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謙
經由 在 7月 11, 2018
(|)
133 閱讀
(李家謙 2018-07011 稻穗)
本週一中港股市齊齊報復式反彈,緣於人民幣匯價上升0.6%,帶動受中美貿易戰打擊的市場暫時喘息。恒生指數由1月底的33,484點高位大幅回吐至上周的跌穿28,000點,累積跌幅逾5,000點,而俗稱牛熊分界線的250天移動平均線,自上月中失守後,已連續10天未能收復,今次反彈浪若重上牛熊線(目前為29,408點)或附近,在上月走避不及的投資者,可考慮減持實力較弱的股票,增持現金,皆因當日後出現更吸引的價位時,撈貨需要強現金才具信心。
除了中美貿易戰可能曠日持久,拖累港股外,筆者發現近日有一個現象,大戶似乎普遍看淡後市。這個現象既非期指倉位大幅變動,也不是是牛熊證的分佈,而是新股一窩蜂招股上市。眾所周知,新股上市集資的估值及定價權,主要由公司大股東及上市的帳薄管理人制定,任何一方意見不相同也難以成事,因此,即使今次港股由5月底6月初開始大幅下跌,新股上市卻無打退堂鼓之意,甚至低位定價也願意,當然,部分原因是有公司趕及6月底的核數期屆滿而趕上市,惟明顯地更大的理據在於,公司大股東及投資銀行均看淡下半年港股的市況,因此寧願「低價」賣股,結果,大部分公司一上市便跌穿招股價。對大部分集資上市的公司而言,「減價」只是早前的市場或投資銀行的期望過高,「減價」上市並不代表其估值吸引,部分已上市或止招股的公司,估值仍高。
當市況前景不明朗或者欠穩,投資者無謂落場「焗賭」,增持現金是一個好辦法,當龍頭股跌至極具吸引力價位時,便有「子彈」撈貨,例如上周港股跌穿28,000點時,強勢板塊例如賭股,物業管理,內需,醫藥,教育或科技股,皆出現超賣情況,這類股在上周五及本週一開始大幅反彈,若低位成功撈貨,幾天內可獲利10%,回報相當和味。
毋需懼怕跌市,跌市也有機會,但會留給有「子彈」準備的人。
derrick ng
笨了應在貿易戰前減倉!