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默
經由 在 4月 13, 2019
(|)
1.2k+ 閱讀

(2019-0413 壹周刊)

(原文網址:0?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hknext_social_nextmagazinefansclub&utm_term=utm-generator&utm_content=link_post&fbclid=IwAR3mw8NY0ck7AOQNYMz5FyJshUxaQ3XOb821SnMZco3bo3Wc1-slBMhIC4U)

玩家的股票市場,除了有錢,更講求秩序。不過,只要有人偏離軌道,不跟秩序,「棚」隨時冧下,造成傷亡慘重。然而,過去即使偶有「受傷」,玩家都不會喧諸於口。但今次,卻有投資者自認是「莊家」,把玩法大公開。

去年初,曾經有百多名小投資者請願,指透過朋友介紹,買入2017年上市的黎氏企業(2266)股票,最後有投資者因懷疑有人造市,並因在過程中承諾給予利益而未有兌現,而找投訴至證監。黎氏企業後來曾澄清,指報道非事實。

「我作為所謂的主要召集人,甚至乎「莊家」或「帶頭大哥」也好,別人都是因為信我而一起參與。所以我一定要給他們一個交待和公開事情給大家知道。」資深股票投資者陳志雄說。

陳志雄,曾參與國美股權爭奪戰;2013年又曾以約7.75億購入老恒和18.67%股權,成為集團第二大股東。

他指2017年上市的黎氏企業,是由他找來「人頭」,令有足夠人數附合上市條例,「我的工作責任就是組織一班志同道合,有資金和股票戶口的一班友好,去認購黎氏企業,之前達到一億集資額和證監會基本要求,我們集齊一億現金和二百多名公開認購者的基本人士,證監會就會批准2266正式可以公開發售招股。」

陳志雄指他透過兩名中間人去認識黎氏企業:「佢地來自澳門,隻股票仔又細資金又不是高,我同一班友好的能力是可以做到,才會合作。」這隻股票由好盈證券和時富證券負責包銷,「其實我的角色就是集資的帶頭人,現在不可以像從前一樣,去廟街取「老童」、妓女的身分證開戶口。現在每個身分證開戶口都要查得清清楚楚,又要身家清白、入息證明、住址證明。」他指:「好像今次「2266」其中幾位是上千萬的,二三千萬這樣拿出來做的。」他指,今次找到二百多人,包括澳門江湖猛人崩牙駒亦有份牽線。

「在現今的市道,所有行規的做法是,一上市即刻拋出來,其他金主或莊家,甚至是帶頭大哥角色的人,我們就會收集回來。或者如果大家商議好的,作為長線投資,去到大家的目標價才放也行,那個利潤就會大了。」他指以黎氏為例,他們「自己友」持12.5%的股權。

但當中卻殺出了「程咬金」,令計劃難度大增。「$1.15上市,很短時間內到約$3,我們發覺有些股票很不正常。我們看到,在澳門中國銀行,有很多我們不認識人在買我們的股票。一下子,我們想到是黎氏的親朋戚友。我們就開始所謂的「排查」,找香港友好的行家問有多少是所謂的「香港戶」或「澳門戶」。當然公開發售不排除有澳門朋友會支持黎氏,但那種支持度是不正常的。很大額,大額到是兩至四千萬元不等。香港現在創業板、主板股票相加有二千多隻股票,為什麼要買我們這隻?」他認為有人「偷雞」。

不跟計劃,人踩人情況出現。陳志雄指:「慢慢承接力沒那麼強,開始跌。我就提出,如果有需要,可能要有關人士出錢買回自己的股票。跌到$2.5的時候,我就開始開聲,由我提議的五百萬、四百萬、三百萬、二百萬、一百萬,但有關人士都不肯。當時五百萬港幣,股價$2.5,都買到二百萬股,可以撐著成交量,即「撐住個棚」,如果不是,整個「棚」就會?。」黎氏企業股價大跌,本月十二日收市價為0.65,比高位大跌8成。

他指不少因他而買入股票的人,最終要蝕本離場。雖然這個交易沒有白紙黑字的合約,但正正因為我們這行「牙齒當金使」。陳志雄指,當中不少因他而受損的投資者,他已「補底」(即賠償差價)。「人性醜陋、過橋抽板、恩將仇報。」

壹週刊記者曾直接致電黎嗚山,對方後來找來公關及律師回覆指:「董事及股東並沒有委任該投資者向任何人提出認購黎氏股票,否認向任何投資者作出承諾。他又指,相關股東持股量已達75%,不能再買入黎氏股票,以維持公眾佔比25%的要求。最後,更認為有關投資別有用心。」

撰文:財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