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由: 在 2月 4, 2018
(2018-01-31 洪錦鉉 城市智庫) 反對派為立法會補選搞的初選是一場擴張政治版圖的角力,是一場本土(自決)派明爭暗鬥傳統泛民黨派,意圖壓縮其政治影響力的政治鬥爭。本土自決勢力一開始就主導着整個初選,傳統泛民黨派處於下風,處處受限,有的更是茫然不知地附和本土派。 當反對派眾人在高喊,在311立法會補選要「贏回四席」和「重返議會保住否決權」時,如在他們眼裏議席真的這麼重要,為何不派出具有政治實力的人士參選? 「政治倫理」vs參選資格 提出以「政治倫理」作為推薦參選人的準則,已將初選的參選資格限定在本土派,並在輿論取得優勢。反對派初選結果也是如願以償,新界東范國威、港島周庭和九龍西姚松炎都屬本土派。 為實現本土(自決)派逐漸取代傳統泛民黨派政治地位的政治部署,本土派不惜撕毀反對派達成的立法會補選初選協議。當傳出姚松炎不符合立法會補選資格時,按初選協議,由在初選排在第二位的民協馮檢基頂上。此時,朱凱迪率先在FACEBOOK發炮質疑民協馮檢基,指「姚落基上」的機制安排會令民主派支持者非常不滿,繼而放棄投票。此舉得到本土(自決)派支持者的響應,形成對民協和...
49 閱讀 12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20, 2017
近年「流會」兩個字在香港非常普遍,在立法會過去五年裡反對派時常利用「流會策略」令到香港好多重要法案都被阻攔,由此反映議事規則是時候要改善一下,令議會重回正軌。 12項有關修改《議事規則》的議案將會在未來日子進行討論,當中10項由泛民提出的議案純粹拖延時間,筆者認為是他們慣常的政治手法,不足為怪。 今次修改議事規則中,有幾多修定,筆者認為是最有迫切性,當中包括:「法定人數」、「呈請書制度」和「簡化法案三讀程序 」。 《基本法》第75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舉行會議的法定人數為不少於全體議員的二分之一。筆者認為要不抵觸基本法之下改動法定人數是非常富挑戰性,但泛民經常利用「點人數」來浪費議會時間及引發到流會,這一點又是事實。在左右為難之下,建制派建議將負責審議法案修正案的立法會全體委員會階段的法定人數,由現時全體議員一半降至20人,以減少泛民瘋狂「點人數」的機會。 筆者認為將人數減少不但可提升交流及決策的效率,正所謂「人多手腳亂」,集中人力去處理不同的議題對市民大聚都是好事。 呈請書制度 ,對於市民來說比較陌生。簡單來說,現時規則下只需要有20名議員同時站立提交呈請...
69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12月 7, 2017
(2017-12-07 張遠深 稻穗首發) 近幾個月香港政圈出現得最多的字,除了「施政報告」之外,就是「立會補選」了。較早前區議會進行了補選,泛民勝出東華選區,而建制雖然成功保住山頂選區,但由結果來看,建制派得票大跌。獨立人士呂錦強在多名建制強人支持下都未能上位,可見其個人魅力還有待養成。 香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市民大眾只關心立法會選舉,對於區議會的關注度明顯不夠,因為又遠又沒話題性。有見及此,希望特區政府可以在未來日子裏大力推廣及宣傳,這不但可以加強區議會的形象,還可以推動市民的政治參與度。 當然,下一屆區議會選舉還要輪到2019年,現在社會大眾的焦點落在明年3月11日舉行的立法會補選,涉及3個直選及1個功能組別議席。這次補選可以說是建制派2020年選舉的前哨戰,且每區都是單議席單票制,對於建制派絕對不利。 四個補選席位中,筆者認為,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的形勢最明朗,緣於該界別的原議員姚松炎有意轉戰直選,若沒有其他親建制人士參選,前議員謝偉銓選情可看高一線,有望重返立法會,至於其他選區選情則有待觀察。 城市智庫時事評論員小組召集人 港臺青...
53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8月 16, 2017
(2017-8-16 張遠深 稻穗首發) 阿根廷球王美斯的影響力遍佈全球,想不到最近美斯又闖了禍,一張他的親筆簽名相片令到香港民主黨成員林子健被人攻擊,林子健聲稱他準備將一張球星美斯的簽名照片贈予劉曉波的遺孀劉霞,而被內地執法人員擄走禁錮,其間被人毆打。 筆者和廣大市民一樣都覺得這件事非常匪夷所思,心中有好多疑團。林子健近年都少有作為,今次破格演出,令到筆者覺得他想為補選作打算,刻意增高曝光率。 (美斯:又關我事,我又唔係係中國涉嫌偷稅漏稅...) 美斯簽名相觸動內地執法人員神經? 這件事件疑點重重,何解美斯簽名相會觸動到中央內地執法部門的神經,這一點筆者真是摸不著頭腦,但作為政治娛樂新聞,這都可以想像,因為往往都會無端端有一些政治小丑跳出來,以為可以左右一局,但市民大眾的眼光是雪亮的,他們會覺得是幼稚及沒邏輯可言。 今次這件「因美斯而被禁錮虐待事件」,明顯一單自編自導自演的政治鬧劇,當中出現好多疑點,但筆者認為沒必要聚焦在這件事上,反而我們應該放多些時間在一地兩檢及高鐵問題上,探索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才是上上策。 最後,筆者提議林子健寫信去...
71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7月 20, 2017
(2017-7-20 張遠深 稻穗首發) 前後6位人士被人DQ,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對於雙方陣營來說,留於浪費時間在政治討論上,是非常沒意義。 在財務委員會的會議上,竟然會有議員質疑為什麼那四位人士不能參與會議,這種水平流於議會中是香港市民的悲哀。 梁國雄、劉小麗、羅冠聰和姚松炎等4人於立法會宣誓成為議員時,被指宣誓效忠國家及香港特區時並不真誠,高院裁定4人喪失議員資格,並由去年10月12日起生效。由當日下午三點後開始,香港出現兩幫人,一幫人說高呼「重光」,另一幫人就高喊「淪陷」。 筆者認為結果是香港市民大眾一早預見的,現在回想當日四位人士的用「過火」宣誓來表達政治訴求,現在賭上個人的政治生涯,這是非常愚蠢,可見其政治水平低劣。他們的下一步行動,筆者都預算到,但著眼點應放在補選上。 補選將改變香港政治生態 補選將會是今年的重點,而5個地區位置,會有何變化呢?筆者認為泛民難保議席,因為建制中好多內定候選人都對議席虎視眈眈,有些更可能是敗部復活。 筆者認為過往立法會地區直選中,泛民主派與建制派得票比例為六四比,在政治層面上,合併補選好處多...
79 閱讀 5 讚好
經由: 在 5月 24, 2017
(2017-05-24 張遠深 稻穗首發) 近日警方又放蛇捉了幾位Uber司機,筆者對這行動心感遺憾,創新科技在香港真是沒路可行。 共享經濟的好處,特區政府看不到,在其眼中只為的士行業中的牌主服務,這是市民大眾的悲劇。 昂貴的士牌令人「上不到車」 現時全港的士牌照數量共18,163個,當中包括有15,250個市區的士牌照,2,838個新界的士牌照及75個大嶼山的士牌照,當中的市區的士牌照及新界的士牌照,自1998年至今,牌照數量維持現有數目,政府當局一直沒有再發出新的市區及新界的士牌照,筆者認為是不合理,這種封閉性決定令到的士牌照成了投資炒賣的產品,而令到好多有志之士都「上不到車」,現在的士牌價大約六百多萬,這是非常瘋狂的事,但特區政府這種愛理不理的態度,筆者認為是對香港市民的侮辱。 筆者可以直言現今的士行業,是嚴重阻礙香港交通發展及國際化的其中一個主因。Uber 是共享經濟的先鋒,為的士行業帶來衝擊,為市民提供了全新的體驗及選擇。 馬化騰曾在其著作中說道:「共享經濟是一種透過大規模活用經濟剩餘而激發經濟效益的現象,目的是致力於解決經濟剩餘的...
91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5月 24, 2017
寫作一直都是情感的表達,但對於香港人來說,文字的價值究竟在那裡呢? 對於筆者來說,文字一向都是人類的全部,是生活的必需品。沒有文字,人類什麼都做不到,最簡單的例子,沒有文字,談什麼政治。沒有文字,談什麼羅曼蒂克。沒有文字,談什麼改變,就算你有「一支筆,一本簿,一張摺凳」,沒有文字,你想如果呃Like都沒用。 文字可以令人互相幫助,也可以令人互相攻擊或殺戮,可以文字的價值及影響力何其大。而且是值得大家擁有及珍惜的。 香港人一向對寫作的熱誠都非常之高,由好多網絡作家到現在的KOL,都喜歡用文字來表達其見解,但文字的價值可以去到什麼境界呢? 筆者眼見現在科技發達,好多東西都垂手可得,「想找什麼,上Google啦!找到就來一招Copy and Paste」,這方法市民大聚都耳熟能詳,而且成了生活中的習慣。 筆者認為時代快速改變,文字及作家被尊重的程度愈來愈低,由作家行業的發展都見其問題,行業的透明度愈來愈不足,好多新世代都比較難出頭,而且好多報章或者網上平台都有慣性的用人標準,令到有志投身寫作行列的朋友都卻步。 有見及此,筆者與好友一同創辦了全香港...
85 閱讀 6 讚好
經由: 在 5月 4, 2017
(2017-5-5 張遠深 稻穗首發) 香港現在處於互相攻擊、仇恨的時代,好多有志之士想為香港作點事及回饋社會,都會被人攻擊及抺黑,這種局面已經出現了一段長時間,筆者認為,新一屆政府需要重視這個問題並予以化解。 這些年來,香港市民確實有怨氣及不滿,部分市民將矛頭指向「一國兩制」,但筆者認為「一國兩制」是偉大的國家政策,香港現在遭遇這種情況實屬正常,回歸以來,由於兩地文化不同,需要時間互相摸索及尊重,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回歸以來,香港部分人為反而反) 可惜的是,香港卻有一些不良份子把香港所有民生問題政治化及妖魔化,把所有事情推向極端,而且為反而反,令香港陷於亂糟糟的局面,這些不理智的行為令香港經濟發展停滯了十年,當前,香港是時候走回理智及正面的道路上,希望新一屆政府可以堅強不屈,推出更多善政,贏回市民的心! 香港青年智庫副主席 港台青年創意聯會理事 城市智庫時事評論員小組召集人...
48 閱讀 4 讚好
經由: 在 4月 25, 2017
成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源自明末「西湖漁隱主人」所著,深受當時讀者歡迎的《歡喜冤家》第三回:「自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又沒東西變賣,怎得碗飯送予丈夫。」候任特首林鄭月娥面臨香港人置業安居,如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即是特首聰明能幹,在缺少土地供應,怎得置業安居予港人呢! 土地供應不足,不僅是港人置業安居問題,更局限香港長遠發展,是港人須共同面對的。林鄭深明,這不是特首就可解決的問題;而是必須尋求社會共識,方能長遠解決。她在政綱裏提出,「我會想方設法,與民共議,建立共識,大力開拓土地, 為香港長遠發展需要,建立土地儲備。」 規劃署網站資料「香港土地用途2015」顯示,香港1,100平方公里,已發展面積才24.2%,即有266.2平方公里,當中77方公里用作住宅,其他是工商業、運輸道路、休閒公共用地等。 據統計處2017年2月底人口統計顯示,去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374,900人,平均全港每平方公里住了6,704人。現在已發展土地裏,每平方公里近 27,700 人;若僅算住宅用途的面積,平均每方公里住了逾95,778 人。 換言之,香港每釋放多一平方公...
61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4月 24, 2017
近日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發表的「特赦論」,引來各方面的批評,他建議特首運用權力特赦佔領行動中的所有參與者,同時赦免毆打曾健超的7名警員及涉嫌以警棍打傷途人的退休警司朱經緯,用以收補社民撕裂。筆者認為他完全沒有政治智慧,在他發表這言論時,完全沒考慮特赦的真正意義。 當中,最令筆者覺得有趣是他發表後,民主黨急急衝出來「止血」,及認為胡志偉言論不代表民主黨,胡作為黨主席,其發言都不代表黨立場,可見這些泛民主派都只是烏合之眾。 這些泛民主派都只是烏合之眾 不少國家或地區的首長不時運用權力特赦囚犯,雖然《基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十二)項訂明行政長官可行使職權「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但在香港是否適用,絕對要認真研究。 坊間對特赦都各有睇法,筆者認為香港作為法治之都,犯罪就要接受法律責任,特赦不但會變更法庭的裁決,而且會令到好多人漠視法律,繼續破壞社會秩序。 張遠深 香港青年智庫副主席 港台青年創意聯會理事 城市智庫時事評論員小組召集人...
67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4月 17, 2017
(2017-4-17 張遠深 稻穗首發) 台北市長柯文哲經常口不擇言,作為一個政治人物,其水平非常之低。早前在泰國在推銷台北市旅遊時,高調批評香港只是一個小島,很無聊及沒什麼好看,這言論已經令到好多香港人非常不滿,而他近日又再批評香港沒有自由的靈魂。 筆者一向對這位市長的印象都不好,他做了兩年多的台北市長,其政績可說是「乏善可陳」,他作為台北市的代表,公開批評及侮辱香港,是否向全華人社會表達「台北人不喜歡香港,及香港沒什麼價值?」 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學豬八戒照鏡 (柯文哲民調已經接近死亡交叉點。) 在台灣,有好多民調機構都作統計,市民最不滿意柯文哲的原因包含以下幾種:不喜歡柯文哲領導風格、大巨蛋風波、刪減重陽敬老金、交通擁塞、市府人事爭議、沒有政績。在資訊泛濫的時代,筆者認為民調的參考價值還是存在,柯文哲絕對不是一位有能力帶領台北市的政客。 筆者明白為何他會出此狂言,出於羨慕香港及妒忌香港的心態。「食不到的葡萄往往是酸的」,台北市在他的帶領下都追不上近年亂局的香港,可想而知他的能力是那麼低。如果出口術就可以超越香港,絕對是痴人說夢話及自欺欺人...
54 閱讀 7 讚好
經由: 在 3月 20, 2017
(2017-3-20 張遠深 稻穗首發) 當人人都認為林鄭月娥是「梁振英2.0 」,擔心她會繼承梁振英的現有政策,從而令到社會更加分化。筆者認為「曾蔭權2.0」的威力比「梁振英2.0」的破壞力更大。 香港近年貧富懸殊差距愈來愈嚴重,港人置業難度加大,生活水準平下降,加上嚴重的中港矛盾,令到香港充斥著負面力量。筆者認為現在的亂局應怪罪誰?一般市民大聚都會認為行政長官梁振英是,但筆者認為曾蔭權才是真正的「香港罪人」。 曾蔭權自成為行政長官後,其漠視民意的作風及政策可以用「人神共憤」來形容。筆者對他在任7年堅拒復建居屋及增加房屋供應,導致樓價租金瘋狂上升的行為非常不滿。除了房屋政策失敗之外,曾蔭權打造的「十大基建」絕對是「笑話」,當中數個鐵路項目、跨境基礎建設、成立西九文化區和建設新發展區等等不是超支就是延誤。 (曾俊華是公關新寵兒) 曾俊華「Hea做」欠長遠規劃 當年曾氏政府的政策絕對是錯誤百出,而當時的財爺曾俊華絕對是其中一位「幫兇」。今天,曾俊華是公關新寵兒,泛民的唯一支持者,但筆者對他以「真人Show」方式來參選及不承認自己過去失誤等行為,心感...
48 閱讀 8 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