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
經由 在 12月 16, 2016
(|)
589 閱讀
《诗云锦绣》有“画”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识李永辉老总,顺便结识了美术评论家、李儒雅帅气的李琰教授,他大力推荐了拍档、高剑父纪念馆学朮馆长、春睡画院院长许沛波。李教授说,潮人许沛波博学多才,书画兼修,功力了得——10多年来作品参第八、九、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和其他专项展20多次且均获奖——曾修业于复旦大学文博专业,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专业和中国国家画院许钦松、林容生工作室;出版个人书画专集8部,作品多为国家文博机构和民间收藏。
循着源头,为策划诗云锦绣项目找到了李总,李总和李教授均不约而同推举了许沛波。自接受委托后,颇沉得住气的许沛波问明我的策划意图后,就再也不搭理我了,直到有天我实在憋不住打个电话询问他创作进展,才知他已云游在外多日。原来,他远离喧嚣投身自然去寻找灵感,然后才回家静心构思来潜心创作。终于有一天他泼墨挥毫,一气呵成。看到这幅画作,李琰教授赞不绝口,说《诗云锦绣》是国画与云锦的完美联姻。
创作《诗云锦绣》让许沛波有“画”说。看到《诗云锦绣》也让李琰有话说:云锦,始于南朝,盛于明清,结缘于南京,是至善至臻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锦工艺艺术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被誉为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
在李琰看来,南京云锦兼具华贵、雅洁、礼仪、民风之美,晕色和谐,民族纹饰,自然天成,不但具有鲜明的中国吉祥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亦是雅俗共赏、典藏吉祥如意的民族文化符号。然而,由于其图饰的大众性与装饰性,在纹饰图案的绘制上,传统中国画家却弃之不屑。然,岭南青年画家许沛波却情愫独有,结合云锦自身所具有的肌理自然美、色彩和谐美、纹饰情感美的特质,以“质与纹”、“巧与艺”、“意与象”三者结合的内容与形式,创作了国画作品《诗云锦绣》,把传统奉为大雅的国画彩墨艺术与云锦做了一次完美联姻。
李琰告诉我,赏读《诗云锦绣》,扑面而来的首先是富丽华贵的视觉美感。无疑,这是画家依据云锦材质特点和视觉特征,而选择了泼彩的绘画语言所致。中国画的泼墨泼彩始于六朝,梁张僧繇即于缣素之上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以至近代也不乏巨匠,张大千、刘海粟、朱屺瞻等更开拓了具有现代感的新彩墨风格。从张僧繇于缣素之上绘以青绿重色可知,彩墨与锦绣、与缣素纹理的有机结合,古今多有运用,不乏成功个例。《诗云锦绣》依然以中国艺术精神为本,利用彩墨不同质地溶于水中无法相容的特性来泼洒、重叠、沉渍和流动,借助与云锦天赋肌理,表现具像世界的自然景象,创造出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境界,既不脱离真实也不拘泥于具像;同时,又不失云锦视觉贵丽之外在审美。
然而细细品读后,李琰还发现《诗云锦绣》富丽色彩表象背后,更是丰富的传统笔墨语言的运用,肆意流转看似无序的线条,不但强化了云锦的经纬肌理,也与锦绣云山、墨彩结构形成强有力的关联笔法与墨法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云山物象率意描绘,用笔熟练、劲健,墨彩浓淡干湿相宜,使画面达到笔墨交融肌理浑然的效果,可谓信笔妙而墨(彩)精。不失为云锦与传统绘画艺术有机结合的佳作。
如此评价许沛波的何止李琰,还有很多重量级的大师、学者与同行。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天津美院教授孙其峰说:许沛波对线条的运用,体现了他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理解能力,也体现了他驾驭山川物象的能力。许沛波山水画,喜用渴笔,一笔饱蘸,墨水竭尽而渴,中间所要体现的节奏感觉与韵律起伏却是十分复杂,深邃多变。使得作品笔墨语言丰富,精神信息量很大。而渴笔求润,对于画家来说,实属不易,非能者不可为。沛波作品,看似墨润水柔,烟飘雾渺,实际上笔中带枯,染中见笔,枯润叠加控制得当,笔笔之间相互分离又紧密关联,求得了微妙而富有节奏的墨阶层次,充实了画面的涵质。
著名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央美院教授邵大箴也有话说:造型能力在许沛波这里,一是坚实的线条基础,二是用墨的理解和运用。他在努力追求这两条的交融和互补。……他有很强的对景写生能力,艺术构思能力也很强,在写生时每笔每划都时刻结合着创作,擅于处理景物间复杂的空间关系。他的作品很有古意,又有时代的美感,这样的八米长卷,气息舒畅连贯,很耐看,适合于细细品读,没有时下年轻画家的哗众取宠感和浮躁气。
看到青年书画家许沛波的成长,著名书画家、天津美术学院博导霍春阳更是有话说,打开画卷,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宁静的文人气,这是一种飘逸之气,一种润泽之气,洋溢出一个空明的意境。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品格上,显得脱俗,显得雅致。这正是传统文化精神所积淀下来的文心,在画幅中的体现。细读下去,构图严谨,笔精墨妙,山峦穿插有序,画面却有很松动,如此入微,不由想起“若无文心,怎可雕龙”这句话。
诗云锦绣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尤其是诸如书画家许沛波、歌唱家杨紫乔、以及南京云锦大师们等的共同努力。作为诗云锦绣项目的策划人和这幅《诗云锦绣》画作的收藏者,此时的我竟变得无话可说。于是,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心声:愿你我幸福“一带一路”,愿你我生活“诗云锦绣”!
更多“知识解决”内容:http://gaoyang0755.blog.163.com
分類: 14.其他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