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洪 分享
李家謙 張貼文章
正如兩個月前推介金沙(1928),港交所(388)及海信科龍(921)等,固然受惠深港通,惟眾所周知,當內地人消費能力增強,品味隨之而彰顯,買名牌手袋(內地人稱包包)就能加強自己在朋輩間的認同,因此,意大利名牌手袋PRADA(1913)絕對是深港通的另一顆耀眼明珠。
中國罕有走向世界的名牌,茅台(滬 600519)可算是最具代表性,在全體資金追逐稀缺性優質股之下,茅台股價由去年7月最低的166.20元人民幣,幾倍翻至上月最 高的326.80元人民幣,以本周二收盤價294.96元人民幣計,市值高達3,705億元人民幣。過去幾年內地嚴厲 打貪及釀酒成本上漲,一度拖累茅台盈利,惟自去年底起恢復增長勢頭,即獲得海量資金追捧,目前市盈率21倍,市帳率5 倍。
博變茅台翻版
PRADA的遭遇與茅台何曾相似。百年老字號PRADA五年前來港上市,招股價39.50元,上市初交出亮麗業績之下,股價曾升至80元高峰。惟近兩年受累亞洲奢侈 品市場疲弱,業績倒退導致股價尋底,低見19.25元。與大部分世界名牌一樣,PRADA管理層正透過優化零售網絡,節省成本及強化旗下品牌等措施,以渡過銷售低谷。
PRADA本周二收市價25.90元計,市盈率23.2倍,市帳率2.5倍,息率達3.7厘,市值627億元,有機會如 茅台般一旦業績改善,股價會有強勁升幅。因為,以PRADA過去兩年銷售額約35億歐元計,只要毛利率輕微改善,盈利便可顯著上升。盡管PRADA去年盈利倒退26%至3.3億歐元,惟整體毛利上升0.7%至25.7億歐元,毛利率則增加0.6個百分點至 72.4%,顯示公司開源節流措施開始奏效,加上租金回落有利節省成本,明年盈利有機會止跌回升,因此,目前股價很大 機會見底或接近見底,屬地板價「豪」買奢侈包包的良機。
李家謙
himson123@gmail.com
證監會持牌人,未持有上述股票。
讚好
2 讚好
孫瀚斌 和 蔡清偉 讚好
华洪 張貼文章
华洪 張貼文章
8月 10, 2016
161 閱讀
【编者按】点名时间被收购。这个曾让重庆女媒体人央央央皮晒过无数幸福感,刷爆朋友圈的众筹网站最终被91收做小妾。 众筹的乱世,算划了一个句号。业内据说江南1535旗下的聚募众筹估值已经到了5个亿,与此同时的克拉咖啡宣布倒闭。 众筹江湖,点名时间以残值换来“硕果”仅存,算是众筹这个伟大IDEA在中国水土不服仅存的一条“火炮儿”。
腾讯科技讯(孙宏超)8月10日消息,今天国内综合金融服务平台91金融宣布,公司已完成包括国内众筹平台点名时间等 在内的6笔投资和收购。91金融同时表示在未来将通过并购、入股等方式继续投资各行业优质企业及项目,丰富及完善91 金融初步形成的泛金融生态系统。
91投资、91众创空间、91金融董事长许泽玮表示:“未来我们将加大在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文化创意、传媒娱乐、 创业投资等领域的资本布局,将91金融打造为一个以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泛金融生态系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高 效的金融生活服务解决方案。”
此次被收购方点名时间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最早的众筹平台之一,曾帮助1074个创业项目发起众筹,成功筹集资金 超过5321万元,包括奇幻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等文创项目。
“众筹自身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收购点名时间可以强化91金融核心业务板块。”许泽玮表示未来公司将会以点名时间为新 的起点,继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91金融方面表示,未来点名时间将独立运营,这是因为众筹与公司现有的理财、贷款、保险等业务有所不同,更多是以权益 的方式回报给用户,而不是以收益率为标准。
华洪 張貼文章
8月 8, 2016
229 閱讀
滴滴雾泊合并。误打误撞,投了快的的红旗曹嬢嬢委员会的蔡添估计要笑嘻了,而今天早晨,江南愤青一早就贴除了uber 的内部信。消息传来的时候,群里仍然是炸了锅。
主要评论如下:
“这不是庶民的胜利,而是柳家的胜利。柳家的桃子,还是柳家摘的好。”
“垄断了,要发大财了!”
“资本的意志力已经完全凌驾创始团队之上,创业已经进入一切听资本的话的时代了,像刘强东那样创始人意志力凌驾投资人 意志的案例会越来越少了。人和钱博弈进入钱大于人的时代了”。
“滴滴和雾泊,是成都的胜利,在这个城市的包容之下,在网约车的身份利剑高悬的情况之下,两家终于“分久必合”。‘’
2015年第一次见到柳甄,是在绵阳“政界活动”四川电商峰会上,柳甄激情饱满地阐述了一连串数字,当时成都已经是中 国第一,并顺势要开拓4,5线城市。与会的嘉宾都能明显感觉到,雾泊的柳甄借此向滴滴全面宣战的浓浓硝烟。
2016年茶馆的一个成员企业与滴滴总部签订了一个“滴滴之家”的框架合同,然后bp上面就直接透露了滴滴成都日单量已经是全国第一,全球第一。
与全球网约车鼻祖uber的温文儒雅的“官气”不同,滴滴出行的条件近乎苛刻,仿佛滴滴每一个细胞都带着蛮不讲理的匪 气。比如:滴滴之家合作店要求押款3个月后结,金融、保险、车后市场皆如此。可想而知的是,这个条件是谈不拢的,成都 无人愿意为滴滴买单。
本是出租车养活的滴滴,却被滴滴革了命,本是雾泊发明的专车司机之家,却被滴滴抢了先,全国连开5个城市的滴滴之家。 而滴滴和雾泊的十个代理商,除了倒来倒去倒司机、向司机捯饬兜售新车之外,再也玩不出花样。
如今两家视成都为最大市场的网约车公司二家合一家了。合法了,打车会不会涨价?
而涨价了,不知谁人会笑,谁人笑得声更大?
但在这里,我还是疑问。因为终归到底,创业者都会说:不管谁赢,一定是寡头经济的胜利。为什么“airbnb”、“u ber”等几个“共享经济‘’的代表,来到中国之后,都被玩坏了?不管是不是创业书记任上,不管创业者在创业的成都怎 么折腾,在中国,仍然是钱大于人。
从此后,在中国,创业者的命只怕更贱了。
华洪 分享
写着玩
华洪 張貼文章
7月 28, 2016
235 閱讀
在为战野做一个跨贸茶馆的众筹BP。
路上,打个顺风车,发现滴滴正在改革它的支付流程。
路上,穗港通的老钟给我说了他对茶馆零售功能的看法。
临晨1点钟到家,开题,于是,硬着头皮来写这篇众口铄金的“众筹”。
从2014年下半年,参与杭州1535茶馆、123茶楼网友之间的互动,到昨天睡前,翻朋友圈,见到北京某众筹平台“ 滴滴遛狗”的众筹项目——2017年预计收益1亿9千万。我去!
细数来,了解众筹2年了。而如今的江南1535茶馆,保守估计至少有1万名股东。上周,去参加某协会关于普惠金融讨论 ,会上就碰到过也是股东的嘉宾。会后,某会长也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众筹电商小镇的提法。
数日前,杭州互金圈孵化的某众筹平台应时加推了一项目,是一个叫“名动漫”的培训学校,培训在职进修或换工作者的二次 元技能。项目已在成都,广州,深圳,北京有分校,3年教了270个学生,经过沉淀和试错,几部师生创作的动漫开始有主 。因为项目估值比较厚道(估计得了支招,这是众筹第一课),几个小时内,项目被投资人一哄而上。
最令我差异的是XX众筹的“鸡贼”:XX资本领投,因为有一批交了3000元的众筹合伙人,因此锁定目标快,半天时间准投资人便达到300人。主持人控麦,持 有人讲项目,投资人提问。好家伙,还没到一半,就被告知想投资先划红包,收投资额3%的认购费(入手价,众筹第二课) ,“排号”才受理。最后,线上交割。认购结束,项目方说了:“下次众筹,仍会找XX平台”。
这特么多爽,这特么多利索。
项目好,后势大,就可以一劳永逸再收点子费?需求刚,好就业,投资人就等于“躺”到挣钱?等到一个好项目,真的可以一 鸡多吃?真正的好项目,外行小白们等得到么?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投上的投资人继续投其他项目。“众筹”概念,是热呢, 还热呢,还是还不够热呢。是不是任何项目,任何平台,参予众筹,都必须先拨付70%,30%截留作为项目清算资金。
这是中国式众筹。可是,潮退之后,谁的墙上留下手模印多,谁的红脸蛋上也有淡淡的抓痕,北冰南洋,只有参与的人才冷暖 自知。
倘若摆谈起来,众筹就是此消彼涨,博弈趋同,还原项目的过程。因此众筹天生离初创项目近、离尖货新品近,而对欺生杀熟 敬而远之。但创业者喜欢地要命,其一心想追求的专业投资人和机构却少有尝试,或避之不及,其原因堪可玩味。
我似乎自始至终没听到大家说到风险二字。
敢情,市场太饥渴。抑或,众筹已经被玩坏了?
去年,与前东家在水街谈论过众筹平台的创业方向。期间,也提“天天投”,直言杨祥吉“凶猛”:出手狠,风口上。
直到某日寒冬,我细细解构当日之信息,其潜台词应该是:运气、人脉关系和专注。
时下,投资已经成为技术活。开始只需要看初心、看估值、看团队、看方向,现在,变成了一看(看2B还是2C)、二慢( 分析是技术导向还是市场导向)、三斟酌(斟酌是创业风口还是底层通道)。
慢慢的,创业者也看懂了,不管在哪个的一亩三分地之上,都越来越容不下2VC。
创业者(成都很多)说,自己打过的炮含泪都要打完,而投资人(成都也很多)说,LZ在股市在P2P没扔掉的钱,说死也不会再扔到无良的项目中去了。
在这些创业和投资人眼里,捍卫创业的权利,保卫我们众筹的果实从来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形势严峻。只有当你忍过寒冬,开始变得富有,内心安详,最初的众筹才会真的翻篇儿。
而在G20的穹顶之下,成都创业,都将成为你的现在进行时。
华洪 張貼文章
7月 28, 2016
235 閱讀
在为战野做一个跨贸茶馆的众筹BP。
路上,打个顺风车,发现滴滴正在改革它的支付流程。
路上,穗港通的老钟给我说了他对茶馆零售功能的看法。
临晨1点钟到家,开题,于是,硬着头皮来写这篇众口铄金的“众筹”。
从2014年下半年,参与杭州1535茶馆、123茶楼网友之间的互动,到昨天睡前,翻朋友圈,见到北京某众筹平台“ 滴滴遛狗”的众筹项目——2017年预计收益1亿9千万。我去!
细数来,了解众筹2年了。而如今的江南1535茶馆,保守估计至少有1万名股东。上周,去参加某协会关于普惠金融讨论 ,会上就碰到过也是股东的嘉宾。会后,某会长也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众筹电商小镇的提法。
数日前,杭州互金圈孵化的某众筹平台应时加推了一项目,是一个叫“名动漫”的培训学校,培训在职进修或换工作者的二次 元技能。项目已在成都,广州,深圳,北京有分校,3年教了270个学生,经过沉淀和试错,几部师生创作的动漫开始有主 。因为项目估值比较厚道(估计得了支招,这是众筹第一课),几个小时内,项目被投资人一哄而上。
最令我差异的是XX众筹的“鸡贼”:XX资本领投,因为有一批交了3000元的众筹合伙人,因此锁定目标快,半天时间准投资人便达到300人。主持人控麦,持 有人讲项目,投资人提问。好家伙,还没到一半,就被告知想投资先划红包,收投资额3%的认购费(入手价,众筹第二课) ,“排号”才受理。最后,线上交割。认购结束,项目方说了:“下次众筹,仍会找XX平台”。
这特么多爽,这特么多利索。
项目好,后势大,就可以一劳永逸再收点子费?需求刚,好就业,投资人就等于“躺”到挣钱?等到一个好项目,真的可以一 鸡多吃?真正的好项目,外行小白们等得到么?你方唱罢我登场,没投上的投资人继续投其他项目。“众筹”概念,是热呢, 还热呢,还是还不够热呢。是不是任何项目,任何平台,参予众筹,都必须先拨付70%,30%截留作为项目清算资金。
这是中国式众筹。可是,潮退之后,谁的墙上留下手模印多,谁的红脸蛋上也有淡淡的抓痕,北冰南洋,只有参与的人才冷暖 自知。
倘若摆谈起来,众筹就是此消彼涨,博弈趋同,还原项目的过程。因此众筹天生离初创项目近、离尖货新品近,而对欺生杀熟 敬而远之。但创业者喜欢地要命,其一心想追求的专业投资人和机构却少有尝试,或避之不及,其原因堪可玩味。
我似乎自始至终没听到大家说到风险二字。
敢情,市场太饥渴。抑或,众筹已经被玩坏了?
去年,与前东家在水街谈论过众筹平台的创业方向。期间,也提“天天投”,直言杨祥吉“凶猛”:出手狠,风口上。
直到某日寒冬,我细细解构当日之信息,其潜台词应该是:运气、人脉关系和专注。
时下,投资已经成为技术活。开始只需要看初心、看估值、看团队、看方向,现在,变成了一看(看2B还是2C)、二慢( 分析是技术导向还是市场导向)、三斟酌(斟酌是创业风口还是底层通道)。
慢慢的,创业者也看懂了,不管在哪个的一亩三分地之上,都越来越容不下2VC。
创业者(成都很多)说,自己打过的炮含泪都要打完,而投资人(成都也很多)说,LZ在股市在P2P没扔掉的钱,说死也不会再扔到无良的项目中去了。
在这些创业和投资人眼里,捍卫创业的权利,保卫我们众筹的果实从来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形势严峻。只有当你忍过寒冬,开始变得富有,内心安详,最初的众筹才会真的翻篇儿。
而在G20的穹顶之下,成都创业,都将成为你的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