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略哥
經由 在 3月 23, 2017
(|)
85 閱讀
(2017-03-23 韜略哥 財經韜略)
當你找不到題目的時候,和人撕逼是一個好選擇。
一大早,坐在麥當勞裏,就發現“槍口的準星裏”赫然走來了吳曉波老師。他在今天早上7點23分的時候,通過他的微信號發出建議:90後就別買京滬深的房子了!
在我眼中,吳曉波是一個精緻的上海男人(生於寧波,長於上海,很典型的),有情懷、有眼界、有名氣,是我等耍弄文字的人中創業比較早,成就卓然的。他似乎對製造業比較熟悉,談論股票、樓市的時候,往往比較“主流”而未必內行。
吳曉波在文章裏算了一筆賬:2012年的時候,一個年輕人在北京如果碰巧進了一家“慷慨的大公司”,稅後月薪達到1.6萬元,不吃不喝大約還是能買下北京一平米的房子的(靠,估計在大興或者房山吧?)。但到了2017年,你想稅後收入達到北京平均房價6.07萬元,基本上不可能了。(這個賬算的有點亂,2012年北京平均房價是3.4萬元)
他接著算:
如果你購買一套價值1000萬元的房子,向銀行做七成、三十年按揭,月均還款37150元。如果做五成、三十年按揭,月均還款26536元。首付的700萬元或500萬元,足以壓垮全國90%的父母。
而在未來的三十年裏,背負月均還款3.7萬元到2.6萬元,對於90%的90後而言,都恐怕是一個了無生活品質及樂趣的人生。
最後他給出的結論是:
所以到今天,不是你拒絕買房,而是你不應該再買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房子了。這是我第一次建議同學們不要買房。超級大都市的房子,與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無關。
京滬深的房子就是那根“橋柱”,它不決定你的價值、未來和生死,人生無比遼闊,放下即是實地。
他還建議北、上、深學習柏林,第一、提供大量“廉租房;第二,提供“住房金”補貼;第三,在租房契約中,政策性偏向租房者。他寫道:
在2016年,北京市的地方財政收入5081億元,上海市6406億元,深圳市7901億元,都算得上富可敵國了。如果房價實在降不下來,可否在廉租房、住房金補貼及對租戶的政策保護上有所作為?
應該說,這是一篇“政治正確”的情懷文章,足以引爆很多人情感上的共鳴。但在實際操作中肯定是“然並卵”,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可能給北上深的90後灌上一劑有麻醉效果的迷魂湯。讓他們錯失一個中國樓市的“白銀十年”。
下麵讓我們從吳曉波老師的“海派情懷”,回到“現實人間”。
北上深的90後,大致有三種人:第一,是北上深的第二代居民,他們的房子問題容易解決,有父母扛著呢;第二,是來自二線城市的年輕人,他們的故鄉也在限購,房價也不便宜了;第三,來自三四五線城市,或者來自農村的年輕人。
對於後兩種人來說,在北上深都有比較現實的居住問題,當然進一步還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由於一線城市普遍認房認貸,也就是所謂的處女貸,所以年輕人們就面臨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浪費了第一次購房貸款機會(比如在老家購房),未來想在北京再次購房,首付比例可能是60%到80%,基本上希望渺茫了。
所以,大多數北上深的90後就面臨一個問題,要麼不買房,要麼慎重購買第一套房。
在當今中國,徹底不買房如同你在資產配置上裸奔,你的命運跟浮萍差不多。吳曉波老師已經替你算好了,2012年的時候你每月不吃不喝買一平米,現在恐怕連三分之一平米都買不到了。那麼5年之後呢?
也許他們會告訴你,中國樓市不可能永遠這樣漲下去,再這樣漲下去不把全世界都買下來了嗎?
但是他們沒有告訴你,還有一種方式是:房價可以永遠“在本幣計價方式下”上漲,但匯率貶值,最終足以維持跟境外資產的比價關係。比如曾經跟中國體制類似的蘇聯,1989年到現在,莫斯科中心區的房價上漲了至少150萬倍。其中,按照美元計價上漲了150倍,盧布對美元貶值了至少1萬倍。
你也許會問,現在1美元等於57盧布,沒有看到大幅貶值的跡象呀?但我告訴你,那是因為在1998年1月1日盧布有過一次幣值改革,用1盧布兌換了1000舊盧布,刪除了後面的三個零。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手持現金和存款的人,其財富全部蒸發的過程。而這,就是所謂的解決樓市泡沫的“莫斯科模式”。此前很多年裏,中國人只知道有泡沫破裂的“東京模式”,而不知道還有匯率崩潰的“莫斯科模式”。
我這樣說,不是認為北上深樓市未來一定會走“莫斯科模式”,但我可以告訴大家,北上深樓市肯定不是“東京模式”。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需要大量進口資源,所以其貨幣必須是升值的,然後通過科技進步、提升產品品質實現正迴圈。過去40多年裏,全世界主要貨幣對SDR(特別提款權)大幅升值的,只有日元和新加坡元,連美元都沒有做到。新加坡,情況類似日本。所以,他們都必須解決資產泡沫的問題。
俄羅斯就不同,他是資源出口國,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礦石等出口,貶值對它來說無傷大雅、甚至有益。
中國經濟模式介乎俄羅斯和日本之間,所以我們解決樓市泡沫的方式,可能是中間路線。中國到2016年末的城鎮化率是57.35%,年度城鎮化率增速是1.25個百分點,如果把70%的城鎮化率作為上限,中國樓市還有“白銀十年”。
觀察中國樓市是不是按照舊邏輯(貨幣超發推動房價上漲)演進,看四點就行了:
1、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發鈔速度),是不是維持在GDP同比增速的1.5倍以上,並很難降低到1.2倍以下(目前接近1.7倍)。如果是這樣,中心城市房價就必須漲,暫時壓住了,將來也會跳漲,因為你發鈔太快了。
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裏,民間投資有沒有超過80%。只要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占比還維持較高水準(目前是40%),不能降低到20%以下,則經濟低效是必然的,最終M2增速就很難慢下來,慢下來就會鬧錢荒。
3、A股裏只要IPO註冊制沒有真正實施,則中國的金融泡沫就繼續維持,金融泡沫在,樓市泡沫就不可能單獨消失。IPO註冊制是市場經濟有沒有真正推行的重要的風向標,還是降低企業杠杆率、推動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4、中心城市的“人地錯配”是不是得到瞭解決。所謂“人地錯配”,其實就是官方的“逆趨勢調控”,不希望中心城市人口太多,通過控制居住用地來控制人口。沒有顯著的新增住宅用地,中心城市怎麼降低房價?
吳曉波的結論裏,還有一點頗可商榷。他說“而在未來的三十年裏,背負月均還款3.7萬元到2.6萬元,對於90%的90後而言,都恐怕是一個了無生活品質及樂趣的人生”。
其實吳和很多中國人一樣,都沒有明白中國樓市的一個最大秘密:真正的按揭只有10年。通脹會幫你大大減輕第二個10年的負擔,讓第三個10年的壓力變成鴻毛。
如果人民幣每年貶值5個百分點(2009年貶值了至少19個百分點),則按揭到13年的時候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按揭壓力)就只剩下一半,按揭到了20年的時候購買力(按揭壓力)還剩下三分之一。
我還可以告訴大家:只要你手裏的現金足以應付5、6年的月供,就能等來一波顯著的大漲(這是經濟週期決定的),即便到時候玩不下去了賣掉房子都可以賺錢。
在中國,買房子的月供不是消費,而是定投,是你每月在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儲存養老金(老了的時候可以離開一線城市,去中小城市養老)。當然,這個定投需要量力而行。
也許你還會問:即便這樣說,我還是買不起北上深的房子,咋整?其實,中國未來10年正被地鐵、高鐵帶入真正的“城市圈時代”,北京旁邊有廊坊,深圳旁邊有東莞,上海旁邊有昆山、太倉和嘉善,未來都有地鐵連接北上深,也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你的第一次購房貸款機會要慎用,想好了再說。
最後我想告訴90後的年輕人的是:通脹是人類永恆的主題,特朗普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1946年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時候,1盎司黃金是35美元,而目前的金價是1盎司1245美元,美元在71年裏貶值了35倍還多。
堅挺如美元,尚且如此,所以你懂的。
最後,想指出吳曉波老師文章中的另外兩個錯誤:
第一,他說“在2016年,北京市的地方財政收入5081億元,上海市6406億元,深圳市7901億元”。這裏面深圳的數據是財政總收入,上交中央之後,深圳地方財政收入是首次突破3000億,只有3136億元。
其實這很好理解,北京彙聚了14萬億的資金,上海接近11萬億,深圳只有6.3萬億,深圳的財政收入怎麼可能超過北京和上海呢?
第二,他建議北上深增加廉租房,這固然是不錯的。但他可能不知道,深圳有一半的房子都是天然的廉租房-——農民房。深圳官方最新的統計是:全市違法建築37.30萬棟,違建面積4.28億平方米(上海全部建築物的面積,也才12億平米)。
上圖:上海統計局公佈的上海建築物總量數據,這個百年城市的總建築面積只有12億平米,深圳農民30多年搶建的房子就達到了4.28億平米。
也就是說,深圳是全世界“廉租房”保有量最大的城市,其面積超過商品房總和,這在全世界可能都是唯一的,而且這就是深圳崛起的最大秘密之一。所以對於深圳來說,建設新的政策性住房是應該的,但更關鍵的是政府應該控制拆除城中村的速度。
分類: 1.宏觀經濟
城市智庫
圍觀
derrick ng
買樓始終是大家頭痛的問題。因跟通脹和抄買升了不少,使人難以承 擔。香港其實是最嚴重的!
稻穗小編
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未見到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p-plus
無樓也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