球戰略中,台灣一直以來包括到當下都是構成圍困大陸的第一島鏈的至關重要的一環,那麼,倒過來說 ,國家統一了,台灣島不就是拱衛國家利益的第一道防線嗎?筆者相信,在整個大中國的利益上,台灣在軍事上至少有兩個戰 略作用,第一,保衛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大陸在最具爭議的南沙填海造陸,在永署、赤瓜和渚碧三島構築了三個“永不沉的航 空母艦”;台灣統一之後,由台灣控制的南沙群島中最大天然島嶼太平島,再與三艘不沉航母成犄角之勢,且不說“南海安矣 ”,老美也知道搞再多“航行自由”也沒趣。至於越南,恐怕到時想的是如何交還占我之中業島等二十多個島礁換回多些利益 。接著,再加上台灣控制的東沙群島,以及台灣本島,那麼最早由民國政府在二戰後劃定的南中國海的十一段紅線至今演變成 的九段線內裡的中國權益,不是得到更大的保障?
此外,保衛中國在海外的發展利益,其中包括連接各大洲的海上運輸生命線,還有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的權益,台灣統一 之後必然負起前出基地的更大責任。故此,台灣統一之後中央派駐的軍隊,都必然是一支不但反對台獨而且是拱衛國家防務和 海外發展利益的武裝力量。
其三,需要警惕的是,如果兩岸通過協商和平統一,臺灣保留很多的權力和利益,那麼,不排除“統一之後還有再獨立的可能 ”。西方的民主社會,一夜翻篇的事情太多了。要強調的是,臺灣“孤懸海外”的地理位置,往往使到中央政府力有不逮,香 港在這方面有經驗教訓。所以,臺灣統一後中央“強力”的駐軍,是必須的。
其四、由於台灣駐軍由中央派駐,駐軍費用將由中央財政負擔。台灣特別行政區將和香港一樣不須要負擔分毫。但是,原來2 0多萬台灣軍人解甲歸田,安置費用可能需要台灣特區負責。台灣原部隊和軍事裝備,包括機場、港口等等的移交工作,要做 好,移交的費用,中央可以負責。
筆者認為,原有台軍人員,如果願意加入到國家派駐軍隊服務,願意為保衛國家利益服務,國家駐軍也是樂意接收的,尤其是 非一線部隊人員。
再就是,原有的台軍人員,也可以轉到治安警察行列服務。根據香港的經驗,員警是社會治安的重要力量,也是反分裂的主力 。台灣特區的員警及其他地方武裝力量,也需要宣誓,履行“反台獨”的基本任務。
第四、兩岸軍人不妨先行接觸,先行對談,談軍事聯絡熱線,也可以談兩岸如何實現和平統一。至少兩岸軍人面對面坐下來談 一個防止擦槍走火的軍事聯絡熱線機制,是不是比沒有更好呢?
台灣前“國防部長”楊念祖曾表示,大陸解放軍在台海操演,他們有不同機型,蘇愷30是重型遠端飛機,殲11仿製蘇愷戰 機,殲10也有飛過來是輕型,依照戰鬥機型和任務機來做協調,也是演訓一部分。大陸一方面測試自己的戰力,一方面也要 看臺灣反應。台軍方對空域跟海域有監控,不會等中共軍機逼近才反應,老遠就會警告他們。臺灣軍方也會觀察解放軍是一直 逼近,還是就此離開,臺灣的接戰準則要驅離或是持續警告,會有標準作業反應程式,雙方要避免擦槍走火。他說,美軍機、 大陸軍機和臺灣軍機三方,會有時間上落差,不會同時間在同一個空域進行任務,他們會有區分,不會全部集中在一起,就是 避免擦槍走火。
他還說,過去曾有兩架美國F-18戰機,因引擎故障降落台南機場。當時他還在國防部任職,有通知大陸方面,這是提供人道援助。他說,現在就算兩岸 緊張,兩岸之間也要傳遞訊息,千萬不要誤判。順著這個邏輯思考,兩岸建立軍事聯絡熱線真的很重要。而事實上,中日和中 美之間都有。
重要的是,目前執政的民進黨政府否認九二共識,兩岸政府不接觸,那麼可否軍方交往?模仿朝鮮停戰協定的變通做法。筆者 相信,兩岸軍方先行接觸,決不是壞事。
劉瀾昌 張貼文章
(2023-4-4 劉瀾昌)
馬英九大陸行,最令人感動的是“鄉情”,“親情”,小馬哥已經多次動容落淚。有朋友說,馬哥太感性了,眼窩淺,和他同 行的姐妹都比他控制力強,還要勸他“hold”住。筆者想,小馬哥觸景生情,除了心底下最脆弱的思鄉之情、血脈之情被撥動,也與他在島內天天被民進黨“修理” ,不無關係。
所以,在長沙太平街夜市,小馬哥一旦能夠和湖南鄉親們零距離接觸,就和沿途市民,無論是男女老少,逐一握手之意,“湘 潭伢子”本性表露無遺。
恰逢周日人潮如海,本來就是人擠人太平街夜市,被堵個水泄不通,小馬哥一行被擠如小腳女人般向前挪動。
不過,螢幕所見,馬英九非常適應這種“擁擠”的場面,既保持良好的笑容,更是不放過、不怠慢、不厭其煩接過每一伸過來 的市民之手。手握過了手,心靈相通俄情感就“過電了”。手一握,勝過千言萬語,是最好的情感交流。
小馬哥也不拒絕年輕美貌的女孩,和他“同框”打卡。自然,此時此刻,馬英九的角色不是當年當臺北市長被投票選中為“最 想和他過一夜的俊男”的角色,而是從沒回過家鄉的“湘潭伢子”。小馬哥,被鄉親們認同了!接受了!
自然,臺灣的政治人物都是在選戰裡泡大的,內地的官員則很不同,很不同!
“親民形象”,是參與選戰的第一要素。只是小馬哥已經退位了,當下支配他的是“鄉情”。
說到“握手之情”,筆者也不又不想起島內造勢活動的“大進場”。筆者也親眼見過陳水扁的“大進場”。在這方面,草根出 身的阿扁,和富家子女蔡英文的作風,還大有區別。
島內選戰,造勢大會師凝聚支持者或者說是討好選票的重要一環。所以,這些年臺灣經濟不好,馬路上的標語旗海少了很多, 但是造勢會則還是不能少。開這種造勢會,參選人進場,可以是“小進場”,也就是在保安的擁族下直接上了主席臺,然後發 表演講。“大進場”就完全不同,而是從會場的最後穿過會場等候的人群走向主席臺,重點是穿過支持者的過程中,和他們逐 一握手。往往,這一路握手需要花一、二個小時。筆者親眼見過,陳水扁握過幾百人的手之後,上了主席臺。然後,阿扁就說 了幾句“當選,當選!多多支持”,就下臺,整個造勢晚會就結束了。
顯而易見,阿扁覺得每握一手,勝過千言萬語。每握一手,至少保證一張選票,多則滾雪球,連鎖反應,握一手帶出十多票, 幾十票。
這就是“大進場”的奧秘。不過,對於政治人物來講,第一,“大進場”很累,逐一握手,從場尾握到場頭,穿過擁擠的人群 ,尤其在空氣渾濁的場所,的確不好受。第二,維安問題。尤其是在島內黑道勢力氾濫的地區。最典型的事例,一個是連戰的 兒子連勝文在競選臺上遭人用手槍擊穿面頰。另一個就是陳水扁的“兩顆子彈”。那年,阿扁在台南遭“槍擊”,筆者當時則 在台中跟遊錫堃的造勢車隊,沿街也都是震耳欲聾的超級大排炮,猶如電影中的戰場一樣。筆者後來翻看阿扁車隊的電視畫面 ,鞭炮的規模幾乎一模一樣。身處其中,除了鞭炮聲,聽不到其他任何聲音,除了鞭炮散發的硝煙,也看不到其他景象。在這 種環境下,既有利“刺客”行事,也有利阿扁作假。所以,維安還是必須的,只是需要在“清空”與“親民”之間找到合適的 平衡。
到目前為止,相信小馬哥是非常滿意此行。看見很多朋友歸納了很多“想不到”,筆者認為,馬英九對於長沙太平街夜市,可 以一嘗與湖南鄉親長時間大範圍零距離接觸,也是一個“想不到”。甚好,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